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從前慢丨破瓷重圓,碎片逢春,掩埋在舊時光里的鋦瓷手藝

從前慢丨破瓷重圓,碎片逢春,掩埋在舊時光里的鋦瓷手藝


第二自然

(d2ziran.com)


是一個專屬匠人的推廣平台






濟物利人乘造化,彌縫補闕代天工。




 文末有驚喜 





「鋦盆——鋦碗啦——」,老輩人的回憶里會有這麼一幕,挑著擔子的師傅走街串巷吆喝著,人們便把摔壞的盆盆罐罐拿出來修修補補,如同張藝謀的文藝片《我的父親母親》里拍攝的那樣(後面會詳細扒一扒)。那時候,物質條件不好,鋦瓷這門手藝也吃香。







鋦瓷,是中國最古老的瓷器修復技藝,已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鋦瓷技藝相傳始於宋代,《清明上河圖》上就有鋦瓷藝人鋦瓷的情景,鋦瓷行當經歷了宋、元、明、清、民國、新中國六個朝代。跨越了一千多年的歷程,影響了中國歷代人的生活。根據鋦瓷地域的發展逐漸形成各自手法形成了中國、日本、歐洲三個最大的策源地,在日本又發展成了「金繕」這一修復手藝。







中國有句古話,叫「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說的就是鋦瓷,把破碎的瓷器拼好,用金剛鑽或鑽石鑽孔再用鋦釘嵌住抓牢,使其恢復原樣,既能再使用,又有觀賞價值。







清朝乾隆盛世時期,鋦瓷分為兩大類,即:粗活和細活。

粗活,又叫常活,純為民間生活用品為主的鋦瓷修復粗活。行活,也叫秀活,是經過藝術加工專為達官、王爺、貴族、八旗子弟們享樂而服務的一門手藝。

所用的工具金剛鑽小巧精緻,鋦釘完全用民間絕活鍛銅工藝加工而成,美妙絕倫,有花釘、素釘、金釘、銀釘、銅釘、豆釘、米釘、砂釘。




由於有了鋦匠精美絕倫的鋦瓷細活,使得那些達官、王爺、八旗子弟們在享樂中興起了「鋦活秀」,也使得鋦瓷行當在古董、古玩行里有了一席之地

,由被動修補而轉為主動作秀,由單一的鋦補轉為鋦補修復、嵌飾做件、鑲包配飾等風格特異、藝術魅力獨特的一門絕活技藝,成為古董、古玩行里古舊老瓷器作秀的一門專業行當,秀鋦匠的名聲也隨之大振。






鋦補的常用工具包括鑽子、鋦鉗、鑷子、鉤子、釘鎚等幾樣,而細分的工具可以有上千種。每一次鋦補,工具都要擺放有序,整整齊齊。

對於鋦補行當而言,最基礎的要求就是鋦後不漏水。

鋦瓷的步驟一般分為五步:







第一步就是

找碴、對縫

,對破損的瓷器恢復原狀,準備修補。







第二步

定位點記

,根據瓷器的紋飾結構以及樣式張合位置和位點,以及鋦釘數量和位置。








第三步就是

打孔

,用金剛鑽打孔。







第四步

鋦釘

,鋦釘製作體現手藝人的水平,鋦釘的韌性和製作鋦釘的水平,也決定著鋦補器皿的使用壽命。







第五步

用雞蛋清和瓷粉調和補漏

,防止瓷器漏水,這樣完整的鋦瓷就完成了。







找碴、對縫、定位點記、打孔、鋦釘,用雞蛋清和瓷粉調和補漏,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不容易。有的壺壁薄,僅1毫米,鋦釘眼的深度就要控制到一半的厚度,這種精確到毫釐的標準,只能純靠千百次的練習,才會有手感。

在鋦瓷技藝中,最為上乘的工藝是「膛內鋦」,顧名思義是在受損器物的肚子裡面打鋦子,從外表看上去,既沒有鋦子,又幾乎看不到裂痕。

鋦瓷不只是簡單的修舊如初,外觀、厚薄、裂紋、胚土甚至釉色的不同都會導致千差萬別,還有好多工具甚至都只能自己手動用砂輪慢慢搓。所以鋦瓷常講,

學鋦活兒只需要七天,而干好鋦活卻需要一輩子。








傳統鋦瓷技藝,歷經幾百年傳承、發展,是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萬能修補匠。過去家裡的鍋、碗、瓢、盆、首飾等物品破了,請鋦匠鋦起來並繼續使用,形成人們

「惜物保福」

的情感和習俗。







鋦瓷不只是修補,更詮釋著手作精神的拙樸與可貴。

張藝謀的文藝愛情片《我的父親母親》,也有關於鋦瓷的片段。

章子怡飾演的女主角招娣愛慕的知青駱老師要返城,說好要吃她做的餃子,她進屋慌忙做菜,又精心梳妝一番,而他一回頭卻被馬車帶走了。她用一直為他盛飯的青花瓷碗裝好餃子,抱著一路狂奔,慌慌張張追逐他的背影,眼睜睜望著他越來越遙遠。山路把她絆倒,手中的包裹掉落,瓷碗脆弱不堪,摔碎成幾塊,餃子也散落一地,她坐在山坡上嚎啕大哭。這口碗碎了,母親的心飄走了,人也便倒下了。「使碗的人走了,把閨女的心也帶走了,把碗鋦好了,也給閨女留個念想」。姥姥為了讓母親心懷念想,找到工匠修補了瓷碗。父親回來了,母親病有些好轉,而後父親母親永遠在一起了。所以,「我」認為這不是一口普通的大瓷碗,是父親母親平凡的愛情的最好見證,而後來這口碗也真的被珍藏在了母親的櫥櫃里,成為了母親思念父親的物件。









這故事讓人不由得想起木心的那首《從前慢》,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過去的人含蓄而誠懇,執著且專一,對青瓷碗這樣的物件懂得悉心收藏,在感情方面細水長流。一口碗,千絲萬縷情愫寄託其中;一口碗,塵封美好回憶,珍藏一家人的愛、等、追、念。民風樸素,以節儉為傳統美德的時代,若是餐具出現裂痕不忍丟棄,或不慎打破傳家之寶,或有紀念性的陶瓷器,請補瓷匠補瓷,經過鋦瓷修補過後的瓷器,滴水不漏。







而如今的年代,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提高,瓷器壞了,扔了,再買新的,少有人花高價去鋦補修復,使得民間普通的鋦活手藝無活可做,逐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速食年代的感情也變得沒那麼珍重,我們沒有了慢慢喜歡一個人的耐心,沒有了付出的勇氣和等待的決心,而鋦瓷這門手藝也逐步走向沒落乃至鮮有人問津,小時候還經常能在在大街上聽見「鋦鍋鋦碗鋦大缸」這樣很奇怪的外地口音吆喝聲,到現在幾乎消失。這是時代之痛,卻也無可奈何。







「濟物利人乘造化,彌縫補闕代天工。」

鋦瓷工藝並不僅僅是一個討生活的手藝,更是一門博大精深的技藝,若想在這一行走得長遠,還需要很深的文化修養和藝術修為。令人欣慰的是,隨著時代發展,現代鋦瓷在傳統的基礎上,又開發出各種花樣鋦瓷法,開模澆鑄壺嘴等技術,讓修復好的物件更具觀賞及收藏價值。一把碎掉的紫砂壺,在裂紋處銅鋦了兩朵海棠花,壺身頓時熠熠生輝;一個口沿破損的瓷瓶,將其包邊後,很自然地鋦上一朵梅花……一件件受傷的瓷器,在匠人的手下,枯木逢春,再次綻放藝術的魅力。


 

     





鋦瓷技藝對中國民間絕活的傳承和瓷文化的發展以及考古、修復具有重要意義,有重要的傳承和保護價值。老匠人們眼見會這門手藝的藝人越來越少,都希望能不斷賦予它新的文化養分,使它彰顯傳統鋦藝魅力的同時,讓更多年輕人喜歡並參與進來,培養更多的鋦瓷藝人,把這門技藝傳承下去,留住巷子里的那一聲聲吆喝,穿越宋元明清,生生不息,綿綿不絕。




編輯/Lexie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版權歸作者所有






互動福利



留言分享

「你對

鋦瓷技藝的看法?

 


本篇文章將選出一名評論區點贊最高


發紅包


紅包每人限領一次,可分享給親朋好友 


請獲獎粉絲在後台私信自然君,我們會與您聯繫


(截止時間10月15日20:00)







買東西


沒有很多平方 起碼要有很多地方



「壕」無人性!用價值10萬的故宮金磚承茶…



推薦閱讀


極簡,從來不是現代流行,500年前這把椅子已經做到了極致



有一種童年,叫做「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第二自然



這是一個聚集國內外頂尖匠人及其作品的線上線下呈現平台,同時也是一個讓匠心得以留存並能實現匠人文化傳播的互動平台。



點擊閱讀原文,瀏覽意想不到的美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二自然 的精彩文章:

為拋棄千篇一律的掛畫,這位90後姑娘和牆壁死磕
把它掛在床頭,就能捕捉夢境

TAG:第二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