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既已削了韓信的兵權,為何還要至韓信於死地?
文史
10-17
原標題:劉邦既已削了韓信的兵權,為何還要至韓信於死地?
韓信原本是項羽的手下,在投奔劉邦後,為劉邦建立西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劉邦在晚年卻通過呂后之手除掉了韓信。這又是為何呢?
韓信雖說是武將,但是他有著自己的理想,那就是當王。這一點在他逼著劉邦封自己為齊王時就能看的出來。當時的劉邦位子都還沒坐穩,韓信能提出這樣的要求,可見韓信也不是一個淡泊名利的人。
而劉邦在奪取天下之後,性格也是變的多疑起來,看誰都像是敵人。當時劉邦忍著憤怒封了韓信為齊王,現在劉邦的位子坐穩了,當然要想辦法除去自己不喜歡的人了。於是,韓信的兵權被收走了,理由是要改封他為楚王。韓信雖有不滿,但是還是忍了下去,雖說沒了兵權,但是自己還是個王嘛,這個還是可以忍的。在後來,劉邦又把韓信降了侯爵,成了淮陰侯。這時的韓信和劉邦表面沒事,其實在兩個人的心理已經徹底的決裂了。
還有一點就是年齡的差距了。在劉邦六十歲那年,韓信剛34歲。這個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小啊,在那個年代,六十歲也算是高壽了,而34歲的韓信,正當壯年。劉邦肯定也考慮到,如果自己先走了,那55歲的張良,48歲的蕭何都不能壓的住韓信。那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豈不是要飛了?要解決這個問題,那就只有殺掉韓信。
但是親自動手,好像對名聲不大好,於是呂后出場了


※劉邦數次踹兒女下車的原因,原來我們都錯怪劉邦了
※被「烽火戲諸侯」冤枉了近三千年的周幽王
TAG:歷史探秘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