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她就是我的光!」 | 六年級男生《第一次暗戀》作文驚呆老師

「她就是我的光!」 | 六年級男生《第一次暗戀》作文驚呆老師








作者:桃蛋媽

來源:小升初牛娃成長記(ID:The-end-0f-the-world)





她,就是我的光。




今天,一篇6年級小學生的作文在朋友圈刷屏。




這篇題為《第一次奮(

)進(

)》的作文,讓很多家長大呼:「我上完大學都寫不出這麼感人的文章」。










這篇作文,出自寧波華天小學 602 班的邵同學。



稚嫩的字跡與文筆形成鮮明對比。




12歲孩子的一段淡愁心緒,讓成年人也感動共鳴。












羅曼·羅蘭說,痛苦一方面割破了你的心,一方面掘出了新的水源。




在孩子的世界,一次座位調動,就是一次人際關係突變。




雖然還在一個教室,同桌被換走,無異於分別兩地。




如果調走的,還是自己暗生情愫的同桌,那就只能:




恰似銀河迢迢,忍顧鵲橋,無奈作文傳長恨。




邵同學把這種痛苦,轉化成了文思,寫出了七夕詞一般的神韻。




在邵同學眼裡,這位神秘的女同學,就如同發著光的神女一般,給予他蛻變的力量。




小邵的王老師在微博上曬出這篇作文,還八卦地琢磨了一下文中的「女神」是誰:







除了讚歎孩子的文筆,更欣慰的是:




現在的教育理念、參與教育的人,都已經不再把孩子這種暗生情愫當成洪水猛獸。




因為這種情愫其實比我們認為的更高級:





情感和願望,是人類一切努力和創造背後的動力。




不管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這種努力和創造外表上是多麼高超。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一位女同學,如何成了12歲的小邵奮進的動力?




初識:看到她「似乎並無天分」,卻「開朗優秀」;




對比:「我幾乎是她的反面,不努力,心理陰暗」;







情生:「突然有些仰慕她」;




改變:兩個月相處,「我的心照進一束光」,「開始思考自己的過失」;




靈魂黑夜:座位調動,再次「失魂落魄」;







升華:「我悟到了,她就是我的光」;




徹底蛻變:決定追隨她,「讓自己和她一樣優秀」,看書,修鍊自己,「讓自己更強」。




如果不是有作文為證,你一定想不到,小邵這些努力背後,都是因為他的一位同桌。







實際上,在0-18歲階段,人類的大腦始終在不斷發育,智商、情商也在不斷提高。




孩子在10歲以前,可以用物質獎勵來激勵他。




但漸漸你會發現,他對物質的需求漸漸不再敏感,而精神需求變得更多。




人是群居性動物,一個孩子自信心和不畏難素質的養成,需要在考試中戰勝同學,需要獲得老師父母的表揚,也需要同齡人的榜樣和啟發。




而且從同齡人身上習得美好人格,對孩子來說更容易、更自發。







作為一個7歲女兒的媽媽,桃蛋媽一直相信一句話:




信念、原則和精神力量是組成一個人的核心和血肉。




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只能培養出偽君子。




說這話的,是位活了52歲,從事教育長達32年,短短一生奇蹟般寫出40部專著、600多篇論文、1200篇兒童故事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




他真正熱愛孩子,熱愛教育。




在他寫給14歲女兒的《致女兒的信》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上帝來視察自己創造的世界,發現了一種他不理解的美。上帝發怒,用衰老和離別懲罰人類,卻發現自己無法消滅它,最終無可奈何離去。




這種美,便是人類的愛。




最後作者告訴女兒:





萬物生存、繁殖、傳宗接代,但只有人才能夠愛。




同樣,從人本身來說,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愛別人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人。




愛情中包含的「心靈的追念」等人性的光輝,正是人之為人而不是動物的根本標誌。






邵同學的作文,寫的是他,是孩子們,又何嘗不是我們自己的過往呢?











什麼是好的感情?




讓我們都成為更好的自己,於成年人,於你我,於孩子,都是。




作為家長,你怎麼看?期待你的留言。







END




*

作者:

桃蛋媽,坐標北京,資深互聯網加班狗,[小升初牛娃成長記] 特約作者。




推 薦 閱 讀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笨鳥文摘 的精彩文章:

國慶放假通知!假期有變,都看看吧!

TAG:笨鳥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