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全球競爭力報告:美國時隔10年再次登頂 中國市場規模最大

全球競爭力報告:美國時隔10年再次登頂 中國市場規模最大

中國日報網10月17日電(高琳琳) 世界經濟論壇10月16日發布《全球競爭力報告》,美國近10年來首次被評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論壇組織者表示,這一排名是對長期因素的反映,而非特朗普政府近期的政策。

據美國廣播公司新聞10月16日報道,世界經濟論壇的這份報告總共涉及了全球140個經濟體,緊隨美國之後排在第2-5位的,分別是新加坡、德國、瑞士和日本。而在近40年的排名中,美國只在2008年時榮登榜首。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排在第20位的以色列、第27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第28位的中國以及第30名卡達以外,榜單的前30名幾乎全部被亞洲和歐洲的發達經濟體所佔據。

論壇方面表示,報告基於十幾項類別的98個素進行研究和評價,這些要素只做了小幅調整,以更好地反映當今快速變化且日益數字化的世界經濟。考慮到2008年金融危機、人力成本變化和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影響,報告作者對今年的競爭力指數做了修訂。

與此同時,報告還明確每個經濟體的亮點和改進之處。例如,德國排在創新方面的第一位,而以人均購買力平價衡量,中國則擁有最大的市場規模。

作者指出,修訂版的主要結論在於,沒有國家能夠憑藉單一因素拔得頭籌,每個國家都應該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世界經濟論壇理事會成員薩迪亞·扎希迪表示,從前那種「以低技能勞動力為競爭基礎,通過工業化為其它方面帶來增長和競爭力」的模式在當今世界已經不復存在。

扎希迪分析稱,管美國得到了85.6分,但依然還有上升的空間,但與此同時,也存在著一些「令人擔憂的跡象」。美國的商業活力、金融體系和創新領域表現不俗,但安全方面卻不盡如人意。此外,美國的動力市場總體上講比較有活力,但勞動者權益方面做得並不夠好,「與其他發達經濟體相比,缺乏積極的勞動力市場政策」。

報道認為,在全球一些地區貿易關係日趨緊張、保護主義和孤立主義情緒日益高漲之際,《全球競爭力報告》強調了「開放」的重要性。報告認為,社會保障網路和對人力資源的投資不一定要以犧牲經濟增長為代價。

(編輯:王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日報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昆鐵警方「一日工作制」助推隊伍正規化建設
吃在達拉斯:美國得州的「墨西哥菜」

TAG:中國日報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