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十句話讀懂聖人眼中的「君子」,看清身邊的小人

十句話讀懂聖人眼中的「君子」,看清身邊的小人

在傳統文化中,儒家的君子人格是中國人文精神的重要體現。「君子」一詞,在孔子以前,只是對統治者及官員的通稱,孔子把這個只是身份、地位含義的稱謂變成了儒家道德人格的一種理想。

一、君子之學如蛻,幡然遷之

出自《荀子·大略》。君子的學習就好象生物蛻去皮殼一樣,應當不斷地變化更新。

二、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選自《莊子·外篇·山木》。君子的友誼淡泊得像清水一樣,小人的交情親密得如甜酒一般。君子之交雖然淡泊,但心地親近,小人之交雖然過於親密,但是容易(因為利益)斷交。

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孔子常將「君子」和「小人」對說,此處亦然。反是:和這相反。意思是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促成別人的壞事。小人則與此相反。

四、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出自《孟子·離婁下》。這裡所謂的「大人」,指具有偉大人格的君子,因為道德上的成就與原始純潔的赤子之心,有深刻的關係。

五、君子之學進於道,小人之學進於利。

選自《文中子中說·天地篇》。意思是:君子做學問的目的是提高自身的德行,而小入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謀取利益。

六、君子之言,寡而實;小人之言,多而虛

語出漢代劉向《說苑·談叢》。君子的話少而且實在,小人的話多而且虛妄。說明從言談話語上即可看出一個人究竟是君子還是小人。

七、君子恥食其食而無其功,恥服其服而不知其事

選自《禮記.表記》。君子恥於穿了官服而無相應的態度儀容;恥於有其態度儀容而沒有相應的言辭;恥於有其語言而沒有相應的道德品格;恥於有空頭的道德品格而沒有相應的具體行動。

八、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之。

選自《荀子·議兵》。凡各種事業的成功,一定在於恭謹小心;它的失敗,大多來自於怠慢疏忽。

九、觀棋不語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

出自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看人下棋而不多嘴多說的人,是個有禮貌的君子;一喝酒就愛多嘴啰嗦的人,大多是沒有修養的小人。君子、小人的分別,在這裡是指人的修養風度。一般象棋盤上寫的是:觀棋不語真君子,起手無回大丈夫。

十、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

出自我國唐代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的《原毀》,這句話的意思是:古時候的君子,他們對自己要求嚴格而全面,對別人則寬容而簡要。嚴且全面,自己才能警鐘長鳴、不敢有絲毫怠慢。松且簡單,別人才好相處,才願意做好人好事。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或shiwen_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詩文學習 的精彩文章:

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十首趣味豆腐詩
中秋節|中秋節的來歷、習俗與注意事項

TAG:中華詩文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