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軍頭巾上的「神風」二字,究竟是什麼含義?

日軍頭巾上的「神風」二字,究竟是什麼含義?

看過抗戰劇的讀者朋友們,肯定對三個現象充滿疑問。第一,為何日本鬼子總是喜歡切腹自盡?第二,日本鬼子鼻子下為何總是留著一小塊方塊鬍子?第三,作困獸斗時,日軍為何要綁上印有「神風」字樣的頭巾?「神風」二字又究竟是什麼含義?

第一,日本人偏於切腹自盡,是因為開膛破肚,可以向主子展示自己的心肝,以示忠誠。第二,留著方塊胡,是向德國人學的(參見希特勒的鬍子),以彰顯類似德國人的硬氣,然而身材矮小的日軍學來卻適得其反,盡顯其猥瑣氣質。而筆者今天所要解答的是大家第三個疑問——作困獸斗時,日軍為何要綁上印有「神風」字樣的頭巾?「神風」二字又究竟是什麼含義了?

13世紀,能征善戰的蒙古帝國腳踢西歐,拳打高句麗,錘得一幫小弟臣服。這個時候,自信滿滿的忽必烈又瞄上了彼岸的彈丸小國——日本。這回,忽必烈不像以往靠武力征服一個國家,而是罕見地拋出了橄欖枝,對日本宣傳:向我俯首稱臣,大大地優待。其實,元世祖內心得小算盤:彈丸之地,不想花路費去征討,向我稱臣意思下就行了。哪知日本不從,元世祖勃然大怒:花點路費,也要干他!

為此,蒙古帝國組織了2次征戰,共有幾十萬人參戰,包括蒙古人、漢人、高句麗人。在初期,蒙古軍隊勢如破竹,畢竟由農民組成、拿著弓箭的日本隊伍,那敵得過身經百戰、裝備火器的蒙古隊伍。但是,時間一長,蒙古軍隊的致命弱點暴露出來了。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見後勤補給的重要性。在草原上馳騁的蒙古人並不擅長海上登陸作戰,比如指揮艦隊,糧食武器的補給上也存在很大問題。沒有糧食武器補給,蒙古軍隊只能放棄陣地後撤。還有颱風的出現,使蒙古軍隊的補給運輸艦船大部受到摧毀(這是主要原因),2次征戰宣告失敗。而日本將摧毀蒙古軍隊、保衛日本的颱風稱為「神風」。

經此2役,日本便有了炫耀的資本:哈哈哈,我干贏了蒙古帝國,日本民族是不可戰勝的。因此,在近代日軍侵略中國的戰爭中,在決一死戰之際,日軍們往往綁上「神風」字樣的頭巾,更多的是一種精神鼓勵的作用吧,認為自己是不可戰勝的。二戰後期,日本還組織了所謂的神風敢死隊,至於戰爭結果嘛,我們的先輩是有目共睹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心的愛意 的精彩文章:

解放軍歷史上唯一一次全軍覆沒的戰役,犧牲近萬人!
家中母親被人打了,他憤怒回家,滅了對方滿門

TAG:樂心的愛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