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常德尿毒症大爺難置管生命垂危,醫生介入技術置管「另闢蹊徑」

常德尿毒症大爺難置管生命垂危,醫生介入技術置管「另闢蹊徑」

今年81歲的常德雷大爺3年前不幸罹患尿毒症,於是便開啟了自己漫長的血透史。

幾天前,因為雷大爺的長期管脫出,輾轉幾家醫院均表示,置管難度高。一家人焦慮無比,遂求助於從湘雅醫院來常德赴任的湘雅常德醫院腎內科主任成小苗副教授。

入院後,成小苗主任與其腎內科團隊對雷大爺的身體狀況及可供選擇做靜脈置管的血管進行了全面評估,發現該患者存在左側頸內靜脈嚴重扭曲,右側頸內靜脈因曾經置管可能存在狹窄的情況。

這就意味著,雷大爺的左右頸內靜脈置管都很困難,得另闢蹊徑。

(放射介入科與腎內科接力完成雷大爺的手術)

患者透析迫在眉睫,身體每況愈下,置管勢在必行。面對日漸羸弱的雷大爺,腎內科的醫生也甚是揪心,都想馬上給雷大爺順利置管。

成小苗主任立馬想到:若利用介入技術置管,不僅可以更清楚看清血管,還可以讓血管狹窄或閉塞的地方變通暢,還能順利為大爺置管。

(術後,患者血管狹窄處順利擴張,靜脈置入長期管)

成小苗主任立即聯繫放射介入科主任胡康新教授,也是昔日共事於湘雅醫院的同仁。

10月12日,胡康新教授帶領的湯金城主治醫師,李毅副主任醫師,黃彬副主任醫師介入團隊給患者造影證實:左側頸內靜脈嚴重扭曲,右頸內靜脈與右鎖骨下靜脈匯合處暨「頭臂靜脈起始段」嚴重狹窄。

介入團隊立即決定給雷大爺行頭臂靜脈狹窄球囊擴張術,在血管順利擴張後,腎內科團隊接力,由腎內科黨智傑主治醫師立即為患者放置長期靜脈導管。

手術過程順利,雷大爺終於做上了透析,家屬和醫生的心都落地了。

(雷大爺順利做上了血液透析)

胡康新教授介紹,介入放射技術是微創醫學主要組成部分,以儘可能小的創傷換取同樣甚至更高的療效是醫學的發展方向。

血管、腔道狹窄或閉塞的治療方面,介進球囊擴張及支架植入術具有創傷小、療效高、風險低、併發症少、住院時間短等優點,已發展成為血管、腔道狹窄或閉塞的首選治療方法。

成小苗主任提醒眾多腎友,長期管術後應注意預防感染,平常應注意無菌操作;一旦出現感染、導管損傷甚至脫出的情況,應及時就醫。

(編輯Max。圖片來源湘雅常德醫院)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湘雅常德醫院 楊希 成小苗 胡康新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湖南醫聊 的精彩文章:

《朋友》成絕唱!54歲的他因肝癌遠去,高危人群怎樣「自救」?
國慶假期出行暈車、失眠怎麼辦?中醫專家送你兩個「錦囊妙計」

TAG:湖南醫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