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丟掉中國的下場,樂天瑪特關店上百損失數十億,家族在韓國遭審判

丟掉中國的下場,樂天瑪特關店上百損失數十億,家族在韓國遭審判

文 | AI財經社 牛耕

編 | 鹿鳴

伴隨樂天瑪特折戟中國,整個韓國樂天集團也陷入內憂外患的窘迫之中。

根據第一財經報道,年內,樂天瑪特最後的12家中國門店就將關閉。此前,已有93家門店被出售給利群股份、物美集團,前者作價16.65億元,後者作價14.6億元。而華中地區的12家門店實在無人接手,只能自行關閉。

撤退始於2017年的薩德風波,2017年2月,韓國樂天集團表示,將為薩德反導系統提供一塊高爾夫場地。此後,樂天在中國市場持續遇冷。

真正可悲的是,得罪了中國顧客,樂天並沒換來韓國政治認同。韓國前總統朴正熙下台後,韓國樂天因受賄、壟斷等幾經審判,創始人家族一家5口被拖上法庭。韓國樂天集團會長辛東彬被判2年6個月,樂天創始人辛格浩被罰款1億韓元,讓樂天在韓國的處境雪上加霜。

它曾是一部成功史:在日本發家,隨韓國鼎盛,抓住中國消費需求。2017年,韓國樂天集團的營收高達415.69億美元,仍是六大財團之一。

中國市場對韓國樂天意義甚大。據統計,樂天在華髮展23年,累計投資已近10萬億韓元(即600億元),占其全部版圖的29%。據朝鮮日報統計,韓國樂天在中國的銷售額從2016年的11.39萬韓元,縮水到2.63萬億韓元,累計損失1萬億韓元,約58.54億元。這也引發了韓國樂天自2005年海外擴張以來,首個年份的銷售總額下滑。

不僅是超市,樂天的其他業務在中國也並不順利。例如2008年入華的樂天百貨,如今一年在中國虧損700億韓元,而一年的銷售總額也不過760億韓元。樂天的中國飲料工廠,樂天澳,2016年在中國虧損103億韓元,已經停產。樂天與中資合作的影院,也紛紛改名「龍之夢」等,拋棄樂天的名字。

韓國樂天的全球版圖

韓國樂天集團(Lotte Group)發家於日本。1948年,重光武雄(辛格浩)受駐日美軍的口香糖啟發,創立了樂天公司。Lotte則來自《少年維特的煩惱》中女主角的名字Charlotte。至今,樂天的口香糖仍有「口中的戀人」的廣告語。

1965年日韓建交後,重光武雄(辛格浩)重返故土,創立樂天制果和樂天鋁業。到了2004年,韓國樂天的銷售額高達83萬億韓元,而日本樂天銷售額僅5.7億韓元,是前者的1/13。

這給家族分裂埋下了隱患。創始人辛格浩退位後,日本樂天交由長子辛東主,韓國樂天交由次子辛東彬。名義上,韓國樂天集團是日本樂天控股的子公司,但辛東彬不僅不懼哥哥,還能跟父親分庭抗禮。

容易跟樂天Lotte混淆的,是日本樂天 Rakuten。後者是一家地道的日本企業,由三木谷浩史創立。它的主營業務是電商,也涉足金融等。當韓國樂天與中國交惡後,日本樂天 Rakuten 趕忙撇清關係,甚至棄用「樂天」的中文名,改強調 Rakuten 的羅馬音。

如今,韓國樂天集團的營收高達415.69億美元,排韓國財團第六。在韓國,大財團的影響力無處不在,有韓國媒體整理出一份樂天集團的投資版圖,讓其歷史浮出水面。

兄弟鬩牆,父子背叛,94歲創始人怒斥「誰敢告我」

樂天家族的影響力無處不在。「辛拉麵」的辛字,即來源於這一家族姓氏。隨著影響力壯大、創始人老去,整個家族也陷入分裂和戰爭中。

辛格浩雖將日本和韓國樂天交由長子、次子經營,但股權並未及時調整。韓國樂天集團的控股方仍是日本樂天控股。在韓國赫赫有名的樂天酒店,其19.2%股權直接由日本樂天持有,如果算上其他日本私募基金,則有90%以上股權在日方。因此,韓國監管部門也反對它獨立IPO。牽扯不清的家族問題,隨韓國樂天的體量發展,越來越尖銳。

2015年,平衡徹底被打破。弟弟辛東彬突然襲擊,取得了日本樂天控股的控制權。7月,弟弟辛東主拉來94歲的父親,樂天創始人辛格浩,一起前往東京。他們宣布,解除辛東彬等6人在日本樂天的董事職務。換言之,父親支持哥哥重奪經營權。

弟弟辛東彬並不甘落敗,他也拉來母親支持,並暗中增持股份。1天後,辛東彬召開理事會,否認哥哥的決定有法律效力,並把父親辛格浩從日本樂天革職。弟弟大打感情牌,稱哥哥挾持老父實在不義。哥哥則表示,父親早已選擇了自己,簽署過弟弟的解職令和自己的任命書。

一時間,日韓兩國的無數雙眼睛都在盯著這場「家族大戰」。兄弟二人同時開始籌措日本樂天的董事會議,弟弟甚至接連拜訪了優衣庫、瑞穗銀行、三井住友銀行的一把手,企圖把日本商界整個拉入站隊。

最終,奪權之戰以辛東彬上位告終。

但戰火併未平息。2016年6月,韓國檢方懷疑韓國樂天集團對政界人士行賄。此外韓國樂天酒店的2011到2015年派發股息,則因受益者是日本樂天控股,被認為涉嫌「國富外泄罪」。因為殃及韓國樂天,這被認為是弟弟舉報。2016年11月,辛家5人全部被韓方起訴。

這成了韓國商業史上的尷尬一幕:反目成仇的5人,因被訴而聚首。94歲的辛格浩十分不滿,坐在輪椅上對法官怒呼:我是樂天創始人,百分之百股份都是我的,是誰告我?

2017年3月,韓國前總統朴槿惠被彈劾下台。韓國樂天也被牽連,被起訴行賄70億韓元,並就免稅店存在不正當請託。在宣判的當天,辛東彬被判有期徒刑2年6個月,當庭抓捕。

對此,弟弟的選擇是上前「補刀」。辛東主立即要求,弟弟引咎辭職並退出日本樂天。而「民族英雄」辛格浩也受打擊,在韓國因虛假公示海外子公司,被罰款1億韓元,並陷女星醜聞,名譽掃地。

至此,韓國樂天徹底陷入內憂外患中:外有中國市場衰退,超市遭消防、衛生部門圍剿;內有家族分裂,兄弟鬩牆,父子相殺。作為財團支柱,其政治靠山牽連出大量醜聞,輪番將家族成員拖入法庭審判。

樂天在中國還有機會嗎?

雖然樂天瑪特全面淪陷,但韓國樂天並未放棄中國。事實上,從薩德事件爆發起,它就一直在尋求中國消費者諒解。

2017年3月,韓國樂天就在首爾的樂天百貨、711店內張貼海報,用中文寫著「因為理解,所以等待」。樂天集團解釋說:希望兩國矛盾早日化解,恢復友好關係。當月,樂天集團即向樂天瑪特注資3600億韓元,用於彌補中國的資金。

2017年9月,即有韓國媒體透露,樂天瑪特業務或被出售。樂天集團立即反駁稱:決不放棄在華業務。此時,樂天集團又向中國的樂天瑪特注資3億美元。

事實上,樂天瑪特敗退中國後,樂天的免稅店業務反而增長迅猛。

2018年10月,有媒體發現,樂天的首爾明洞、新世界免稅店顧客盈門,每天凌晨至少有1500名代購排隊。而他們主要來自中國。今年,樂天免稅店的明洞總店銷售額可能突破40000億韓元,反而創下歷史記錄。

據韓國官方統計,僅2018年上半年,中國赴韓遊客就達到217萬人次,佔全部外國遊客的30%。其人均消費額從12531元增至13742元,願再次訪韓的中國遊客達到86.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I財經社 的精彩文章:

股票下跌260個交易日,市值縮水40%,社交巨頭陷瓶頸
三大運營商叫停不限流量,換馬甲重推,網友:我們嫌棄的是名字嗎

TAG:AI財經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