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問問他們:9歲孩子眼裡的性別差異

問問他們:9歲孩子眼裡的性別差異

原標題:問問他們:9歲孩子眼裡的性別差異


性別如何塑造命運?如果你想聽率直的回答,那就去問問9歲的孩子吧。


9歲時,一個肯亞女孩已經知道,她的父母為了彩禮會把她婚配給一個有可能毆打她的男人。9歲時,一個印度男孩已經知道,他會被男性同伴逼迫著,對街上的女性實施性騷擾。


這些中國、加拿大、肯亞、巴西等地的9歲孩子,長大後都有自己想做的工作——不過男孩不會把他們的性別視為障礙,而女孩大多都為此苦惱。


國家地理攝影師Robin Hammond採訪了這些來自不同成長環境的九歲孩子,談論他們對於未來的不同展望,以及現在做一個男孩或女孩意味著什麼。


Pooja Pawara,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


「女孩很好,她們很善良,而且她們不會打人。」



Fuyi Huang,中國崔家壩鎮


「男孩有活兒干,能捕魚、砌房、做工、砍樹。」



Luandra Montovani,巴西里約熱內盧


「男孩整天都在街上玩,但女孩就不行……女孩不能呆在街上,因為有暴力和流彈。」


Ekiru Eyapan,肯亞卡普蒂爾


「做男孩最大的好處是動物——可以照看牲畜。」



Hilde Lysiak,賓夕法尼亞州錫林斯格羅夫鎮


「做女孩最大的壞處是……許多人都覺得,因為你是個女孩,你就得怎麼樣,比如就得玩洋娃娃。」



Jesse James Williams,南達科塔州松脊原住民保留區


「如果我是個女孩,我就得玩芭比娃娃,沒法玩男孩的遊戲。如果我是個女孩,我就得喜歡紫色,然後被粉色包圍。」



Mikayla Mcdonald,加拿大渥太華

「沒有什麼事情會因為我是個女孩就不能做。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機會也是一樣的,不過,在過去不是這樣。」



Sunny Bhope,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


「做男孩最大的壞處是男孩會偷東西,還會公然騷擾女性。」



Jiayi Fan,中國北京


「如果可以的話,我想改變自己的性格,因為我不懂怎麼和人打交道。我想讓自己外向一些,不要太害羞。」


在變化的節點,在童年轉向青春期的最後一段時光,這些9歲的孩子在思考時不會參考統計數字和平均數據,但談起自己的生活,有一點很清楚:這個年紀的孩子無疑正考慮著自身的可能性,也考慮著性別施加給他們的限制。


為了了解孩子們的看法,《國家地理》走進了四大洲80個家庭。從里約熱內盧的貧民窟到北京的高樓大廈,我們把同樣的問題拋給了不同的9歲孩子,得到了不加矯飾的回答。


許多孩子都說,很難融入家庭這個圈子,很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自己會覺得沮喪、困惑、孤獨。也有一些孩子打破了性別的障礙,一往無前。

做女孩最大的好處是什麼?


Avery Jackson把眼前一綹彩虹色的髮絲撥開,思考著這個問題。她說,「做女孩什麼都好!」


做女孩最大的壞處是什麼?


「男孩們總說,『這不是女孩該乾的事——這是男人的活動。』我第一次玩跑酷時就被說了。」


做男孩/女孩最大的好處/壞處是什麼?肯亞、以色列、南達科塔州的9歲孩子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Ayanah (Diana) Nyawira Kinyua,肯亞內羅比


「做女孩最大的壞處是,還沒長大、還是孩子的時候就得生孩子了。」



Mohamad Abu Shamalah,加沙地帶拉法赫

「有些男孩討厭女孩,但假如沒有女孩,家裡就變成垃圾堆了。女孩是上帝的禮物,她們能給媽媽幫忙,還能打掃房子。」



Yunshu Sang,中國北京


「我覺得女孩不能做的就是當警察。我想成為一名警察,但大部分警察都是男的,沒有女的,所以我做不了。」



Kyle D"Souza,印度孟買


「如果我是個女孩,我的生活會變得非常古怪,因為打理長頭髮真的很煩人,而且還會很熱。」



Clara Fraga,巴西里約熱內盧


「(如果我能改變世界)我想改變那些小偷,我希望他們變成好人,那樣他們就不會再偷東西或者殺人了。」


Sediq Samim,加拿大渥太華


「做男孩最大的壞處是,學校里老師總是批評男生,偏愛女生。」



Nawar Kagete,肯亞卡普蒂爾


「無論到哪兒都躲不了男人,他們老圍著你轉。去打個水,會被男人追求;收個柴火,也會被追求。」



Riley Richards,南達科塔州松脊原住民保留區


「等我長大了,我要加入海豹突擊隊保衛我的國家,因為其他壞人正在殺害我的同胞。」


Avery Jackson,密蘇里州堪薩斯城


「做女孩最大的好處是,現在我不用假裝是個男孩子了。」


4歲前,Avery一直過著男孩的生活,而且相當痛苦;因為「別家的媽媽不喜歡自己」,她失去了幼兒園的朋友,至今回想起來還是很難過。2012年,Avery公開跨性別女孩身份,並一直身處性別角色與權利對話的話題中心。


成年人正討論這一話題,但Avery這樣的孩子也有話說。哈佛大學兒童健康及人權研究副教授Theresa Betancourt說,「9歲的孩子在表達時可以很清晰,很有邏輯」,他們面臨著與日俱增的同伴壓力和責任,但還不是青春期那種跟隨大流和自我審視。


做男孩最大的壞處是什麼?孟買的9歲男孩Sunny Bhope說——說話時,他的媽媽正在木炭灶火上煮米飯,屋裡全是嗆人的煙——最大的壞處是他也得加入公然騷擾女性的行列。


對於北京的Yiqi Wang來說,做女孩最大的好處是「比起男孩,我們更冷靜、更可靠。」而來自里約的Juliana Meirelles Fleury給出的答案是,「我們可以先進電梯。」


如果你是個女孩而不是男孩/你是個男孩而不是女孩,你的生活會有哪些不一樣?


耶路撒冷的Lev Hershberg說,如果他是個女孩,他「不會喜歡計算機」。以色列的Shimon Perel說,如果他是女孩,他就能玩跳繩了。


要是成了男孩,孟買市郊的Pooja Pawara會去騎摩托,中國鴉雀水村的Yan Zhu會去河裡游泳,她的奶奶總說,河裡的水對女孩來說太涼了。因為不是男孩,Luandra Montovani不能在里約貧民區的街道上玩,因為那裡有「暴力和流彈」。


Eriah Big Crow是奧格拉拉-拉科塔族人,她住在南達科塔的松脊原住民保留區,她輕聲說,沒有什麼她不能做,因為男孩和女孩「一模一樣」。

什麼會讓他們感到快樂?什麼會讓他們覺得難過?如果轉換性別,他們的童年會有什麼不同?



Maria Eduarda Cardoso Raimundo,巴西里約熱內盧


「我喜歡做女孩,因為女孩能更好地照顧自己。」



Ibrahim Al Najjar,加沙地帶汗尤尼斯


「男孩一塊玩,女孩一塊玩,不會一起玩。她們玩的東西和我們不一樣,我們玩的東西也和她們不一樣。」



Nicole Nduta Mynyui Osano,肯亞內羅比


「男孩和女孩的區別是,女孩優雅,男孩粗魯,他們會直接喊別人的名字,不夠友好,也缺乏自制力。」


Dvir Berman,西岸吉夫阿特澤埃夫(以色列定居點)


「男孩更強壯,能抬得起冰箱之類的東西……女孩得梳妝打扮,時刻保持端莊。」



Fang Wang,中國鴉雀水村


「有時候我會悄悄去幫哥哥(干農活)。要是媽媽發現了她就會打我。她說女孩子不能幹粗活,手上會長繭子,那樣會很醜。」



Lopeyok Kagete,肯亞卡普蒂爾


「做男孩最大的好處是有小雞雞。」



Alfia Ansari,印度孟買


「我們沒得上學,但男孩子可以。所以他們能到處走,女孩子就不行。」



Yingzhi Wang,中國北京


「男生最不好的地方就是欺負女生,因為女生一般更文弱,膽子也小……男生應該保護女生,就像我爸爸要保護我媽媽,擔負起家庭的責任。」



Tomee War Bonnet,南達科塔州松脊原住民保留區


「做女生最大的壞處是,男生能做的事情我們不能做;比如,我就特別納悶,現在怎麼還沒有一位女總統呢?」


「男孩和女孩一模一樣」的說法在Anju Malhotra聽來會覺得過於樂觀,Malhotra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性別與發展首席顧問。談到性別不平等,她說,「我們還沒看到它的終結之日」——但也不是沒有進步。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Claudia Cappa說,最近幾十年,全球10歲以下公民在獲取小學教育等方面迎來了更廣泛的性別平等。但統計學家只能計算「倖存下來的孩子」,在某些國家,還存在「因為胎兒性別為女而選擇墮胎」的現象。


然而,過了10歲的關卡,這種較為接近的差距就變成了巨大的鴻溝。「到了青春期,情況就完全變了。」Cappa說,以獲取中學教育為例,就存在「驚人的」性別差異,被迫早婚和遭遇暴力的幾率也一樣。「這個時候,你就不再是個孩子了,」她說,「你成了一個女人或一個男人。」


等你長大了你想做什麼?


Lokamu Lopulmoe是一個住在肯亞鄉下的圖爾卡納族姑娘,她說,等她長大了,她的父母會「得到彩禮,就算這個男人會家暴,他們也能拿彩禮安慰自己不要緊」。300多英里之外,在一個內羅比的封閉式小區里,Chanelle Wangari Mwangi坐在她堆滿獎盃的房間里,想像著一個完全不同的未來:她想成為一名專業高爾夫球手,以及「幫助窮人」。


在加拿大渥太華,William Kay自信滿滿地規劃著未來,她要「當一個銀行家或者計算機專家,要像一個天才那樣」。北京的Yunshu Sang想成為一名警察,「但大部分警察都是男的,」她說,「所以我做不了。」在賓夕法尼亞州錫林斯格羅夫鎮,小記者Hilde Lysiak騎著自己那輛銀粉色自行車,繞著鄰居們打轉,搜羅著新聞——但她也懷疑,要是換作男孩,或許就能「從警察那裡獲得更多信息」。


讓你傷心的事是什麼?


Tomee War Bonnet是奧格拉拉-拉科塔族人,她的答案是「看到人們自殺」。是什麼在這個9歲孩子的腦海里種下了這樣的想法呢?是因為保留區里發生過不少自殺事件,年紀最小的只有12歲。


孟買的Rania Singla在弟弟打她時會覺得很難過。住在加沙地帶臨時住所的Lamia al Najjar說,「看到家園被毀,我很傷心」——這是2014年地區衝突造成的破壞。


讓你最開心的事是什麼?


許多人回答了家庭、神、食物和足球,還有朋友。其他答案則帶有孩子們的個人生活色彩。有人喜歡帕瓦節,有人喜歡復活節彩蛋。在渥太華的Amber Dubue眼中,快樂就是「有地方奔跑」。住在里約的Maria Eduarda Cardoso Raimundo父母分居了,對她來說,快樂就是「媽媽和爸爸在我身邊,抱著我,教我怎麼做」。


Bede Sheppard說,到了9歲左右,孩子們就開始「會有同情、公平、對與錯之類的感覺。」Sheppard是人權觀察兒童權利部門的副主任,關注童工、難民兒童等生活在困苦中的孩子。他說,最受壓迫和最弱勢的人也能成為最有同情心和最無私的人。圖爾卡納牧民Lopeyok Kagete夢想著能廣散資財,「把牲畜殺了,讓大家吃上肉」。與家人住在一間混凝土小房子里的Sunny Bhope希望能「給沒地方住的人提供房子」。


這些9歲的女孩和男孩談到自己和對方時,都同意男孩更易陷入麻煩,女孩得花大把時間來整理頭髮。當然除了這些小事,還有許多大事。


如果你能改變你生活中或者世界上的某樣東西,它會是什麼?


里約的Clara Fraga想讓小偷都「變好,那樣他們就不會偷東西了」。Abby Haas希望南達科塔州原住民保留區里沒有「壞人」。渥太華的Kieran Manuel Rosselli說他想「消滅恐怖分子」。部分答案中的殘酷內容和嚴肅語調更像是一個小小成人說出的話,而非孩童之言。中國的Fang Wang說,如果可以的話,她希望改變「自己孤獨時世界的模樣」。


跨越地理和性別的界限,有一個願望回答得最多。Avery Jackson說,如果能讓她來改變,那將是「沒有霸凌,因為不該那樣做」。


註:這則故事刊於不久前的10月11日國際女童日。國際女童日由聯合國創辦,旨在解決全世界女童面臨的問題,保障女童權利,推動人權建設。


(翻譯:鮮林;編輯:潘金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乙未光畫志 的精彩文章:

在希臘的這個地方,性別角色正在改變

TAG:乙未光畫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