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康熙收復台灣後,施琅成了土皇帝,留下的遺產讓子孫百年不愁!

康熙收復台灣後,施琅成了土皇帝,留下的遺產讓子孫百年不愁!

康熙收復台灣時,海霹靂施琅居功至偉被封為靖海侯。按說,這樣一位響噹噹的人物史書應該要將他大書特書才對。然而,清代史料中對於施琅收復台灣後的記載並不多,相反,在有限的資料中施琅並沒有給後世留下太好的名聲。施琅早年是鄭芝龍的手下,後來又跟隨鄭成功一起反清並從荷蘭人手裡收復了台灣。或許是施琅為人頗為驕橫,他和鄭氏集團相處中出現了很多矛盾,最終導致家屬被鄭成功所殺。僥倖逃過一命的施琅此後降清,視鄭氏為最大仇敵,一直想藉助朝廷的力量報仇雪恨。

施琅投靠清廷後,並沒有得到重用,反而因為他與鄭氏的關係受到鰲拜等輔政大臣的排擠。雖然朝廷給了他名譽上的官職,可在13年的時間中,施琅一直被留在京城,無所作為。康熙在平叛三藩之亂後,便將目光投向了孤懸海外的台灣,一心要建立大一統的王朝。在大學士李光地和福建總督姚啟聖的推薦下,施琅終得重用被任命為福建水師提督,統轄數萬水師官兵。應該說,康熙的這個任命是正確的,施琅本人具備很強的軍事天賦,尤其對台灣的軍事和部署了如指掌。況且他與鄭氏有不共戴天之仇,用他為主將攻台,也是最合適的人選。

經過數年的準備,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率水師收復台灣,此舉即報了皇恩又雪了家仇。康熙帝因功封施琅為靖海侯,並讓他留在台灣治理地方。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一次康熙確實是看走了眼,施琅這位縱橫四海的水師統帥對台灣的治理簡直一塌糊塗,根本不具備行政能力。大清有十八個行省,並非每個省的總督、巡撫都是治理地方的一把好手,施琅作為一名武將也是情有可原。可問題的關鍵是,施琅在執政台灣期間,不僅搞得民怨沸騰,而且他貪污腐化,為他的一世英名蒙上了陰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小宇宇 的精彩文章:

現代版呂布認爹,一國軍將領一生三次倒戈,建國後部隊隨即解散!
民國四大土匪,想學張作霖當軍閥,最後下場令人唏噓!

TAG:歷史小小宇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