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重陽節:還似今朝歌舞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重陽節:還似今朝歌舞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農曆九月九日,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每逢此節,人們常結伴出遊,登高、賞菊、飲酒,這是千百年來形成的獨有的風俗文化。

本文通過古人對數字九的推崇,重陽節飲菊酒的風俗以及道教的孝道觀念等方面來看重陽節對國人精神生活的影響。

1

陽數之極

紅山玉龍(資料圖)

這一說法,在釋物的《埤雅》中得以展開:「龍,八十一鱗,具九九之數,九,陽也。

現存於中國國家博物館中的有「中華第一龍」美譽的紅山文化玉龍的形狀就與甲骨文的九極為相似。

天人合一(資料圖)

九除了上述造字意義之外,還內涵「天人合一」的思想。

《黃帝內經·素問》中有:「天地之至數,始於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應九野……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九則為九。

九分為九野,九野為九藏;故神藏五,形藏四,九為九藏。」

「九」在中國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充滿神秘性。而九與陽相對應,出於《易經》:九為陽爻、六位陰爻。

曹丕在《九日與鍾繇書》中也提及重陽的來歷:「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所謂九為陽,九月九為雙陽,即重陽。

2

菊花與養生

關於重陽節的民俗,《西京雜記》中記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其中,賞菊、飲菊花酒成一時風尚。魏晉時期,菊花成為文人寄情山水之物。

李嶠《餞駱四二首》之二:「人追竹林會,酒獻菊花秋。」陶淵明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茱萸(資料圖)

道教之中,驅邪的植物通常有桃樹、柳樹、艾、葫蘆、茱萸等。

九月九這一天,常佩茱萸以驅邪。而菊花更有延壽養生的功效,與重陽節尊老、敬老的風俗意義相對應。

《神農本草經》將菊花列為百草上品,有「久服,利血輕身、耐老延年」之效。

陶弘景謂菊花「主治腰痛去來陶陶,除胸中煩熱,安腸胃,利五脈,調四肢。」

菊花仙藥(資料圖)

道教經典中,更將菊花列為「仙藥」。

葛洪在《抱朴子·仙藥》中有:「仙方所謂日精、更生、周盈皆一菊,而根、莖、花、實異名,其說甚美。

而近來服之者略無效,正由不得真菊也。」菊花所釀製的酒,同樣有延年益壽之功效。

陶淵明《九日閑居》:「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頹齡。

3

敬老尊老

白雲觀二十四孝石刻(資料圖)

1989年起,農曆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以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的風氣。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道教十分重視孝道。

《重陽真人金關玉鎖訣》:「訣曰:第一先須持戒,清凈忍辱,慈悲十善,斷除十惡,行方便,救度一切眾生,忠君王,孝敬父母師資,此是修行之法。」

孝敬父母,成為了修行之法。除此之外,王重陽心中「天仙」的要求首先是「孝養師長父母」。

而全真道在傳教過程中也提倡信眾讀《孝經》,《全真教祖碑》稱:「先人勸人誦《道德清靜經》、《般若心經》及《孝經》。

武當山紫霄宮父母殿(資料圖)

真武大帝的信仰體系中,孝道也尤為重要。民間稱真武大帝為「報恩祖師」。報恩是指報父母恩。

筆者在《仙經萬卷,不及行孝為仙》中也曾指出:「《玄天上帝說報父母恩重經》一篇,其內容融三教思想於道教的理論,也論證了孝道是道教主張的內修無欲、外行積善之舉。」

而在道教勸善經典《文昌孝經》中,也分別從育子、體親、辨孝、守身、教孝、孝感六個章節來講孝道。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道教崇尚養生、重孝道,尊老愛老。弘揚尊老愛老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每個人的責任。

正如白居易在《重陽席上賦白菊》中寫到的:「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白霜。還似今朝歌舞席,白頭翁入少年場。」老人與少年一起載歌載舞,無限歡喜!

(編輯:靈瑾)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忠孝神仙:道教追求的成仙境界
青城山羅天大醮前4日法事科儀集錦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