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黃埔軍校怪象,前6期名將如雲,此後17期卻一個名將也沒有

黃埔軍校怪象,前6期名將如雲,此後17期卻一個名將也沒有

在中國的近代歷史中,黃埔軍校絕對是一面矗立在亂流中的軍旗。它的地位是任何東西無法動搖的,因為黃埔軍校培養出大量優秀的將領,而這些將領也幾乎參與了中國的近代眾多的戰役,在近代軍隊歷史中也是有著劃時代的意義。

黃埔軍校在1924年5月建立,一直到1949年蔣介石撤離大陸,前後總共有23期學員。不過在這23期學員當中,你會發現一個很奇特的現象,黃埔軍校的名將大多數都是在前6期,很少有人是後面17期的,稍微能為人叫得上名字的也只有張學思等人了。

那麼為何會出現,前6期名將如雲,後17期沒有名將這一現象呢?


其一,時代背景

古語有云:「時勢造英雄」,因此可以這麼說,風雲人物只是特定時代下的特定產物。黃埔前6期的時間是1924-1926,而這個時間段,恰恰是中國那個軍閥亂戰的時代,那麼此時從黃埔軍校畢業的學生,有著大把的空間可以發揮自己的軍事才能。至於為何抗日戰爭時期,名將卻很少。其實軍閥時期,各軍閥的戰鬥力極差,此時的國軍部隊是完全可以碾壓的,但是抗日戰爭時期,面對更加強大的日軍,很多軍校畢業生直接在戰場上殉國了,哪有成長為名將的時間。但是此時的前6期學員基本上都是軍官級別,只需要坐鎮指揮,不需要衝鋒陷陣,這樣是不是就能很好理解了。


其二,孫中山

孫中山先生創立黃埔軍校,在創建初期,孫中山健在,憑藉個人魅力,引得無數的青年志士慕名前來投奔於他,因此當時那幾期的學員素質是非常高的。當時孫中山的教導就是,不做升官發財的夢,只做救國救民的教育。


其三,黃埔軍校實質

黃埔軍校的實質其實是融合國民黨、共產黨以及蘇聯的產物。在前面幾期學員當中,我黨的學員數量非常龐大,而且當時擔任黃埔軍校教官的人,多是國共兩個的軍政人才教員,即便是平庸之輩,在良師益友的大力培養之下也可成長為將才。

但是這一切的一切都隨著孫中山先生的逝世,以及蔣介石的上任,都變得不一樣了。黃埔軍校不再接受我黨的人才。至於黃埔軍校最後幾期,蔣介石基本上已經放棄了。

正是由於上面幾個因素,導致黃埔前幾期的名將非常多,後面幾期卻難以出現名將,這其實是當時的時代大勢所使,並不是黃埔學員所能決定的,也不是這些學生能改變的,但黃埔軍校在近代史中的作用,還是非常值得銘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講堂 的精彩文章:

武則天嫁給李世民二十年沒懷孕,為何和李治生活一年便育有龍子?
中國針對美國連投了五次反對票,聯合國無奈,美軍所有計劃破滅

TAG:麻辣歷史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