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最痛恨的一種動物, 正是它造成了大明朝的滅亡

明朝最痛恨的一種動物, 正是它造成了大明朝的滅亡

原標題:明朝最痛恨的一種動物, 正是它造成了大明朝的滅亡


一個朝代因為一種動物滅亡,這說起來可能您認為太誇張了。實際上,大明朝的滅亡真的與一種動物有關,那就是老鼠,在明朝的後期,出現了嚴重的鼠疫,造成了國力的衰弱,帶來了嚴重的飢餓災荒,內憂外患導致了大明朝的滅亡。


崇禎14年,在山西北部開始出現鼠疫,不久後整個地區都布滿了鼠疫菌。過了短短三個月,中國內地突然爆發了大規模的鼠疫,安徽、河南、河北等諸省都出現了這種災難。


當時,人民體質嚴重下降,衛生條件也是極度的惡化。這些正處饑荒中飢不擇食的人們,開始偷吃



老鼠藏在洞里的食物,吃成片死在路邊的老鼠,於是橫掃全國的鼠疫大爆發終於開始了。這場鼠疫也間接的摧毀了大明帝國的邊防線,比如明軍最精銳部隊雲集的九邊重鎮中的大同,山西,薊州、宣府等鎮在明末改朝換代的巨大社會變革中,根本就沒有發揮出作用。

還是崇禎14年,明朝最後的精銳軍團十三萬大軍開出山海關與滿清八旗軍進行大決戰。這場大戰就是松錦大戰,在這場大戰中明朝的火炮打得滿清八旗軍甚是苦惱,處境十分不妙,可惜的是由於關內鼠疫災荒,遠在關外作戰的大軍糧草根本就供應不上。



而這個時候,本來已經被明軍打得半死的李自成也乘機而起,他帶領一支小規模部隊進入到了鼠疫饑荒橫行的河南,在「吃他娘,穿他娘,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 、「朝求升,暮求合,近來貧漢難求活。早早開門拜闖王,管教大小都歡悅。」的口號聲中,越來越多的災民加入到了李自成的隊伍,一呼百應。



此時的朝廷急需關外的大軍回來平亂,於是皇帝連續發布密令要前線的大軍儘快出戰,速戰速決,最後貿然出擊的明軍戰敗。在這場瘟疫之下,僥倖活下來的士兵根本就沒有站起來的力氣,以至於李自成輕易的就奪取了北京城。

這場大災過後,明朝的人口銳減了40%,從當初的一億人口銳減到6000萬左右。就這樣,一種動物老鼠,毀了一個大明帝國。


當然,您可能認為嚴重的鼠疫是大明朝滅亡的自然原因,清軍和李自成軍隊的兩面夾擊是其滅亡的更直接原因,但是如果沒有嚴重的自然災害,明朝不可能那麼快就滅亡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歷史方能論明天 的精彩文章:

日本投降後,32男1女流落孤島7年
讓盜墓賊最頭痛的不是武則天和秦始皇的皇陵, 而是劉備的陵寢

TAG:看歷史方能論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