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風水大師傳奇第十三篇之驚世奇談鳳陽人

風水大師傳奇第十三篇之驚世奇談鳳陽人

原標題:風水大師傳奇第十三篇之驚世奇談鳳陽人



說來也怪,自劉伯溫離開後,朱元璋漸漸變得善於處事,二哥朱必旺暗暗稱奇。但是,朱家的家境卻越來越難捱。起初尚有草根樹皮可食,到後來,連草根樹皮亦快吃光了,朱元璋的兩個侄兒,不久也餓死了。在這段日子中,朱元璋確是嘗盡了人間的酸苦。


這日子,捱到次年九月。九月里,朱元璋進了鍾離縣的皇覺寺,受戒,當了和尚。朱元璋之所以當和尚,一方面是在太平鄉再難捱下去,另一方面是他記起劉伯溫要他修德之說。


皇覺寺的住持叫高彬法師,亦是江湖奇人,精於命理玄機之學。朱元璋幼時,法師曾見過,但覺此兒相貌奇特,初時尚不留意。如今朱元璋一別十年之久,此番再來皇覺寺投靠,高彬暗吃一驚,心想,一別十年,因何此子竟勢若倆人?莫非有甚奇遇?這倒要探問清楚了!

朱元璋其時年尚幼,再者他視高彬法師為父親好友,自幼便稱他為叔叔,經不起高彬左探右問,便把劉伯溫入太平鄉之事端了出來。


高彬聽了「龍晶珠」之事,便知事定有蹊蹺,再知朱元璋父親移葬深水潭側陳姓墓旁之時,心下便暗暗有了計較,當下他不動聲息,只吩咐朱元璋修功課,便一個人靜靜的走了出去。


當晚,高彬法師竟帶著四名仵作,來到太平鄉西側的深水潭,在陳姓墓旁的朱家墳掘了起來,墳是新築的,土質本松,用不了幾個時辰,墳墓便掘開了,高彬連忙喝退四名仵作,親身上前,輕輕揭開棺蓋,一看之下,只見在三副骨頭中間,有一包用青布包裹的物件,他趕緊三扒兩撥,把青布解開,取出裡面的「龍晶珠」,放在懷裡,又重新把青布包包好,輕輕放下棺蓋,然後把四名仵作叫了回來,重新修好墳墓,隨後便靜靜的離開了。此時正是深夜四更時分,夜色沉沉,當真是神不知鬼不覺。


高彬把龍品珠偷回後,暗地裡把玩,一看便知是一塊可奪天地造化的不世奇珍。他把「龍晶珠」放在自己的枕頭裡面,心想,自己只要身受這「龍晶珠」陶冶,承受這龍脈之氣,將來富貴榮華,便垂手可得了!


但事有巧合,高彬睡房下面,是皇覺寺下人的住處,朱元璋是新受戒的小和尚,自然住在下人房,他的床鋪,恰恰正對上面的高彬睡床,無形乏中,朱元璋便等於每晚均受高彬偷藏在枕頭下的龍晶珠精氣所射l這樣一來,受益的,不是高彬法師,而是朱元璋了。


這樣匆匆五年光景已過去了。在打木魚念經中,朱元璋在肇覺寺度過了五個年頭,這時,他已是二十歲出頭的年輕小子了。


這時,各地的反元義軍正鬧得熱火朝天,穎州「安徽阜陽人」劉福通,在家鄉集軍起義,開倉濟貧,陸續攻下罷山、上蔡、汝寧、岳州、光州等地,兵力達到十萬人。八月間,「芝麻李,在徐州響應,率彭大、趙君用等七人,八位壯士,於一夜之問佔領了徐州城,招兵買馬,打下了所有的徐州屬縣,兵力則發展到十萬人。此外,濠州定運縣人郭予興,亦糾合了幾千名少年,襲取濠州,自稱「節制元帥」。


劉福通、芝麻李、郭子興的三支義軍,都用紅布包頭,也都燒香,又同屬「明教」,故此,老百姓稱他們為「香軍」。


朱元璋有一個少時的朋友,就是常遇春,這時已參加了「香軍」,常遇春派人送了一封信給朱元璋,叫他前往參加,朱元璋趕緊把信燒了,因為他緊記劉伯溫說的「鬍子叔叔」之話,五年後相見。但朱元璋有朋友在香軍送信來的消息,卻給皇覺寺的別的和尚知道了,朱元璋正不知如何是好,繼續留在寺中,一則恐防有人告他「通匪」;二則逃走又怕此後再見不到劉伯溫,他進退兩難。


就在這時,劉伯溫果然已重新從安徽風陽而來,他在太平村找不到朱元璋、常遇春等人,朱元璋的二哥朱興旺亦舉家逃荒去了。打探之下,劉伯溫才知朱元璋去皇覺寺當和尚了。

在皇黨寺,劉伯溫終於見到朱元璋,見面時,劉伯溫幾乎不認識朱元璋。朱元璋不僅長高了且五官也吃得紅光滿面了。


朱元璋見到劉伯溫,心內也十分高興,他正為何去何從而優慮,想不到劉競依言到了。經過這五年歲月,朱元璋的心智更加成熟了,他知道「鬍子叔叔」是風水堪輿之士。心巾有何疑難,盡可請他解救。予是,他便把自己進退兩難的境況對劉伯溫細說了一番。


劉伯溫察言觀色,知面前此人已盡得五龍保護之格局,此去一往無前,定成大業。但有一點不解的是,他原來竟料朱元璋仍有三幾年磨折,方可成大業,但因何競轉勢如此之速呢?劉伯溫苦思不得其解,於是只好對朱元璋說道:「朱兄弟,實不相瞞,吾乃一相士是也。吾之恩師遺下r青鳥序』,著愚兄秉承其志,驅除元韃子,解救漢室黎民,不知朱兄弟意下如何?v時至今日,劉伯溫才正言相告朱元璋。


朱元璋一聽擊掌道:「賴大師其名,小弟深仰久矣,兄既是賴布衣大師傳人,見兄即見大師其人,吾事成矣,請兄先受小弟一拜!」說著便要跪下叩頭。


劉伯溫一看,連忙雙手扶起,他自知己乃一布衣之身,經受不起面前此人的禮拜,忙道: 「朱兄弟不必多禮,小兄且為賢弟試抉一乩,以察此去吉凶,如何? 」


朱元璋一聽,喜道:「不知兄請何人降兆?」


劉伯溫擺好抉乩沙盤,肅客道:「乃吾恩師賴大師是也!」說罷,他與朱元璋雙跪下,默告一番。……


朱元璋叩頭輕聲道:「請問降乩是何位神蚤?」


乩盤之筆如飛盤轉動,在沙盤中寫道:「吾非神、非聖、乃宋朝賴布衣是也!」


朱元璋、劉伯溫一見,連忙又叩了三個頭;朱元璋恭聲道;「請問賴大師,不知小子可否逃?

盤沙乩筆如飛,寫道:「不利!」


朱元璋遲疑了一下,終於問道:「可不可以投奔香軍?明教?」


沙盤乩筆忽迎空一料,龍飛鳳舞的寫道:「大吉!」


朱元璋大喜,叩頭道:「多謝賴布衣大師指點迷津,他日能成大業,必塑全身像供廟以報!」


沙盤乩筆忽指向朱元璋,作斥責狀,又飛快的在沙盤上寫道「吾雲遊四海,本不欲現身,何來塑金身供廟之說?汝將來但成大業,望體恤民情,護百姓萬民,能過安樂日子,吾願足矣l溫兒乃吾之徒,可助汝共舉大業,汝視溫兒為兄,見溫兒即見吾矣!」……寫完,忽聽雲際間似有一陣弦樂之聲響過,再看沙盤,平沙如水,字跡早全部隱去。……


若干年後,朱元璋以皇帝身分,寫了一首「皇陵碑」,敘這一次的經過,文中詳述了此次卜乩之傳說,可知朱元璋皇覺寺抉乩之傳說是言者確確的。


當下,朱元璋、劉伯溫兩人更無異議,於是兩人商定分頭行事。劉伯溫仍然四處遊歷,以物色有才志之士,朱元璋本人亦西去濠州,投向「香軍」郭子興帳下。


朱元璋來到濠州城門口,取出藏在懷中的紅布,把頭一紮,向守門的香軍崗衛要求見郭元帥,被崗衛軍當作姦細,綁了起來,帶去見大元帥郭予興。郭子興見這和尚相貌奇特,叫人鬆了他的綁,委他當了一名「十夫長」,相當於現代部隊的一名班長。


從此,朱元璋便正式成了反元復漢的志士。他作戰很勇敢,所向披靡,不久便被升為郭子興的親兵,幾個月後,又被招贅為郭子興養女馬氏之婿。


至正十五年正月,郭子興派入打下長江邊的和州,交繪朱元璋以「總管」名義去守。從此,朱元璋獨當一面,有了自己的地盤和軍隊。就在此時,劉伯溫帶著常遇春、徐達等人前來與朱元璋相會。朱元璋有了這些文武將才相助,更加如虎添翼。

劉伯溫親自為朱元璋呈上二十八條條陳,作為奪取天下,驅除元韃子的攻防大計。朱元璋對劉伯溫很尊重,稱他為「先生」。


徐達、常遇春亦為朱元璋的一代左右將才。徐達是濠州人,即朱元璋的家鄉鳳陽,小時候與朱元璋亦有來往,但不及常遇舂的親密。這時,他亦隨常遇春來到和州,投到朱元璋帳下。朱元璋把徐達留在軍中兩年,他發覺徐達「平時言簡慮精,當作戰之時,命出不二」,是一個大將之才,便委以重任,當諸師之首。


劉伯溫曾替朱元璋觀察徐達的根骨,劉伯溫說此人「只知忠主,不知有己,只知有國,而不知有家,一心求勝,而不好殺人」。果然,徐達領兵英勇善戰,他所到之處,攻城不屠殺,凡受命而出,功成班師,沒有一點驕傲。歷史上稱徐達「忠志無疵,昭明如日月」,可謂推崇之至。而朱元璋當時能識遇徐達,委以重任,此也是有帝皇舉業用人之才。


此後幾年,朱元璋手下將精兵廣,攻無不勝,戰無不克,迅速打下許多州縣。


關鍵一仗,朱元璋與叛將陳友諒決戰鄱陽湖時,雙方雲集數十萬大軍,成功失敗,在此一役。劉伯溫夜觀天象,力議朱元璋移軍鄱陽湖口,以扼陳軍退路,又算準陳友諒生辰八字不利於「金、木」,主張在「金木相犯日」與陳友諒決戰。果然一舉殲滅陳友諒的二十萬大軍。從此,朱元璋天下已得其半。


此後,劉伯溫、徐達、常遇春等人,助朱元璋攻下定遠、滁州、南京。二年後,徐達奉朱元璋之命,揮軍:北上,收取淮河南北,攻湖州,破蘇州,長驅北伐,克複元朝大都北平,把元韃子打得一敗塗地,至此,元朝復滅了!這一年正月初一,朱元璋在應天「南京」稱帝,國號明朝。


朱元璋登帝位後,想起自己曾在鍾離皇覺寺當過和尚,又想起高彬大法師收留之恩,便昭下皇覺寺,把高彬法師封為「大明國師」,御賜袈裟,更嘗賜皇覺寺眾和尚黃金萬兩,良田千畝。這下子,高彬高興極了。心想:這「龍品珠」果然非同小可,自己得近此龍脈之氣,如今自己確是榮華富貴皆來矣!


高彬得意忘形。一次,朱元璋派人前來皇覺寺上香,高彬陪著欽差大臣,在皇覺寺四圍轉。他望著自己身上的御賜袈裟,想想那「大明國師」的封號,不禁得意地狂笑道:「元璋是我侄,他有今日,也是靠本國師一臂之助啊!」返到佛堂,他便命人把朱元璋當年用過的尿壺、木魚等物捧了出來,得意地對欽差大臣說:「這是元璋當年使用之物,不想如今竟成了國寶了。」


欽差大臣回去把高彬之話說給朱元璋聽,朱元璋一昕,勃然大怒,拍案罵遭:「高彬這禿驢焉敢如此辱我?」


兩個月後,皇覺寺突然茌晚上神秘失火,全寺上下,包括高彬法師及上百名和尚,被燒成灰燼,而那顆千年奇珍「龍晶珠」,從此便失去了蹤跡。

皇覺寺高彬,雖慢風水龍脈之學,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一時貪念,妄近「龍品珠」,他富則富了,貴亦貴了,但因根基未穩,便妄近「龍品珠」,終於還是承受不住「龍晶珠」的龍脈之氣,落得橫遣夭折,甚至連不知內情的皇覺寺眾和尚,亦連帶沾了「龍晶珠」余脈,無福收納,而慘遭橫死。冥冥之中,亦可謂奇矣。


反觀之,朱元璋因其本身一命二運根基已備,再一次獲得「龍晶珠」的千年龍脈之氣。朱元璋從一個窮得要去當和尚的農民,十年間,競一舉而成帝業。冥冥之中,禍福之因相承,豈不發人深省。


再者,因高彬貪盜「龍晶珠」,使劉伯溫希望能用「龍品珠」潛移默化之力,化去朱元璋之陰毒根性。但卒半途而廢,白費了一番心血。朱元璋雖亦同樣得近「龍晶珠」龍脈之氣,但流於熾烈,不及藏於祖家墓里的「潛移默化」之力。故此朱元璋後期的性子果然陰毒,亂殺功臣,在歷史上落得一「陰毒之君」的惡名。甚至連劉值溫本人亦心灰意冷,披髮遁入深山,不知所終。冥冥之中,也是奇事之三也。


這三件令世人震驚的奇談,風水命理的傳說,至今仍為安徽風陽地區的鄉親父老傳頌。而胸懷風水奇學,有一副濟世為民心腸的風水大師賴布衣,以及據說是承繼了賴布衣大師衣缽的劉伯溫大師,在當地更是膾炙人口,在安徽鳳陽縣,直至今日,提起賴布衣、劉伯溫的大名,當地的老百姓,還是滿心敬仰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水大咖龍雨泰 的精彩文章:

很全的塔羅牌介紹 (西方的預測占卜法)下
如何選擇汽車掛件來增強風水能量

TAG:風水大咖龍雨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