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真正拉開差距的,是你與底層規律的契合程度

真正拉開差距的,是你與底層規律的契合程度

前言

關注到這本書的你,已經開始與別人拉開差距了——因為你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產生意願。

接下來,你要做的就是邁出第二步——了解下面這個問題的答案:

同樣都是普通人,差距是如何拉大的?

努力?能力?還是方法?

其實,以上都不是!

真正拉開差距的,是你與底層規律的契合程度。

逆勢而動,哪怕你能力再強,也只能以失敗告終——幻想著復辟的袁世凱就是一例,他聰明、隱忍,一手把控著軍政大權,但僅83天就眾叛親離。

順勢而為,哪怕你起點再低,也能達到個人的巔峰——粗放式增長年代的煤老闆、信息技術時代的互聯網新貴,都是典型。

《個體賦能》以累計三十年的職場閱歷,觀察了上百人3至20年的職場成長經歷,橫跨90後、80後、70後三代人,提煉出了影響你職場發展的底層規律。

翻開這本書,從閱讀目錄開始,你就邁出了第三步:掌握契合底層規律的5大邏輯。

個體「能力提升」的4個底層邏輯:格局;觀念;方向;方法。

個體「能力放大」的1個底層邏輯:人脈。

這5大邏輯跟你的起點、年齡、職位無關,你能繼續成長得多高,成長得多快,完全取決於你對它們認知的深度與做到的程度。


邏輯一:提升人生格局

家庭出身一般甚至是貧困家庭出身,自身能力也談不上出類拔萃,這樣的人還有沒有可能「彎道超車」,在職場上發展得比名門出身、名校畢業的人更快也更好?

完全有可能!

「彎道超車」式成長的人,都有一個秘訣——「得到貴人相助」。

但問題在於,為何貴人不助別人,偏偏要助你呢?

只有你提升格局,認知到「信任」的價值,嚴格遵守「心理契約」,才有可能得到「貴人相助」,走上「人生捷徑」。

比如有人工作兩年,就能走上高管崗位,就是因為他贏得了某位老闆或某個朋友的信任,得到了一個跨越式進階的機會。

這就是你要做到的第1個底層邏輯:提升人生格局。


邏輯二:轉變落伍觀念

我們會忍受不了老一輩人的某些觀念,比如父母拚命節省的觀念,七大姑八大姨喜歡打聽你工資的觀念等。

其實,每一代人的觀念都受了自身成長時代的局限,

我們自己也不例外。

我們的很多觀念也是受自身成長時代局限的。

比如」一定要學好英語的觀念」,就來自於我們成長時代的經濟環境和技術環境的影響,

等自動同聲傳譯的技術成熟後,這個觀念在下一代眼中可能就過時了。

時代是不斷地在往前發展的,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經濟環境和技術環境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變遷,

如果我們的觀念不能與時俱進,轉變之前的落伍觀念,就必然會被新時代的職場所淘汰。

比如:

在傳統「科層制」的公司組織架構逐漸衰退的今天,你依然死守「爬梯子」的傳統職位晉陞觀念,你的職場又豈能一帆風順?

這就是你要做到的第2個底層邏輯:轉變落伍觀念。


邏輯三:適應時代方向

人類社會的發展正呈現指數式變化。

相較於動不動上百萬年才發生變化的自然演化,社會變化是以年為單位的,速度是自然演化的上百萬倍。

想想這40年來,我們已經經歷了多少次的社會變遷,未來的30到40年,這種變遷只會越來越快。

再也沒有哪一份職業,可以確保我們干一輩子了。

英國工業革命時期,跟不上工業時代的手工作坊主,被時代拋棄了,或破產,或淪為城市無產階級。

第三次工業革命時期,跟不上信息化趨勢的企業和人員,同樣被時代拋棄了,企業破產、自己被提前退休。

在新的技術革命即將到來的今天,如果死守現有技能,不具備「可遷移」能力,做不到知識和技能在不同領域間的遷移,你覺得你的職場未來會是怎樣?

因此,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無論是面對行業的選擇、公司的選擇、工作地點的選擇,還是面對工作方式的選擇,

你確保自己不會選錯方向的唯一應對之道就是打造和提升自己的「可遷移」能力。

這就是你要做到的第3個底層邏輯:適應時代方向。


邏輯四:掌握系統方法

同樣都是在工作,有人用2年的經驗混了10年的工作經歷,有人則用2年的工作經歷積累了10年的經驗。

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差距,其中的一個關鍵就是他們工作的方法不同。

比如:

你能做到1周上手新工作嗎?

你能無論多忙,都可以抓住工作重點嗎?

你能每做一個項目積累普通人三至五個項目的經驗嗎?

你能在工作中系統積累,成為本領域的專家嗎?

你能在下班後還繼續自我提升嗎?

你能長期保持更高效的學習狀態嗎?

···

這就是你要做到的第4個底層邏輯:掌握系統方法。

從上手新工作開始,到工作執行、工作後復盤,再到下班後如何提升,工作外如何有效地學習和保持精力,掌握一套完整的高效工作方法。

做到了上面這4個底層邏輯——提升人生格局、轉變落後觀念、適應時代方向、掌握系統方法,你的個體能力將會大大提升。


邏輯五:放大有效人脈

前4個底層邏輯都是在講如何提升個體能力的。

但個體的能力總是有限的,如果能有效運用人脈,你的能力將會得到十倍,乃至百倍、千倍的放大。

如何才能構建有效的人脈關係呢?根本上,要求你有足夠高的【可交換價值】。

你的【可交換價值】=【個體價值】x【可交換係數】,因此你既需要儘可能地提高你的個體價值,又需要儘可能地放大你的可交換係數。


這本書的不同之處

《個體賦能》圍繞五大底層邏輯——提升格局、選對方向、轉變觀念、升級方法、放大人脈,由32篇文章組成了一個完整的整體。

同時每一篇文章又可單獨解決一個職場問題。

因此,無論用整段時間閱讀全書,還是用碎片化時間閱讀某一篇文章,你都能獲得你想要的內容。

不僅如此,這本書還有另外2個與眾不同之處。


少有人知的隱性邏輯

信任契約/可遷移能力/框架/人脈公式...,這些隱性邏輯決定了一個人職場成長的速度和高度,但卻又很少有人知道。

這些職場秘密透過《個體賦能》你都會知道,而且會掌握應用它們的技巧。


落地實用的工具方法

不同於一般的職場類或成長類書籍,只給概念或勵志的雞湯,《個體賦能》給了你一系列現成的高效方法和工具,直接可套用。

圖:復盤跟進表示例

點擊購買:《個體賦能》

作者:YouCore著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11月

【本文為出版社投稿,MBA智庫(ID:Mbalib)已獲授權,如需轉載請找原作者申請授權,謝謝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BA智庫 的精彩文章:

做人做事,需要PDCA,切勿「斷環」
如何擺脫你的低品質勤奮和無效努力?

TAG:MBA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