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世民被韓國射瞎一隻眼,這個韓劇里的「笑梗」怎麼來的?

李世民被韓國射瞎一隻眼,這個韓劇里的「笑梗」怎麼來的?

在《安市城》、《帝國的早晨》等所謂反映「唐高戰爭」的韓國歷史題材的影視劇中,總是會出現唐太宗李世民被韓國人用弓箭射瞎左眼這麼一個「梗」。當然,現實當中,唐太宗李世民的確在貞觀十八年(644年)親征過高句麗,在連下十餘座城池後,這位雄才大略的的帝王遇到了一個硬茬:安市城,久攻不下之後,李世民下令撤兵。

從結果上來說,李世民東征高句麗並未得到預期目的。因戰事久拖不下,遼東寒冬將至,在靡費不少錢糧後,唐朝撤出了高句麗。不過,唐朝時期的高句麗其實是濊貊和扶餘人建立的地方割據政權,與後來王建所創立的高麗完全是兩個政權,兩者沒什麼關聯。


那麼為什麼後來會流傳李世民被高句麗軍隊射瞎一隻眼呢?

我們先來看國內史書是怎麼記載的,據《資治通鑒》記載:在圍攻安市城88日後,李世民下令撤兵,在撤兵前「先拔遼、蓋二州戶口渡遼,乃耀兵於安市城下而旋,城中皆屏跡不出」,這個時候安市城的城主還登城拜辭,而李世民也覺得這個城主堅守城池,無論是勇氣還是對高句麗的忠心,都讓李世民甚為欽佩,所以還特意「賜縑百匹,以勵事君」。

此後數百年間,無論是國內史書還是朝鮮史書(包括野史),都沒有記載過李世民曾中箭的情況,事實上,古代皇帝御駕親征只是做做樣子,是不可能親臨攻城一線的,在沒有遠射火炮的時代,高句麗守城士兵想要用弓箭射中十里之外的李世民,可能性是零。

不僅如此,就連當時力阻李世民的安市城主,連名字都沒留下,生活在11世紀(同期是我國的北宋)的朝鮮史學家金富軾就曾提到:「唐太宗聖明不世岀之君,……而東征之功,敗於安市,則其城主可謂豪傑非常者矣,而史失其姓名……甚可惜也」。

這個金富軾寫的《三國史記》是朝鮮半島現存最早的歷史書籍,這也就意味著,在公元11世紀時,不僅沒有任何關於李世民被韓人射瞎眼睛的記載,甚至連當初跟李世民大戰的安市城主叫什麼名字都沒記載下來。

直到明朝中期,一個叫熊大木的福建小說家寫了一本《唐書志傳通俗演義》,才給這個城主虛構一個名字——梁萬春(韓語因為是表音文字,所以讀做楊萬春)。後來清軍入關以後,當時的朝鮮認為中華已經落入蠻夷之手,而自己依然保留著正統,所以自詡為「小中華」。

雖然表面上臣服於清朝,但私下裡的朝鮮君臣卻持鄙夷態度,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三韓人民族主義膨脹,他們急需一位英雄人物來充實自己的歷史。大約在17世紀,朝鮮王朝的小說家金昌翕寫了一首詩:「千秋大膽楊萬春,箭射虯髯落眸子」,第一次把楊萬春和射箭聯繫到一起。

到1855年,《夢經堂日史》又添油加醋的寫道被射中的是唐太宗李世民,而且言之鑿鑿的說射中的是「左目」。到清朝滅亡前夕,愈加膨脹的《桓檀古記》居然煞有介事的把李世民中箭的細節都編造出來了:「世民憤不自勝,敢出決戰,楊萬春乃呼聲張弓。世民出陣,矢浮半空,遂為所中,左目沒焉」。

所以到了今天,就有很多韓人相信,當年唐太宗李世民親征高句麗,結果被自己的民族英雄擊敗,還被射瞎了一隻眼睛,不得不跪地求饒。


接下來我們再來簡單梳理一下整條梗是怎麼來的。

1、唐太宗打安市城沒打下,城主被韓人奉為英雄;2、明朝人寫小說時,為了方便寫作,隨意造了一個城主名字楊萬春;3、韓小說家根據楊萬春這個名字,虛構出楊萬春曾箭射唐軍主帥;4、楊萬春曾射瞎李世民左眼;5、唐朝皇帝向高國麗跪地求饒。

按照這個邏輯,我突然想到《三國演義》里的一句話: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皇漢武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1天能吃1斤米,為何司馬懿卻料他必死?網友的腦補笑炸了
章邯帶領刑徒所向披靡,為何王莽釋放囚徒卻一鬨而散?差距在3點

TAG:秦皇漢武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