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懂茶的人,茶倉也精緻過人

懂茶的人,茶倉也精緻過人




只要是有心人,總愛在日常的生活中泡上一壺好茶。

這種融於生活的文化,也要有一個別緻的器物去承載。




但現實卻是,多數人都是將自己

輕易不捨得喝一次的茶葉,裝在

一個印滿品牌logo,毫無觀賞性可言的鐵皮罐子里,藏在陰暗的角落,終年不見天日。



然而鐵皮罐子,是真正懂茶的人所不屑的。







最愛君曾見過真正惜茶之人,買下一套房子,只為了儲存茶,防止茶香被其他氣味污染。




沒辦法,

茶葉太嬌貴了,曬不得、潮不得、熏不得。




為茶葉買房子非一般人能為,但我們可以為自己的心頭好精心挑選一個

觀賞性和實用性兼具

的茶倉。











人如其茶,而看茶倉,也能將每一個人的品性和態度區分開來。




隨意置之,可能只是葉公好龍,器皿精緻,那麼他一定是講究細節,認真生活的人。



清人葉雋《煎茶訣 · 藏茶》:初得茶,要極乾脆,若不幹脆,須一焙之,然後用壺佳者貯之。




如這套

好柿成雙茶倉,寓意吉祥,精緻而不奢華,

閱之賞心悅目,用起來得心應手。






設計靈感源於秋收豐碩的柿子,紅潤飽滿,

哪怕不在秋天,也能感到豐收的喜悅。






柿子,

《爾雅》有言:「一壽,二多陰,三無鳥窠,四無蟲蛀,五霜葉窠玩,六嘉實可啖,七落葉肥大可以臨書。」




自古以來,柿子也是畫壇名家鍾愛的入畫對象。







四瓣柿蒂分別代表春安、夏泰、秋吉、冬祥,寓意一年四季都如意平安。




茶倉一隻手就能拿住,約可裝四次品茗所需的茶葉量,十分不佔地方。








泡茶前拿起這小小的好柿如意茶葉罐子,打開蓋子,用勺子輕輕舀出茶葉,

就好像要把整季的豐收都喝進肚子里。








取完茶葉不用特意藏起來,往桌上一放,

它又是一個精緻的擺件、玩物。

瓷器質感沉著大氣,明亮的橙色增添了一絲活潑,猶如一幅寫實的中國畫。




小小的茶倉,也適合旅行攜帶,哪怕出門在外,

也可以像在家一樣雅緻地品茗。











不同材質的茶倉,適合貯藏不同的茶葉。


 


陶器透氣性佳,尤其適合修飾焙火重的茶,可使茶葉變得香醇可口,

譬如烏龍茶、岩茶和青茶,後期會產生變化的普洱茶也適合陶器類茶倉。







瓷器氣質娟秀雅清,材質不透氣,更適合綠茶「居住」,多文人意境。




而人們常用的鐵質茶葉罐,密封性一般,防潮性能較差,時間長了,還有可能生鏽,不適宜存放名貴茶葉。







好柿成雙茶倉來自中國三大瓷都之一的德化,

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在遊歷福建泉州時,盛讚德化陶瓷並將之帶往世界各地。




選用德化當地優質高嶺土,在攝氏一千多度的高溫中燒制出成品,然後採用釉上彩工藝塗上彩料,二次入窯,低溫固化材料,才有了這惟妙惟肖的柿子茶倉。




它結合了陶、瓷的特點,養出來的茶更加醇香。







「柿蒂」則是變化莫測的

窯變釉,

這是器物在燒成過程中出現了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神秘又瑰麗,故而備受追捧。




茶、器、水、人,泡好一杯茶無非就是這四者間的平衡。

茶倉養茶,茶又反過來養人,養茶,也是養生。











一直以來,柿子吉祥的形象深入人心。




書畫藝術家鍾愛於它,也多是取其

「年年歲歲,事事如意」

之意,寄願對親友、祖國、未來的美好期盼。








這款好柿成雙茶倉也不例外,光是名字,就意頭十足。




作為新婚賀禮,它承載著好事成雙,家庭美滿的真摯祝福。




送給合作夥伴,寓意生意紅火。




給長輩祝壽,帶去四世同堂、事事安順、好事常在。





點擊「閱讀原文」,為茶葉換新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睡前泡腳加一點鹽,補氣血助睡眠
3天喝到自製酵素,好喝又能排毒,全家受益!

TAG:最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