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科院:向著「四個率先」目標跨越

中科院:向著「四個率先」目標跨越

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慶祝改革開放40年·行進

科技日報記者 李大慶

對中科院人來說,2013年7月17日是個特殊的日子。這一天,習近平總書記到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視察。他對中科院人說:黨中央對我國科技界寄予厚望。中國科學院要牢記責任,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從此,實現「四個率先」便成了中科院人的歷史使命。

5年過去了,中科院人正在用自己的拼搏和實幹努力完成黨中央的期望。

在2017年和2018年兩次的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分別提到了「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和「慧眼」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如果再加上2016年4月發射的實踐十號微重力科學衛星,這4顆衛星是我國首次研製並成功發射的科學衛星,是中科院人大膽創新和精益求精的碩果。它們在太空中遨遊,結束了我國沒有科學衛星的歷史,表明了中國人不僅僅是空間知識的使用者,也開始成為空間知識的創造者。

可上九天攬月,也可下五洋捉鱉。中科院研製的「潛龍」系列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在深海資源勘查領域,連續對東太平洋多金屬結核礦區和西南印度洋熱液硫化物礦區綜合精細調查,累計下潛近百次,探測海底面積近千平方公里;30多台套「海翼」水下滑翔機,在東海、南海和西太平洋等海域開展了大量航次應用,覆蓋了不同深度;自主研發的萬米級遙控潛水器「海斗號」,在馬里亞納海溝,多次完成萬米深度下潛作業(最大深度10911米),獲得批量珍貴樣品和數據資料。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所長於海斌擲地有聲地說:「萬米深海已不再是中國海洋科技界的禁區。」

在5年多的時間裡,中科院在鐵基高溫超導、量子通信、中微子振蕩、先進核能、幹細胞與基因編輯、人工智慧等前沿領域,躋身國際先進或領先行列;在深空、深海、深地、網路空間安全和國防科技創新等重大戰略領域,突破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

在機器人與智能製造、新材料、新葯創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農業科技創新、資源生態環境、防災減災等方面,中科院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和轉化示範工程落地生根,取得顯著經濟和社會效益。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局長嚴慶說,中科院實施的「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項行動」,探索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的新體制、新機制、新模式,全方位地開展科技支撐與服務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也許,數字更能說明問題。中科院新聞發言人周德進說:「5年來,作為第一完成人或第一完成單位,中科院共獲國家自然科學獎72項,佔全國的32.8%,其中一等獎4項(全國共6項);獲技術發明一等獎和科技進步特等獎、一等獎共6項。」

按照總書記的囑託和「率先行動」計劃的要求,中科院啟動了建設特色研究所工作。經過3年摸索,14個研究所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提升特色能力、吸引和穩定人才隊伍、促進重大成果產出等方面均取得一定成效。

這些特色研究所均向著研究具有獨特性乃至唯一性的方向發展,一些特色所區位獨特,在國家戰略安全、生態安全和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於目標聚焦,特色所積極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相關任務,解決重大科技問題和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上了一個新台階。

以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為例。該所將原來所內的60多個課題組(PI)組建成5個研究部,承擔國家重大項目的能力和解決綜合性問題的能力明顯提升,主持了「化肥和農藥減施增效綜合技術研發專項」等6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產生了高水平的成果,形成了結構合理、骨幹突出、高層次人才隊伍穩定的總體格局。所長沈仁芳深有感觸地說:「我們終於打破了原來『有人才沒團隊』的狀況,實現了由『PI作坊式』向『大兵團作戰』的轉變。」

中科院還在行進,向著「四個率先」的目標努力前行。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路

編輯:劉義陽

審核:管晶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93歲清華教授為何仍在一線教學?他的這句回答令人敬佩!
美F-22「大變身」,以對抗中俄「第五代」戰機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