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大阪大學等查明停止肺癌抗PD-1抗體治療後持續作用的部分機理

大阪大學等查明停止肺癌抗PD-1抗體治療後持續作用的部分機理

日本大阪大學與獨立行政法人國立醫院機構刀根山醫院、大阪市立大學等組成的研發小組,開發出了觀察抗 PD-1抗體(納武單抗)與T淋巴細胞的結合狀態的方法,研究發現,在患者停止治療後,納武單抗仍會與T淋巴細胞結合20周以上時間。




近年來,利用免疫檢查點抑製劑的癌症免疫療法的有效性已經得到證明,目前正面向各種癌症擴大這種治療方法的應用。在肺癌治療中也證明了該療法的有效性,能實現利用傳統療法無法想像的長期生存的病例也在增加。不過這種方法還存在需要解決的課題,比如雖然治療效果非常好,但僅對部分患者有效,而且會發生免疫療法特有的副作用等。因此研發小組認為,在各病症中監測以抗PD-1抗體為代表的免疫檢查點抑製劑在體內的藥物動態,預測治療效果和控制副作用非常重要。



此次,研發小組開發出了只需從使用抗 PD-1 抗體(納武單抗)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身上採集少量血液,就能輕鬆評測 PD-1 在T淋巴細胞上的表達以及納武單抗的結合狀態。另外,通過跟蹤採集接受過納武單抗治療,但因治療沒有效果或發生副作用而停止治療的患者血液發現,治療中止後納武單抗仍會與血液中的T淋巴細胞結合20周以上時間。此外,雖然只對少數病例進行了解析,在與結合狀態一起評測名為 Ki-67 的T淋巴細胞的增殖和活化標記物時發現,接下來的抗癌藥物治療有效的患者與無效的患者相比,體內維持了T淋巴細胞 Ki-67 的表達。




這項研究成果表明,納武單抗具備停止治療後仍會在T淋巴細胞中保存記憶的機制,另外在葯代動力學方面也具有長期維持治療效果的潛力,會對免疫治療相關的副作用和接下來的抗癌藥物治療產生很大影響。除治療抗體的結合外,還同時監測T淋巴細胞的活化狀態,這可能有助於評估接下來的治療藥物的效果及控制副作用。



相關研究成果於10月4日在美國科學雜誌《JCI insight》上公開。



圖1:納武單抗與T淋巴細胞結合的樣子。



結束治療後,納武單抗與T淋巴細胞的結合狀態分為 「完全結合」、「部分結合」 和 「不結合」 3種狀態。




文 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客觀日本 的精彩文章:

日本山形大學開發出高性能鈣鈦礦量子點 LED
超低壓下為何火不滅?——面向未來的太空防災戰略

TAG:客觀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