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湖北宜昌為何遍布抗日將士屍骸?

湖北宜昌為何遍布抗日將士屍骸?

綜合日本《周刊文春》雜誌、《每日新聞)等媒體報道,中國湖北省宜昌市某工地近日在施工中,竟挖出大量人體骸骨。經考證,這些骸骨大多是抗戰時期國民黨75軍預備第四師將士的遺骨,可能多達幾千具。它們記錄著 1941年在宜昌戰場上,中國軍隊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慘烈場面。

湖北宜昌為何遍布抗日將士屍骸?

裹屍布用完直接扔屍進坑

抗日戰爭爆發後,宜昌成為西遷人員和物資的轉運基地,以及陪都重慶乃至西南大後方的門戶。1940年宜昌淪陷,日軍佔領黃花鄉兩河口以東地區一些地方,修築了大量半永久性工事,明碉暗堡密布,鐵絲網拉滿山頭。國民黨75軍預備第四師則退居曉峰一帶。1941年,為阻斷日軍入川的線路,國民黨75軍預備第四師在黃花鄉與日軍展開頻繁的拉鋸戰。根據抗戰老兵的回憶,預四師至少有3000餘名陣亡將士被埋葬在此處。此外,宜昌前線當時戰事激烈,造成眾多將士傷亡,附近許多地區都掩埋著遺骨。

1941年下半年,國民黨75軍預四師開赴曉溪塔地區與日軍作戰。一天凌晨,師指揮部向10團下令,夜襲沙壩店子的日軍據點。臨戰之前,指揮部命令通訊排以最快的速度架通聯絡用的電話線,以便指揮作戰。但當電話線被干辛萬苦架好後,卻發現有一段線的內線被在軍隊內部潛伏的特務弄斷了,只得臨時改變線路。

湖北宜昌為何遍布抗日將士屍骸?

主攻團進入預定區域後,在離日軍陣地約300米的山地中潛伏下來,工兵排則被派往前方排除障礙。他們摸黑來到日軍的前沿陣地,用虎口鉗剪斷鐵絲網,把敵陣撕開了一個口子,使得整個團前進了100多米。但是,工兵排在剪斷第3道鐵絲網時,觸動了敵人的警報。日軍馬上發出照明彈,10團的1000多人頓時暴露在敵人機槍的掃射之下。由於10團在前進狀態中,沒有掩體和戰壕,因此眾多士兵在機槍下犧牲。

第二次衝鋒開始時,10團全團已傷亡過半。其中,3營的50多名戰士從側面迂迴接近敵陣,連續炸掉2個碉堡。後來,這些戰士與300多名日軍正面衝突,展開驚心動魄的肉搏戰,終因寡不敵眾而全部犧牲。據史料記載,10團在這次血戰中只有個位數的戰士存活。天亮以後,日軍對抗日將士的屍體進行檢查,只要發現尚有氣息的士兵,就會殘暴地用刺刀「掃蕩」,將其徹底刺死。不過,當時預四師還有2個團埋伏在日軍周圍,增援部隊也將到來。日軍擔心繼續待在原地處境堪憂,便撤出了沙壩店子據點。

那時,國民黨75軍的野戰醫院設在南邊村的養老坪。戰事開始後,每天都有成批的傷亡戰士從前線被運回。由於日軍封鎖了中國軍隊的運輸線,醫藥全靠民夫徒步運送,數量極其有限,而且無法及時送到,因此在戰場上身受重傷的戰士,基本上都在醫院死去了。由於死亡戰士太多,裹屍布不夠用,醫院後來只好將幾具甚至幾十具屍體扔到挖好的坑道或窯洞中,直接掩埋。有一次,一個重傷員已無法醫治,但還未死去,負責掩埋屍體的士兵就準備將他抬出去埋掉。臨死的重傷員掙扎著喊道:「我沒有死!我還要殺敵!」不一會兒,他就斷了氣。

湖北宜昌為何遍布抗日將士屍骸?

日軍被困差點集體自殺

這一時期,宜昌深陷戰火,除了預四師將士之外,還有無數抗日將士在戰鬥中英勇就義。1941年 9月下旬,日軍向湖南北部進攻,發動第二次長沙會戰。此時,日軍主力集中於湖南,宜昌地區僅有第13和39師團據守。於是,中國軍隊第6戰區奉命配合湖南戰區,圍攻宜昌。

宜昌日軍在中國軍隊的圍攻態勢下,起先依託既設陣地,固守頑抗。中國軍隊的攻擊進展不大,無法攻入城內。此外,在戰爭期間,日軍特種情報部門多次破譯戰區電報,對中國軍隊的部署行動了如指掌,所以才能及時調整部署以應對其攻勢。

可是,由於中國軍隊在宜昌的攻勢日趨猛烈,駐宜昌日軍逐漸陷入四面圍攻的險境中。為此,日軍指揮官發出急電,向日本中國派遣軍司令部求援。日本中國派遣軍司令部知道消息後,不由得大為震驚。因為此前日軍攻佔宜昌,是日本天皇裕仁親自下達的作戰指示。如果宜昌失守,日軍士氣必將受到極大打擊。所以日軍大本營與中國派遣軍司令部都下令,無論如何也要設法保住宜昌。為此,當時快要攻陷長沙的日軍立即掉轉槍頭,撤回在湖南的兵力,優先趕往宜昌解圍。

湖北宜昌為何遍布抗日將士屍骸?

後來,中國軍隊完成對宜昌的包圍,多克部隊加入到宜昌方面參加作戰。這時,在宜昌周圍和城內的日軍只有第13師團的幾支部隊,連日來受到中國軍隊猛攻,傷亡慘重。此外,同在湖北境內的日軍第39師團也遭到中國軍隊圍攻,無法向宜昌增援。後來,日軍第13師的防線逐一被中國軍隊突破,其司令部已在中國軍隊的直接攻擊範圍之內。當時,該司令部的參謀、非戰鬥勤務人員和傷員都已拿起武器,參加「宜昌保衛戰」。13師團團長內山英太郎一度陷入絕望,甚至下令焚燒秘密文件和軍旗,並準備好自殺的場地和用具,寫好絕命書,等待「最後時刻」的到來。

10月中旬,中國軍隊攻佔宜昌郊區多處據點,還組織突擊隊從東面突入宜昌城,與日軍展開巷戰。沒想到,當時日軍用20架飛機向中國軍隊猛烈轟炸,並在激戰中施放毒氣,使得突擊部隊傷亡慘重,被迫撤至城外。此後,就在中國軍隊準備再度進攻時,天空突降大雨,造成士兵行動不便,延緩了攻勢。這時,日軍的增援部隊恰好趕到,才迫使中國軍隊撤離戰場,使日軍在最後一刻守住了宜昌。

據悉,宜昌戰役結束後,日軍承認「中國軍隊的抗戰意志非常高昂」,對宜昌的反攻在規模和鬥志上都遠遠超出預料。這場戰役對於中國軍隊的意義,在於阻止日軍企圖攻人四川的腳步,也使湖北西部成為抗戰後方的屏障。在宜昌戰役期間埋骨於土的國民黨將士,為抗日作出了偉大犧牲,值得後人永遠銘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 的精彩文章:

「沒派」宗師梅蘭芳:造就了一個京劇的時代
民國上海時尚女子的潮流生活

TAG:上官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