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爆!好消息《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

爆!好消息《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

2018年10月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與相關法規的前提下,出台這則《若干意見》,是針對近期國內文物保護、國內外博物館管理等問題,以及社會各界對於文物流通、收藏、鑒定、稅收等方面的強烈反映,也為協調政府各部門監管文物保護與文物流通而出台新舉措。

其實從2017年開始,國家就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及舉動,旨在健全民間合法收藏文物的政策措施、做好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

01

2017年2月,國家文物局印發《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三)鼓勵民間合法收藏文物,提升社會文物管理服務水平

開展民間文物收藏情況調研,組織鼓勵民間合法收藏文物相關課題研究,建立健全鼓勵民間合法收藏文物的政策措施,印發《文物拍賣管理辦法》,研究制定《文物市場管理辦法》,規範文物經營活動,引導民間收藏行為。完善文物經營資質審批和文物拍賣標的審核備案制度,加強文物市場和網上文物交易監管,完善聯合監管機制。建立文物經營主體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違法失信「黑名單」管理制度。編製文物鑒定規程和民間收藏文物鑒定指導意見,支持培育各類合格主體開展民間文物鑒定業務,規範文物鑒定活動。制定涉案文物鑒定管理辦法、技術標準和操作規範,涉案文物鑒定機構達到35個,每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至少擁有1個涉案文物鑒定機構。推廣科技手段在文物鑒定中的應用。

加強文物進出境管理。完善文物進出境審核信息管理系統,推廣文物身份電子標識,實現文物進出境審核管理信息化標準化。加強協同監管,加強對自貿區、保稅區的文物進出境管理服務,加大打擊文物走私力度。優化文物進出境審核機構布局,文物進出境責任鑒定員達到260人。開展流失海外中國文物調查研究,推動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取得新成果。

02

2017年5月-7月,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了三場旨在鼓勵民間合法收藏文物的座談會,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在會上指出,文物部門要高度重視民間收藏文物工作,充分聽取業界心聲,從實際出發,找出解決制約文物合法收藏、流通瓶頸問題的方法,積極穩妥地出台相關政策法規,加強對民間收藏文物的保護和服務,支持民間文物發揮作用,推動文物收藏健康繁榮發展。

03

2017年11月23日,中國拍賣行業協會配合財政部在京召開文物藝術品進口相關稅收專題調研會,會議旨在調研文物迴流稅制,力促中華文物海外遺珍回家。商務部、文化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國家文物局等政府相關部門一同出席。

04

2018年3月,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在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中提到積極穩步解決民間文物進入市場的問題。

民間文物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論是物質的,還是非物質的,都發揮著傳承文明和優秀文化傳統的積極作用。民藏文物存量較大,分布面廣,受關注度高。但對政府管理部分來說,家底不清,狀況不明,政策缺位,管理和引導難度大。

這兩年,我們組織了大量的調研和論證,陸續出台了一些政策,如支持非國有博物館發展的指導意見,但這還遠遠不夠。目前,我們正在起草相關文件,想通過試點工作取得經驗,爭取較快形成政策,積極穩步地解決民間文物進入市場的問題。

05

2018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年)》。

(二)文化領域。在文化服務領域開展行政審批標準化試點。推進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和國有文化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制定實施深化電影院線制改革方案,推動「互聯網+電影」業務創新,完善規範電影票網路銷售及服務相關政策,促進點播影院業務規範發展。拓展數字影音、動漫遊戲、網路文學等數字文化內容。完善遊戲遊藝設備分類,嚴格設備類型與內容准入。總結推廣引導城鄉居民擴大文化消費試點工作經驗和有效模式。擴大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試點範圍。清晰界定文物的所有權、保管權和收藏權,完善文物合法流通交易體制機制。(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廣電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06

2018年10月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這樣評價《若干意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份專門針對文物保護利用改革並以中辦、國辦名義印發的中央政策文件,也是黨中央、國務院在今年7月《關於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的基礎上,送給全國文物行業的又一份政策大禮包。」

(十一)促進文物市場活躍有序發展。制定關於引導民間收藏文物保護利用促進文物市場健康發展的意見,開展文物流通領域登記交易制度試點。建立全國文物購銷拍賣信息與信用管理系統,接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開展守信聯合獎勵和失信聯合懲戒。規範文物鑒定機構發展,多層次開展文物鑒定服務。適時擴大享受文物進口免稅政策的文物收藏單位名單,促進海外文物迴流。

一直以來,國家收藏(「國藏」)是收藏的主體,民間收藏(「民藏」)則一直扮演著補充者的角色,始終得不到重視,也沒有規範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支持。民間藏品無法追溯來源、市場價格與拍賣價格相距甚遠、真假難辨等問題,也導致了民間文物市場混亂的景象。

近兩年來出台的這些政策及措施,體現了國家對民間文物領域的重視,將進一步放寬文物市場的准入制度、規範建設文物市場誠信體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鑒定收藏 的精彩文章:

鞋底鑲珠寶,手鐲7000萬,連指甲都是翡翠!
孔雀石鑒定方法和技巧

TAG:鑒定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