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青年書家卿三彬談書法臨摹與創作

青年書家卿三彬談書法臨摹與創作

青年書家卿三彬談書法臨摹與創作

關於臨帖

觀近現代之大家,大多師出名門。然而最終的造化則在於自己。

平時臨帖、創作,寫書過程中時常有些小感悟,順手便以小紙條記下,沒有諸多的理論,只是在實際書寫過程中的一些總結。

臨帖「像」與「不像」各有其益,也各有其弊。

「像」則易得古人之法,易得古人之神形。正如孫過庭《書譜》云:「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所以「逼真臨摹」也非常重要,很多人以為臨摹只要抓住大概就行。其實,所有的氣韻神采都應該是建立在筆墨書寫的基礎上的。「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也有許多人被困於此中。臨帖很像,技術很到位,一旦創作就不知道從何下筆了。臨帖與創作全無干係。見過許多朋友臨帖精到而創作粗疏。

青年書家卿三彬談書法臨摹與創作

「不像」則不需斤斤計較,然又恐不得法。關鍵把握好自己的一個「度」。臨摹創作要結合好,臨摹以理解為上。筆法需要仔細體會,有時對字形略有所「破」亦未嘗不可。

平時臨帖,喜取墨跡本,極力求取其用筆之道,每一細微之處,絕不放過,以求把握更豐富的技法,儘力完善自己的技法系統。然又喜《淳化閣帖》、《大觀帖》、張旭懷素之刻帖等。何也?刻本字合為一處,品味其章法空間,結字布白,自有其妙處。 若善取之,則自有「新」得。

我臨帖,先以拷貝紙細摹數遍,數十遍,體味每一處技法。「至細至微」之處更當揣摩,細處更是古人用筆之精妙處,處處皆當用心領會。再臨,以求筆法與形合。臨摹也要體會一種書寫的過程。再放大寫。放大稍難,然而以此可以加強對用筆力與空間的把握。大字自有其用筆系統,以此也可以找出自己書寫之不足。寫大字,人多用筆粗疏。但通過寫大字,技法水平、空間結構、筆力強弱、謀篇布局之能力,皆可從中有所收穫。

青年書家卿三彬談書法臨摹與創作

初時臨帖,先取一家,極力深入。唯其深入方可見古人之精妙處。體古人之筆,會古人之意。無論用筆、字法、章法,皆合此一家。「竭力專精」以求純正。純正深入,方有體會,方有感悟。有此基礎,再泛開來,然而「眼可多看,心不可花」。

寫字,當有足夠的時間。若每日寫半小時,還沒有寫出感覺,又停了。若寫時,應該有三小時以上。我的老師有一次說:「寫字,要閑。閑的沒事可做,只有寫字就好。」要想閑,何其難也!若盡心於書,也可做到。」

一日想,歷來之大家,皆以「創新」立於世而千古不倒。八大山人,石濤、黃賓虹、林散之皆如此。「學古而不泥古」,「化古為新」,「化為已用」……看來簡單,用來則受益終身,對自己學書最有用的無非就那麼幾句話。如果能找到,則是很幸運了。

臨帖也需要有目的:學古人之法,會古人之意,如何學?如何化為已用?如何從中找到自己的坐標?我覺得應該在寫的過程中慢慢去找。

青年書家卿三彬談書法臨摹與創作

字法,為書寫之重。我曾作過比較,唐以前、唐以後的字法大不同。唐以前受楷書規範的影響小。字的造型生趣自然。宋以後楷書的意識太強,可以說深刻影響了行草書的創作和審美。我覺得「古法」既包括筆法,也應該包括字法。

記背字法,為書家之必修課。也就是「背字」。許多人臨帖不錯而創作很難,究其原因,就是心裡沒有字的積累。書寫創作的時候心裡沒底,平時寫過的還有點印象,遇到沒寫過的就暈了,不知從何下手,創作自然失敗。所以必須花大量的時間來「背字」。字法熟練,書寫創作就會得心應手。

青年書家卿三彬談書法臨摹與創作

關於創作

許多人臨帖很像,技術很到位,一創作就不行了,學到的東西運用不起來。創作的幾方面要素:1、技法。2、字法、背帖。3、深入古人、對古帖氣息的把握。4、大量的創作。5、讀書。其實大家都知道這些,關鍵在於很多人沒下足夠的功夫。寫好字需要「聰明的腦袋 + 紮實的功夫」。

青年書家卿三彬談書法臨摹與創作

1、技法:對技法的把握水平,直接決定作品質量的高下。學到好的技法,需要一個真正好的老師,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2003年我從成都到溫州,隨陳忠康老師學書法,收穫非常大。技法需要一個好老師的教授,同時自己也要琢磨,陳老師在一次課上告訴大家:「苦筍帖真是好啊,你要是認認真真的去摹幾十遍,臨幾十遍,就能體會到它技法的妙絕了」。其實這就是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去臨帖,怎樣去獲得書寫技巧。

青年書家卿三彬談書法臨摹與創作

2、字法、背帖 很多人以為老師寫得那麼好,一定有訣竅,所以總是對老師窮追不捨,希望老師告之以秘訣。其實根本沒那麼多秘訣,老師說字法很重要。當時我沒感覺有什麼重要。正好有比賽,寫一幅草書作品,先查字典,把字一個個找出來,再組合,整了半個月,沒入展。還很累。忽想起老師這句話。在家把《書譜》、《王羲之書法字典》,認認真真的各背了幾遍。字法在心裡就有譜兒了。後來就覺得寫作品是一件不那麼困難的事。很多人不願意下這種死功夫。想討巧,想從老師那裡找到秘訣和捷徑,所以難寫好。

青年書家卿三彬談書法臨摹與創作

3、深入古人、對古帖氣息的把握 筆法、字法是書法的技術層面的因素,而對古人氣息的把握更加重要。這是很難說清的感覺,這是古帖透露出來的一種氣質和感覺,每個人的感覺不一樣。這隻能「意會」。「意會」到的東西才能真正體現你的「書寫境界」。黃山谷說,「古人書字不盡臨摹,張古人書於壁間,觀之入神,則下筆時隨人意。學字既成,且養於心中無俗氣,然後可以作示人為揩式。凡作字須熟觀魏、晉人書,會之於心,自得古人筆法也。」 但是入古很難,難的是我們不僅僅要理解古人,理解他們的生活狀態和思想狀態,還要把古代的精神氣質表達出來。所以,我覺得能夠入古,就是一種深度,一種對傳統經典的把握與掌握!李可染說:「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只有深入古人,你才知道古人的奇妙,古人的境界。很多人把自己瞎編亂造當成了創作,當成了創新。看看「恨二王無臣法」那傢伙的字寫得怎麼樣?

青年書家卿三彬談書法臨摹與創作

4、大量的創作 有時候自己臨帖讀帖,過一天,第二天早上醒來,其實不知道自己真正掌握了多少,如果不創作,會很快忘掉。然後又臨帖,又讀帖,再忘掉,周又復始。所以需要大量的創作,把自己學到的技法用進去,把新背到的字法用進去,把對古帖的領悟用上去。剛開始的時候會覺得生澀,有拼湊感,但一直寫下去,寫十幅、二十幅、五十幅,肯定就熟練了,背到的字,連續十次、二十次出現在作品裡,以後想忘都忘不了。只有「入得深」,方能「出得顯」。在技法、字法、氣息上的功夫做足了以後,創作作品就非常簡單,然後就是享受書寫過程帶來的愉悅了。

青年書家卿三彬談書法臨摹與創作

5、讀書 我一直以為筆法、字法這些都是書法的技術層面的因素,易於把握。而氣息是最難把握的。因為沒有對古代歷史、文化乃至古人書寫心態的一種共鳴和深刻理解體會,書寫中那種心意是很難入古的,這或許就是書寫狀態的契合吧。這時候讀書就提供給書法另一種營養。書法在一個層面上是各不相同的,如篆、隸、楷、行、草,如顏、柳、趙各不相同,但在更高的一層個層面上講,又都是相通的。

青年書家卿三彬談書法臨摹與創作

聽人說書法生活,一看,倒挺適合我,生活與寫字是相融的,我每天基本在書房,讀書、喝茶、寫字,別無雜事,倒也優哉。

青年書家卿三彬談書法臨摹與創作

卿三彬, 1977年出生於四川成都,2001年入「四川書法藝術學院」。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作品獲全國首屆草書大展三等獎,浙江省第四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大展銀獎,浙江省第六屆全浙書法篆刻展大展金獎,2008林散之獎書法雙年展林散之獎,全國第二屆草書大展三等獎,全國第二屆青年書法篆刻大展二等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全國首屆篆書展作品欣賞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