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光線追蹤重現阿姆斯壯登月,陰謀論者這會笑了這不擺明造假嗎!

光線追蹤重現阿姆斯壯登月,陰謀論者這會笑了這不擺明造假嗎!

原標題:光線追蹤重現阿姆斯壯登月,陰謀論者這會笑了這不擺明造假嗎!


「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近期上映的電影《登月先鋒》中,就重現了這句經典名言,看著阿姆斯壯從訓練到登月的過程,當踏出那關鍵的一步時,電影里磅礴令人動容的音樂響起,那代表了人類往宇宙探索可能性。

而在同期上映的電影《我送阿姆斯壯上月球》中,令人動容的壯闊畫面,變成棚內預先「錄好的」節目,看著劇中參與造假的人「大量被消失」,相信任何觀眾的心情都很不愉快。這讓我們非常好奇,明明是都是敘述登月的電影,為何有兩種極端的版本?


▼電影《我送阿姆斯壯上月球》劇照



比起相信科學奇蹟,人們對於陰謀似乎更感興趣,阿姆斯壯登陸的月球,是不是「真的月球」,這是科學界近二十年來最熱門的話題之一,有些研究整天反覆觀看當時的登月影片,尋找造假的蛛絲馬跡。

「登月計劃根本是美國與蘇聯共同捏造的騙局」陰謀論者這麼說著。


1974年美國知名的科學作家凱辛就撰寫了一本《我們從未登陸月球》,裡面就提到了種種疑點,從此後登月陰謀論就不斷發展。到了今日,離首次登月已近50年,不少人們會開始有些疑惑為什麼自冷戰時期後,再也沒上過月球了?難道從頭到尾登月都是場騙局嗎?



直播影片中眾多詭異的地方


陰謀論者提出了大量有力的質疑,像是「為什麼月球上的美國國旗會飄揚?」「腳印怎麼可能那麼清楚」「為甚麼看不見其他星星?」...等等,而NASA也早就對每一個質疑作出相關的解釋,例如國旗上有裝金屬橫杆支撐、因為月球有大量的塵土、太陽光太亮導致於無法看見星星,算是獲得科學上的證實。

但在一些有關光反射的項目中,NASA的解釋卻沒有甚麼說服力,例如在太空人面罩的「反射畫面」上,很明顯可以看出來,在除了太陽的位置以外,也有光源散出,打在太空人身上。懷疑論者認為,這是專業攝影棚內的補光燈,藉此來營造太陽光很強的感覺。



對於此NASA的解釋是,月球的表面仍有10%的反光度,因此反射現象並不是非常單純;而在另外一張照片中,陰謀論者還看出來兩位太空人的影子不是是平行的,照理來說,當光源趨近於無限遠時,影子應該會是平行的,因此懷疑論者認為,這是非常近距離的光源,因此才會出現這種現象。


NASA則解釋,有這樣的落差的原因,是因為月球表面不是全平坦,而是凹凸不平。


NASA這種片面解釋,對於陰謀論者來說,並沒有任何說服力。如果想要用科學的方式證明「登月真實性」,就必須要用電腦模擬光線的實際反射狀態,但在早期,其圖形運算量之龐大,可以說是痴人說夢。就算電腦能用盡效能,也只能渲染出逼近真實的太空人衣與月球表面的細緻坑洞,在圖形渲染完後,還有無限多的光線發散需要計算。

簡單來說,長期以來科學家並沒有辦法透過模擬的方式來準確模擬登月。



2018年10月15日,顯卡大廠輝達(Nvidia)發表了登月過程的即時光線運算影片。有賴於新的Ray-Tracing光線追蹤技術,透過堆疊大量的顯示卡效能運算,短短的30秒影片幾可亂真,彩色細節猶如真實畫面,更重要的是,太空人面罩上不斷反射出航空站影子與太陽的相對位置,讓阿波羅11號登月的畫面得以透過科學方式重現。


「我們想透過這樣的方式來解決科學爭議」。

就算有了有力的科學工具來證明登月照的清白,但影片一推出後似乎產生了反效果,看著網友的回應,你會覺得這是陰謀論派的大勝利:


「抓到了,原來這就是他們當年造假的方法」


「NASA官方合作夥伴」


「好猛,但他們怎麼不敢發布DEMO給大家使用?」


無論發展出多麼好的技術,人類依然不願相信偉大的科學成就,還是更喜歡陰謀論的小說劇情,這似乎就是人類的矛盾性,這也許也是為何仍有一堆人相信「地球是扁平」的原因。


也許一切都要等到人類再次登上月球,這些質疑才能被一掃而空。


蛤?你說NASA曾在訪談中證實,他們現今的技術登不了月...?陰謀論的作品看太多,就算看到如此鐵證如山的證明,也會覺得這事有蹊蹺阿嗚嗚~


▼電影《登月先鋒》劇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量子雜談 的精彩文章:

十萬蒙古鐵騎能不能衝破100挺重機槍的封鎖?穿越哥看呆了

TAG:量子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