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戰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各個角度來看,就是為了接著打二戰!

一戰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各個角度來看,就是為了接著打二戰!

德國本是歐洲一個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長期以鬆散聯邦的形象被人所知,但在十九世紀,德意志統一戰爭爆發,普魯士國王一舉統一德國,期間又與法國發生矛盾,打了一架,本是自衛戰爭,卻不料大獲全勝,於是又發動了侵略戰爭,和法國結下了梁子,卻得了兩塊地皮,德國嘗到了戰爭獲勝的甜頭,加上德國確實爭氣,工業發展勢頭迅猛,不久就成為先進的工業國,欲與英法試比高,這些引起了一戰,後來德國戰敗,為了處置德國,在凡爾賽召開了和平會議。

這次會議和二戰後各國的心態明顯不同,二戰後各國雖還為各國利益考慮,但卻是真心求和,二戰鮮少有國家置身事外,又有原子彈等先進武器加成,一打打了六年,在中國甚至時間更長,長時間的戰爭讓人們渴求和平。

一戰中,牽扯國家比二戰少,還有美國前期借中立借口大發戰爭財,向雙方倒賣軍火,後來又加入協約國制裁德國,收穫遠遠大於損失,法國和德國又有世仇,英國也另有心思,戰爭雖然可怕,卻還遠遠達到可以讓彼此做到利益讓步的程度,這些協約國雖將這場會議命名為「和平會議」,實則求和只是個噱頭。從這個過程看,這些人都是貪婪的瘋子,並不懼怕繼續戰爭。

為何說求和只是噱頭呢?和平會議有二十七個國家參與,但實際的操縱者卻是美英法三國,而它們又各懷鬼胎。法國只想報復和削弱德國,戰爭中,法國損失了五百萬軍民,是戰爭最大的受害者,法國總理克列孟梭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條約,從政治軍事經濟等各方面鉗制德國,要求處死德國皇帝,收回法國被侵佔的土地,還試圖在兩國中間建一個共和國作為「緩衝國」,要求德國進行戰爭賠償,並由戰勝國劃分德國的海外殖民地等等,這些要求苛刻到英美兩國都出來為德國說話。

當然,英國是為了制衡,英國一向有一種驕傲心理,作為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它主張制衡歐洲而不使任何一個國家獨大,這更符合它的利益,同時它也害怕嚴厲的條約引起反彈,導致再一次的戰爭,而美國總統威爾遜卻提出了十四點和平條約,但英法對此並不買賬,因為其中的「民族自決」直接觸犯了擁有大量殖民地的英國的利益。威爾遜也擔心戰爭再起,因為美國一向信奉孤立主義,不想介入歐洲,又不想波瀾又起,畢竟美洲之外的地方如果被統一了,美也國還是會陷入危險。

最終簽署的協議對德國來說,仍然是難以承受的,德國幾乎喪失了八分之一的領土,還喪失了大量的煤礦鐵礦,重要的工業區也被戰勝國瓜分,本就經濟陷入低潮,還有巨額的戰爭賠款,軍力也被限制,這都引起了德國人的不滿,德國民眾幾月前還堅信勝利屬於他們,如今就面臨如此慘淡的收場,其中落差之大,難以忍受。但此時的德國實在無力承擔再一次的戰爭,只得簽訂了條約,但事情遠遠沒有結束。

不在壓迫中滅亡,就在壓迫中爆發,《凡爾賽條約》的嚴苛在德國埋下了再戰的種子,後來經濟危機席捲歐洲,德國果然趁亂再起,在希特勒的領導下又一次爆發了戰爭,而這次戰爭的威力遠超一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村長的歷史視野 的精彩文章:

李自成進入北京後,要銀子搶圓圓,為何不怕吳三桂雄兵?
宮女不會唱曲,帝曰斬首;左右勸解,帝曰打一頓;太后曰:廢帝

TAG:村長的歷史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