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8萬美軍投降日本後,羅斯福電報說了啥,倒讓蘇聯深受啟發

8萬美軍投降日本後,羅斯福電報說了啥,倒讓蘇聯深受啟發

二戰初期,美國奉行著光榮孤立的政策,國內一些人支持英國和蘇聯,希望美國能夠參與到反對法西斯軸心國的戰爭中去,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美國總統羅斯福,他帶頭通過了支援英國和蘇聯的《租借法案》;

也有很多人希望美國能夠與德國一夥,畢竟美國國內德國裔一直是最主流的民族,期間也通過了一些對德國的援助法案,代表人物就是FBI首任局長鬍佛(資料來自:丘吉爾《我絕不對這個世界妥協》),由於胡佛是美國三權並立體系中司法機構實質控制人,而且此人連任終身,權力不比羅斯福小,因此美國最終支持德國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不過更多的美國人還是希望遠離戰爭,如果沒有日本的主動進攻,美國最終參戰可能性有多大很難講,就算參戰,幫誰也不好說。

當然歷史是結果導向的,後來美國為了美化自己的二戰立場,不再提及曾經的對德援助。

起初為了能夠避免被捲入戰爭,美國政府甚至不惜代價:菲律賓是19世紀末美國從西班牙手裡搶走的,二戰前屬於美國領土的一部分,美國擔心菲律賓距離日本太近而引火燒身,居然不顧一切的鼓動菲律賓獨立,結果菲律賓人並不同意。

終於,1941年12月8日,就在夏威夷珍珠港被炸10個小時後,日軍開始向菲律賓發起瘋狂的進攻。然而美軍裝備精良,人員充足(8萬人),給了先頭日軍迎頭痛擊!

事實上,美軍對此早有準備,羅斯福總統早已下令:任何美軍士兵都不允許投降,必須戰到最後一兵一卒。這與列寧格勒的蘇聯人接到的命令沒有什麼不同,後來有關美國政府允許士兵在特定條件下投降的說法實際上蹊蹺很大!

不過珍珠港被炸後,太平洋艦隊短期內無法阻止增援,日軍已經決定傾巢出動,駐菲美軍仍然堅守這個命令,生還的可能性很低,密密麻麻的日軍再次衝上來後,美軍中將司令溫來特帶頭打起了白旗。於是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投降發生了,7.8萬美國大兵給祖國發了一封電報,稱自己已經儘力,然後投降了。

無奈的羅斯福當天緊急發了一封電報給前線:授權溫來特將軍根據實際情況和後勤供應狀況,自行決定投降的權力。這,就是關於美國政府允許美軍士兵投降的源頭,事實上,美國政府根本就是無奈,因為前線的官兵根本不理睬所謂「不允許投降的命令」,如果政府依然堅持,只能讓自己丟臉,這些投降者走投無路反而會投靠日軍。

此後美軍就形成了可以在彈盡糧絕情況下投降的規定嗎?事實上,依然沒有,那也是媒體宣傳罷了。

1960年美軍飛行員鮑爾斯駕駛U2飛機到蘇聯上空偵查,結果被蘇聯俘虜,造成了大名鼎鼎的「U2事件」,又稱「鮑爾斯事件」。艾森豪威爾最初以為鮑爾斯自殺了,所以堅稱飛機是由於天氣狀況迷路才進入了蘇聯。

結果鮑爾斯不僅沒有自殺,還向蘇聯和全世界媒體交代了美國偵察機對蘇聯導彈基地偵查的計劃。

艾森豪威爾為什麼最初會認為鮑爾斯會自殺,最後撒謊被戳莫丟了人呢?蘇聯從鮑爾斯身上繳獲了自殺所用的毒針以及手槍和子彈,可見美軍允許士兵投降的說法只是媒體造勢而已,其內部也是禁止士兵當俘虜的,為士兵自殺的工具準備的非常詳細。

從鮑爾斯身上我們也能夠看到,是美國士兵自己的主見,倒逼美國政府為了面子在檯面上稱允許士兵投降。

7.8萬美軍士兵投降日軍之後,美國政府的快速反應,蘇聯元帥朱可夫深受震撼。此前蘇聯方面對投降者的懲罰非常嚴厲,經此事啟發,朱可夫申請,最高指揮部下令:蘇聯士兵被俘虜後,只要能夠逃出德軍監獄,將會受到嘉獎。原本一些蘇軍投降德國後走投無路只能幫助德軍作戰,這個命令下達後,這些「德協軍」大量回到祖國軍隊的懷抱。可惜的是,為了戰略安全,嘉獎只是名義上的,大部分人依然被當作間諜對待。

1943年2月,希特勒火速晉陞保盧斯為元帥,希望他能夠帶領軍隊在斯大林格勒與蘇軍同歸於盡,然而保盧斯堅決投降,結果令德軍臉面無存士氣大傷。

由此可見,美國人的政治智慧當時確實是領先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村長的歷史視野 的精彩文章:

一代名相死後被翻案,由忠臣變佞臣,小婦人影響時局
哈爾科夫反擊戰,曼施坦因三步險棋,令蘇軍只顧進攻,放棄防守!

TAG:村長的歷史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