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媽媽下午手術,22歲的女兒說:你們都去醫院了,誰來給我煮中飯?丨精選

媽媽下午手術,22歲的女兒說:你們都去醫院了,誰來給我煮中飯?丨精選

關注成長樹


每天讀點有用、有趣、有態度的育兒乾貨


文 | 千江月兒



來源 | 千江月草堂(ID:

qianjiangyuecaotang










昨天,朋友小美告訴我一件令她很無語,又很惱火的事情。




小美的姐姐今年46歲,前幾天查出宮頸癌,幸運的是發現得還算早,初期,醫生建議儘快手術。




第二天一早,小美就匆忙趕去姐姐家,想著和姐姐一起去醫院,好為下午的手術做準備。




畢竟是癌,姐姐姐夫都愁眉不展,憂心忡忡。




收拾衣物時,姐夫喊他們的女兒,說:我和你媽要去醫院了,你怎麼還不快點換衣服!



哪知女兒不耐煩的說:我去幹嘛,我又不是醫生,不去。




姐夫一聽,明顯有些惱了,憋得直喘氣,想罵又不知罵什麼。





圖片來源:電影《全城高考》



姐姐趕緊打圓場說:好了好了,不去就不去,小孩子,去了也不頂事。




小美看不過去,就主動去拉姨侄女的手說道:好孩子,和小姨一塊去吧,陪陪你媽,你媽害怕呢。




女孩把手一甩說:都說了,我不想去。



低頭又摸了會手機,說:媽,你們都去醫院了,那誰來給我煮中飯呀?




小美告訴我說:聽到這話,她的火都要冒出來了,這是養的個什麼孩子呀?




22歲,不是2歲呀,媽媽病了,連最起碼的關心都沒有嗎?都不懂嗎?




看在姐姐生病的份上,怕姐姐心裡不舒服,小美也不好多說什麼,臨出門時,小美狠狠的瞪了姨侄女一眼,希望她能跟出來一同去醫院。




然而,並沒有。




姨侄女對小美的警告視若無睹,對著小美做了個鬼臉後,又摸起了她的手機。





圖片來源:電影《不求上進的玉子》




到了中午,小美正在陪姐姐做術前檢查,姨侄女又打電話來問:小姨,問問我媽,我中午吃什麼?




小美嘆了口氣對她說:都這麼大了,自己去外婆家吃都不會嗎?你媽可是生病了呀。



只聽電話里還在嘰嘰歪歪:哎呀,外面很曬的,熱死了,小姨,還是你回來開車送我去外婆家吧。




小美氣得把手機關了機。




她問我:月,你說,現在的孩子,從小好吃好喝的養著,好言好語的教著,怎麼最後教出這麼個不懂事的東西呢?










我因為常常寫關於孩子的文章,對這方面的關注也多,據我了解,其實這樣不知體貼父母的孩子,真的不在少數。




不久前,有個叫芳的讀者媽媽,就向我傾訴了她的煩心事。




芳的女兒今年25,成績不好,勉強念了個五年大專,畢業兩三年了,還整天在家閑著,也不想工作。





圖片來源:電影《不求上進的玉子》




前段時間,芳的婆婆病了,芳的先生剛好出差,芳一個人醫院家裡的兩頭跑,真是累得夠嗆。




家裡這個情況,芳的女兒還是一如既往的十指不沾陽春水,每天睡到中午才起床,等著芳把飯煮好了才下樓吃。




芳自己顧不上吃飯,要先給婆婆送飯,弄好了回到家,女兒吃飯的碗,飯桌就那樣放著,都不知收一收。




有天晚上,芳的小姑子有空,就換芳早點回家,讓她好好睡一覺。




這時芳的女兒打電話來,讓芳去買××人家的餛飩帶回去給她夜宵。




芳又累又困,但還是繞了一大圈去買了,那天有點雨,芳拐彎時沒注意,蹭到了路牙上,腳上的皮都破了。




回到家,女兒一嘗,立馬就埋怨芳說:媽你跑哪買的,一點都不好吃。




芳說:那一刻,我真的非常心灰意冷,都25了,眼裡就一碗餛飩,根本都沒看到我這個媽媽受傷的腿。





圖片來源:電影《不求上進的玉子》




芳問我:你說,養女兒有什麼用?




這樣的詢問,常常讓我無言以對。




我常想這個問題:

這樣辛苦的養一個不知感恩的孩子,到底是為什麼?




傾盡全力養育一個孩子,是父母親的職責,是從不圖有回報的。




但是,某天,當這個孩子已長大,已到了能自實其力的年齡,卻還依賴父母,認為父母替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甚至,哪天做少了,還心生了怨恨。




這,實在是教育的悲劇,而非我們養育孩子的初衷。










以上的兩個孩子,我並不很了解他們成長的家庭環境,我不知道他們的父母從小是如何教育引導他們的。




但我覺得,

孩子長大後,長成了怎樣的模樣,其實都是有跡可尋的。




說句誅心的話:這兩個孩子今天的一切,他們的父母要負很大的責任。




我的侄女兒言寶,從5歲起,她就能做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圖片來源:電影《山中的湯姆先生》




那個時候,我父親病重,行動不便,不管什麼時候,只要喊一聲:言兒。




當時只有5、6歲的言寶,就會立馬跑過去問:爺爺,你要什麼?




哪怕一天喊上100回,回回都是如此敏捷,迅速而又柔軟的詢問。




然後,就是幫爺爺端水,拿毛巾,墊枕頭,一點不嫌麻煩。




現在長大了,因為上學要住在城裡,不常回家,但每到星期五,就會催促她媽媽買好吃的,一起回鄉下去看奶奶。




就是平常放學到家,也是洗洗手就幫媽媽盛飯端菜,收拾飯桌。有好吃的,也是先給爸爸媽媽嘗。




有時候,甚至還想著要留一些給我們三個姑姑回去吃。




我們家言寶,今年也不過14歲。




我家的親戚朋友都說:言寶天生就是個孝順的好孩子。




世上的事,有因有果,除了智商,哪有多少是天生帶來。




我們言寶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其實是她父母言行的複製粘貼和接力。




我弟弟都快40了,每回出差前,都還會坐我媽媽床前,仔細告訴我媽,他的行程、他的想法、他的歡喜和憂愁。




我弟媳婦也是,每回一發工資,就想著先給我媽一些錢,再買上些好吃的,帶言寶回來,給奶奶做好吃的。




飯桌上,好吃的都是先挾給奶奶吃,然後才給言寶吃。言寶有樣學樣,吃什麼也是先讓奶奶吃。





圖片來源:電影《山中的湯姆先生》




一家人有談有說,親親熱熱。




在這樣有愛的家庭氛圍里長大,我們家言寶的孝順,是件很稀鬆平常的事。










而我們見到的許多家庭,他們是怎麼教育孩子呢?




我見過他們說得最多的話是:





好孩子,家裡好吃的都歸你!




寶貝兒,你奶奶不吃,你一個吃好了!




你只好好學習吧,其他事情都讓媽媽來干!




這樣的話說多了,孩子們也就習以為常了。




於是,以下種種情況自然出現:





吃完飯,碗一推,看電視或者去玩,媽媽一個人拖著疲憊的身體收拾碗筷;




家裡有好吃的東西,父母一口不吃,留給孩子一人享用,而孩子,也很少請父母來吃;




孩子生病,父母細緻入微地照顧,而父母身體不適,孩子大多視而不見,也不懂問候。




有的孩子,年紀小小,就敢隨意頂撞父母,惹父母生氣,父母反過來還要賠小心,賠笑臉。




如此種種,哪是養孩子,這分明就是在供祖宗。





圖片來源:電視劇《溫室里的加穗子》




這種成長環境里的孩子,他們已習慣了家人給予的關懷與愛護。




他們甚至還認為:父母家人對自己的愛,是天經地義的,是理所應當的。




他們只知道接受來自愛的饋贈,從沒想到過付出,更沒想到如何去愛家人去孝順父母。




所以,養一個孝順的孩子,跟父母的言行有很大的關係,父母的某些行為會直接導致孩子的孝順或不孝順。




這話有點誅心,但是卻是事實。




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很好父母只想著用一廂情願的方式,讓孩子變優秀,卻常常忽略了要先教孩子孝順。




一個從小能做到孝順父母的孩子,他的運氣一定不會差,未來一定會美好。




不要人云亦云,去想什麼:只要孩子有出息,將來我才不要他們的孝順,照顧。




相信我,我們中國人對於天倫之樂的追求,有種近乎根深蒂固的執念。




身至晚年,再優秀能幹的孩子,都不如有個體貼孝順會立耑茶倒水的孩子,更令我們感覺到更幸福、更成功。




*作者簡介:千江月,一個有思想的家庭主婦。家有兩女初長成,十八年堅持每天親子閱讀一小時。關於家庭,關於孩子,溫暖陪伴,共同成長,寫溫暖、理性的文字。個人原創公眾號:千江月草堂(ID:  qianjiangyuecaotang)。



長按上方二維碼,

關注即可收聽下方全部音頻






- 小學生必背唐詩解讀 -




李白《送友人》


杜牧《江南春》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白居易《池上》


杜牧《清明》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賈島《尋隱者不遇》


王翰《涼州詞》


柳宗元《江雪》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劉禹錫《烏衣巷》


……



- 英文有聲繪本 -




棕熊,你看到了什麼?《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


別讓鴿子開巴士《Don"t Let the Pigeon Drive the Bus》



大衛不可以《No,David》


好餓的毛毛蟲《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


你是我媽媽嗎《Are You My Mother?》



野獸出沒的地方《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五個小南瓜《Five Little Pumpkins》



…………




- 中文有聲繪本 -





《接著,春天來了》


《蒲公英小豬》


《第四隻狐狸》



《小喬逃跑了》



《白色的小貓頭鷹》



《月亮跟著我們走》



《誰說烏鴉不會唱歌》



《鼴鼠和雪人》



《孵不出來的小雞》



…………


上千部兒童有聲繪本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長樹 的精彩文章:

決定孩子一生的成長關鍵期,家長千萬不要錯過

TAG:成長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