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中華上古先哲的十大預言,暗藏道家智慧

中華上古先哲的十大預言,暗藏道家智慧

《周易》上說:知幾是神人,「幾」的意思是事物的細微變化,這是判斷吉凶的先兆。知「幾」的背後,是哲人對天地人心的精確把握。時隔千年之後,我們依然可以在先哲的驚人預言中,窺探到這個世界的奧秘。

一、見微知著

商朝紂王即位不久,便命工匠為他磨一把象牙筷子。紂王的庶兄賢臣箕子感嘆說:「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土瓦器,而要配犀角雕的碗白玉磨的杯。有了玉杯,其中肯定不能盛菜湯豆羹,而要盛山珍海味才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願再穿粗衣葛服,而要穿錦繡的衣服;也不願再住茅屋陋室,而要乘華貴的車子,住高樓廣廈。這樣下去,商國境內的物品將不能滿足他的慾望,還要去征掠遠方各國珍奇異寶。」這樣的話,國家就離禍患不遠了。

果然,紂王的貪慾越來越大。他抓了上千萬的勞工修建佔地三里的鹿台,以白玉為門的瓊室,再搜羅珍寶和奇禽異獸充塞其中。同時在鹿台旁註酒為池懸肉為林,使裸體男女在其中相逐戲,以供紂王取樂。

由於紂王的殘暴,以致天怒人怨,在文王率部征伐下,士兵紛紛倒戈反商。眾叛親離的紂王,最後被迫自焚於鹿台的熊熊烈火之中。

評:紂王的無道昏庸,貪婪殘暴,是從一雙象牙筷子開始的。這個世界上,有些事一旦有了一個小小的開頭,就會不可遏止地滑向深淵。

二、病榻論人

春秋時,齊桓公由於有賢相管仲的輔佐,曾稱霸於中原。

管仲病危時,齊桓公去看望他,說:「仲父您病了,有什麼話教誨我嗎?」管仲說:「我希望你能疏遠易牙、豎刁、常之巫、衛公子這些人。」桓公說:「易牙用自己兒子的肉來孝敬我,說明他愛我勝過愛他的兒子。 」

管仲說:「如果他對自己兒子都很殘忍,對君主怎麼能好呢?」齊桓公又說:「常之巫能預知人的死期,能治療我的頑疾,難道不能信任他嗎?」管仲說:「死生由命,頑疾是身體上的毛病,你不能掌握自己的命數,守住自己的根本,卻依靠常之巫維繫健康,他將會因此而為所欲為了。」

齊桓公說:「衛公子啟方,侍奉我已十五年了,為了我,他父親死了他都沒去奔喪,說明他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這樣的人還不能信任嗎?」管仲說:「人最親的莫過於父母,對父母尚且如此無情,又何況對他人呢。」桓公認為管仲話有理,便堅決地答應了。

管仲死後,齊桓公便驅逐了這四個人。但四人走後,桓公食不甘味,夜不酣寢,更沒有心思上朝理政,且舊病複發,著實難受。但由於管仲當初有言在先,所以也就強忍煎熬堅持了下來。

又過了三年,桓公實在忍不下去了,便說:「仲父的話也太過分了,此四人有益於我而無害於國。」

就又把他們召回朝廷。次年,桓公病了,常之巫造謠說:「桓公將在某日死去。」於是易牙、豎刁、常之巫勾結起來發動政變,把桓公的宮門堵塞住,不準任何人進出,並在宮外築起三丈多高的圍牆,且斷絕了他的飲食,最後把桓公給活活餓死了。

齊桓公臨死時,流著淚嘆息說:「唉! 恨我當初沒聽仲父的話,以致落到今天這個下場,仲父真是聖人啊! 」

評:一個人如果自己的父母子女都不愛,他還能愛誰?這樣的人務必遠離。

三、驪姬之禍

公元前677年,晉獻公要征討驪戎,大臣史蘇占卜,卜之不吉。史蘇勸晉獻公說,「勝之不吉」,晉獻公不聽勸阻,執意征討。而結果是,晉獻公如願殺死驪戎國君,並且俘虜驪君的美貌女兒驪姬姐妹。

晉獻公得勝還朝,開慶功宴,並且立驪姬為夫人。有江山,有美人,讓晉獻公感覺非常良好,於是他調侃史蘇,說我如今得勝還朝,你的預言就是錯誤的,所以罰你今天只能喝酒不能吃肉。

史蘇飲酒之後,對大臣說,晉國用男人打贏了驪戎,那麼驪戎就會用女人打贏晉國。當初夏桀征討有施氏,施國戰敗之後進獻美女妹喜,桀寵愛妹喜,荒廢朝政,最終滅國。商紂王征討有蘇氏,蘇人戰敗後進獻美女妲己給紂王,結果商朝很快滅亡。而周幽王征討有褒氏,褒氏戰敗之後,進獻美女褒姒給他,結果西周因此很快滅亡。

如今大王征討驪戎有功,又極其寵愛驪姬,晉國也離禍患不遠了。

果不其然,在公元前655年,驪姬勾結大臣發動叛亂,把晉國搞了個天翻地覆。公元前645年,秦國伐晉,俘虜晉惠公。晉獻公之後,晉國先後擁立五個國君,動蕩幾十年才得以安定。

評:史蘇的預言告訴我們,讀史可以明智

四、陳國滅國

春秋時期,單襄公經過陳國,看到陳國道路雜草叢生,池澤不修堤壩,河道不修橋樑,打穀場沒有修正完,百姓被徵調去修建高台。

回到周定王那裡,單襄公對周定王說,陳侯本人哪怕沒有什麼災禍,陳國也一定會滅亡。

理由是,雨水稀少的時候,適合修正道路,河流乾涸的時候正好架設橋樑。草木枯落的時候正好儲備糧食,霜降的時候就要準備冬衣,寒風來的時候,就要修繕房屋。

但是,陳國一條也沒做到,這意味著陳國荒於農事,民生凋敝,國力虛弱。

果然,不出其所料,三年之後,楚國滅陳。

評:農為國本,本固國固,本失國失。

五、後世必有以酒亡國者

有個叫儀狄的人,造出了很好喝的酒給大禹喝,禹喝了覺得很爽,很嗨。但是他卻並沒有誇讚他,反而憂慮的預言,後世必有以酒亡國者。然後斷絕了和儀狄的往來,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禁酒的人。

事實證明,大禹的預言是正確的,他的子孫——夏朝的最後一位君主——桀,挖了一個酒池,大到可以在裡面行船,很多人和桀一起喝酒,過著酒池肉林的生活,最終桀因為酒而亡國。

隋煬帝楊廣「妓航酒船」,沿著大運河從北喝到南,最終身死國滅。歷史上的君主因酒而亡國的數不勝數,而平民百姓因酒誤事的更是更是多如牛毛。

評:不被酒的「嗨」所迷惑,反而第一時間警惕背後的禍患,並且做出準確的預言,足見先哲的冷靜與智慧。

六、失禮則失國

公元前648年,周襄王賜予晉惠公爵位,在儀式上,晉惠公的態度不禮貌,儀式上的站位、姿態都不符合標準,向天子答謝的時候也不恭敬,內使回國之後,對周襄王說,晉國哪怕不滅亡,晉惠公這一脈也很難存留下去了,而且他身邊的大臣都要有殺身之禍。

周襄王很納悶,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內史說,不敬則禮不行,禮不行則上下昏,何以長世?意思是說,晉惠公對待儀式很不敬,這樣的態度很難施行禮法,禮法無法施行,那就不能守規矩,無法恪守本分,容易放縱自己的慾望,他身邊的大臣還不勸阻他,晉國不衰亡才怪。

再加上晉惠公本身不是嫡長子卻承襲了爵位,這屬於無命有運,更應該謹慎持身。可是他卻蠻不在乎,這樣的話,禍患不遠了。

果不其然,五年後,晉惠公被俘虜,十一年後,晉國內亂,晉惠公的兒子懷公被殺,血脈斷絕,而身邊的大臣也都被秦穆公設計殺死。內史的預言全部得到驗證。

評:有些時候,態度決定一切。

七、知子莫若父

陶朱公范蠡還住在陶時,曾生了一個小兒子。等到長大成人後,陶朱公的二子因殺人,被楚國拘囚起來。陶朱公說:「殺人償命是應該的,但我聽說有千金之家財,其子可以不被處死於市中。

於是準備齊千金,準備讓小兒子前去探視。但大兒子也堅持要去,並說:「父親不讓大兒子去,而讓小弟去,一定是父親認為我是不肖之子。」說著竟要自殺。

夫人見此,再三強勸陶朱公,陶朱公不得已,只得讓大兒子去,並附信一封,叫他交給自己過去的好友庄生。並對大兒子說:「到了以後,把禮金送上,然後一切客隨主便,不要與他爭辯。

大兒子到後,便按照父親的囑咐去做了。庄生對他說:「你快走,不要再繼續留在這裡了。即使你弟弟被放出來,也不要問是什麼原因。」

大兒子走後,並沒有按庄生吩咐回去,而是偷偷的住在楚貴人那裡。庄生雖窮,卻以廉潔耿直為標榜,楚王以下的大臣們都把他師視之,非常尊重他。陶朱公的兒子所送千金之禮,庄生並無意收下。原本想把事情辦成後,再退還給朱公,以為信守之據,然而陶朱公的長子並不理解他的這番良苦用心。

一天,庄生找了個理由覲見楚王,說天上有星相顯示,有事不利於楚國,只能用做好事的方法才能消除。楚王一貫信任庄生,於是就命人封住三錢之府,準備大赦天下。楚貴人欣喜地將此喜訊告訴了朱公長子。

不料朱公子想,大赦時弟弟一定會出來,千金企不白送庄生了。於是就又去見庄生,庄生吃驚地問:「你怎麼還沒離開這裡?」朱公長子說:「弟弟今將大赦,故而特來告辭。」

庄生明白他的意思,就把錢還給了他。

庄生被陶公子的耍弄感到是一種奇恥大辱,於是就又覲見楚王說:「楚王大赦是為了修德去凶,可楚國的百姓都說,陶地的富翁陶朱公的兒子殺了人被囚在楚,他們家裡就用金錢來賄賂楚王左右的人,所以說楚王大赦並非為楚國百姓,只是為陶朱公的兒子一人著想罷了。」

楚王聽後大怒,下令對陶朱公的兒子立即處斬,然後才下大赦令。

當陶公子拿著弟弟死亡通知回到家。母親及鄉親都很悲傷,陶朱公說:「我聽說你的行動,就知道你一定會害死你的弟弟。

這並非是你不愛他,只因為你從小與我一同創業,備嘗生活的艱辛,所以很看重錢財。

至於你小弟,本來就生長在富裕的環境里,出門乘車、騎馬,不知錢財來得不易。我派他去只因為他能拋舍錢財,而你卻不能,最終是你殺了弟弟,不是見怪,我早就料想你會帶喪報回來!」

評:一個人的見識眼光,處事方式都是有跡可循的。大多與他早年所處的環境和具體的生活經驗有關。

八、不遍不報,卒於仇怨

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尊王攘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在屢次會盟中,周天子對齊桓公都給予了很大的威風和榮譽。

但是,在葵丘會盟的時候,晉獻公遲到了,宰孔對晉獻公說「惠難遍也,施難報也。不遍不報,卒於仇怨」。預言齊桓公將來一定死於仇怨。這會盟你也不用參加了。

理由是齊桓公好大喜功,施些小恩小惠,致力於武功而不修德,所以諸侯到他那裡只獻一些薄禮卻滿載而歸。這是為了讓到會的諸侯受到鼓勵,而使背叛他的諸侯心懷羨慕。他主持過三次盟會,保住過三個快要滅亡的國家,用以顯示他的熱心助人。為此他北伐山戎,南攻楚國,在西邊發起了這次盟會。譬如一間房子,已經在它的棟樑上加蓋了屋頂,還能再加什麼呢?

施惠難以普遍,受恩難以報答。不普遍不報答,最終會結下怨氣和仇恨。那齊桓公施的恩惠好像放出的債希望得到回報,這種想法是行不通的。

他哪有功夫來對付晉國?即使是以後的盟會,也將在東邊舉行了。你不必害怕齊侯,他的日子不多了,將來有你出力氣的時候。」獻公就回國了。

而歷史的發展也佐證了宰孔的預言,九年之後,齊國內亂,齊桓公被活活餓死,幾個兒子爭奪皇位打的不開膠,一代霸主不得好死。

評:施恩求報,不能施恩於所有人,那就有人有抱怨,恩難以報答,這就有仇恨。齊桓公市恩之舉,本就是葬身之由。

九、打不贏,是晉國的福氣

公元前575年,晉厲公伐楚,晉楚兩軍大戰之際,範文子反戰,對國軍說,這場仗不勝還好,勝了就是晉國的災難。

理由是晉國內部不穩定,三大家族爭權奪利,內部隱患很大。

有楚國這個外患在,還能維持一條心,如果外患一去,內亂很容易發生,這比外敵人入侵還要嚴重一些。

而主君德薄,一旦獲勝,大量的財富反而不是好事。而且主上一定會大肆炫耀自己的功績,民間一定承擔更多的徭役,那時候,國將不國。

果不其然,晉國大獲全勝,勝利面前,大家都很飄。唯獨範文子只求自己早點死去,以免見到晉國的災難降臨。

而事實也確實如此,在一年之後,晉厲公與三大家族鬧掰,在相互殺戮中,晉厲公被兩大家族聯手殺死,葬於翼城東門外,陪葬他的,只有一車四馬。

評:德薄福薄,不是所有人都配擁有勝利的。

十、甜酒不再

漢高祖之弟劉交被封為楚元王后,對穆生、申公等人十分恭敬。穆生不喝酒,元王每次設酒宴,都會專門為穆生準備甜米酒。等到其子王戊繼位,開始還設甜米酒,到後來就漸漸忘了。

穆生回到家說:「我該隱退了,不設甜酒,說明楚王對我已不在意了,我若還不離去,說不定有一天楚兵會把我抓住,腰斬於市呢。」於是就自稱有病,閉門不出。申公與白生強拉他去參加酒宴,勸他說:「你難道忘記先王待我們的恩情了嗎?如今楚王偶失小禮,你怎麼能這樣計較呢?」

穆生回答說,「先王禮遇我們三人是為了宏揚道義。如今楚王忽視我們,是因為他忘記了道義,忘記了道義的人,怎能與他久處呢?我哪裡是為了一點點的小禮節?」於是借口有病而離去。

申公、白生留了下來。後來,王戊果然逐漸驕橫殘暴。二十年後,因同薄太后私下勾結,被削去東海薛郡,後又圖謀反叛,申公、白生二人進諫,楚王根本不聽,二人失望地離開楚王,隱逸他地去了。

評:細節最見人心。一杯甜酒的失卻,背後是道義的忘卻。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或shiwen_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詩文學習 的精彩文章:

范冰冰資產雄厚,已湊夠9億現金完成交稅
第一女兒伊萬卡參觀約翰遜航天中心,一襲白衣表情豐富

TAG:中華詩文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