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灸透幾個穴位,擺脫痔瘡煩惱!

灸透幾個穴位,擺脫痔瘡煩惱!

對於很多人來說,痔瘡絕對堪稱「難言之隱」。一旦發作,疼痛難忍,坐卧不寧,嚴重者還會影響工作和生活,實在讓人苦不堪言。

自古就有「十人九痔」之說,可見痔瘡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尤以20歲以上的成年人最為常見。

根據發病部位的不同,痔瘡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

內痔——由血管靜脈叢擴張、纖維支持結構鬆弛、斷裂而形成的肛墊移位以及病理性肥大形成的軟團塊;

外痔——由肛周皮下血管擴張、炎性腫脹而隆起的軟團塊;

混合痔——發生於肛門同一方位齒線上下,靜脈曲張形成團塊,內外相連、無明顯分界。

那麼,中醫是怎麼看待痔瘡的呢?中醫認為,痔瘡多因臟腑本虛,兼因久坐久立,負重遠行,或長期便秘,或瀉痢日久,或臨廁久蹲,過食辛辣醇酒厚味,導致臟腑功能失調,風濕燥熱下迫大腸,瘀血濁氣結滯不散,發為痔瘡。

怎麼消除痔瘡煩惱呢?艾灸以下幾個穴位就可以:

1

二白穴

二白穴屬經外奇穴,在前臂掌側,腕橫紋上4寸,橈側腕屈肌腱的兩側,一側兩穴。二白穴可止痛、升陷,是治療痔瘡的特效穴。

二白穴治療痔痛的理論依據出於元代《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作為經外奇穴,屬於中醫針灸理論的穴位特殊治療作用範疇,其治療肛腸疾病的臨床療效肯定。

《醫學綱目》中也記載:二白穴主痔漏下血,里急後重,或癢或疼。二白在掌後縱紋上四寸,手厥陰脈兩穴相併,一穴在兩筋中,一穴在大筋外。

2

承山穴

在腓腸肌兩肌腹交界下端,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尖角凹陷處。足太陽經「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腘中」,從經絡循行選用承山,可配合二百治療痔瘡。

承山治療痔瘡古時也有記載,《肘後歌》有云:五痔原因熱血作,承山須下病無蹤。

3

膈俞穴

膈俞穴是八會穴之血會,在背中,當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艾灸膈俞,有止血的功效。

4

大腸俞穴

在腰部,當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大腸俞為膀胱經穴位,具有理氣降逆,調和腸胃的功效。艾灸大腸俞可調理腸道,幫助痔瘡恢復。

諸穴合用能夠利濕通絡、化瘀止痛、調理臟腑。

操作方法:每個穴位每次灸15~20分鐘,每3天治療1次,每星期2次,連續治療4星期,共8次。

5

痔點

痔點並不是具體的穴位,而是痔瘡患者在腰部出現的紅色或紫色瘀點,在此處艾灸也有很好的效果。

「痔點」在腎俞與大腸俞之間,正在膀胱徑之循行的通路上。《靈樞·經別》篇說:「足太陽之正,別入於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別入於肛,屬於膀胱,散之腎。」艾灸此點,能溫通疏導膀胱經氣而消除瘀滯。腎為先天之本,且與膀胱相表裡,故而艾灸此點可以扶先天之本,補後天不足。

首先,在腰部的腎俞穴至大腸俞穴之間尋找瘀點,一般為紅色或紫色,但要與本身皮膚的紅痣區別,顏色越深,說明痔瘡程度越重,病程越久。

艾灸痔點可採取艾炷直接灸、隔姜灸、艾條懸灸3種方法。艾炷直接灸一般每個點1~3壯,隔姜灸一般3~7壯,艾條懸灸10~15分鐘,均為3天1次,5次1個療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匠心居 的精彩文章:

調好肝脾腎,才是真女神
多數人艾灸,其實是在泄自己元氣?關於艾灸的終極5問!

TAG:艾灸匠心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