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毛主席差點被他整死,陳獨秀被他稱為漢奸,晚年卻因反華客死異鄉

毛主席差點被他整死,陳獨秀被他稱為漢奸,晚年卻因反華客死異鄉

原標題:毛主席差點被他整死,陳獨秀被他稱為漢奸,晚年卻因反華客死異鄉



有人說他心胸狹窄,曾將陳獨秀按上"漢奸"的帽子,還曾逼迫張國燾叛黨,但毛澤東仍然肯定他是一個沒有動搖過得革命者。


說到王明,很多人心中有一種難言的情緒,在歷史認知上,他一直作為毛澤東的對立者的形象存在。


然而毛澤東自己也說,和王明的鬥爭,不是個人恩怨,是革命的原則問題。

這個安徽金寨的革命主義者,和毛澤東,在中國革命的舞台上,扮演著性格截然不同的正反兩個角色,長達半個世紀之久。


王明被「妖魔化」的形象當然不是毛的本意,因為連毛也承認他是個沒有動搖過的革命主義者。


在曾經的路線鬥爭中,卻只有一個他較量40年的對手對他進行了認可。


這多少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胡鬧,一個27歲的書生領導中國革命


王明受到批判後,他人生的各個階段布滿負面評價,只有他的少年時代是「乾淨」的。


他1904年出生於安徽省六安縣金家寨,原名陳紹禹,老家人都說他早慧。


在中學同學的印象中,王明很有語言天賦,白話文寫作出色,勤於練習英語口語。


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時,王明在武昌讀書,他被推舉為學生領袖。假期回老家時組織遊行示威,被當局注意,揚言要抓他。

他逃到武昌,不久他加入了中共,為了躲避追捕,他隨姨夫改姓王。


在以後的革命活動中他屢次改名,王明是他使用頻率最高的名字,漸漸為人熟知,代替了他的本名。


王明1925年10月入黨,幾天後就被批准到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1月下旬和張聞天、王稼祥一道赴蘇。一加入組織就被「公派留學」,政治生涯開端一帆風順。


在蘇聯,王明再次展現了他的語言天賦,半年就能用俄語流利對話,對列寧主義理論如數家珍,中大校長米夫將王明視為天才,在眾多留學生中對他格外器重。


事實上,從這一部分清白的歷史來說,王明在領導中國革命之前,對中國的革命形勢、社會形態,一無所知。



1927年大革命失敗對中國共產黨造成了強烈衝擊,大批優秀幹部在反革命屠殺中喪失。


對這次革命失敗負有責任的共產國際領導層(以斯大林和布哈林為首)把全部責任推卸在中共總書記陳獨秀頭上。


在1927年八七會議上撤銷陳獨秀的總書記職務。


這個栽贓陷害也是中共黨史上最大的冤案。

正是這種領導層青黃不接的情況下,王明作為斯大林的學生開始在中國革命嶄露頭角。


明顯的一個書生,百無一用!


但是這個書生馬上就要領導起十幾萬的紅軍進行革命,胡鬧!


毛澤東說:我差點被這個人整死


1931年初,在共產國際的支持下,王明逐漸接近了中共中央的最高領導權。王明非常清楚,要牢牢把握最高領導權,就必須加強對軍隊的控制。


隨著兩次反圍剿勝利,中央蘇區的地位更為重要,在共產國際這個天平上的份量已經超過了上海的中共中央機關。因此,中央蘇區的領導權,成為王明追求的目標。


從此,中央蘇區真正的第一領導人毛澤東,隔三差五就會受到來自中央的批評。


通過無線電,王明在上海過著小資產階級的生活,派出自己的「三人團」開始一步一步對中央蘇區的侵蝕。



從取消紅一方面軍到撤銷中央蘇區主席的職務,毛澤東也被王明嚇壞了,因為他沒有想到王明的排擠會這麼快,這麼激烈。

幾千年的封建根子,官大一級壓死人,沒有公理,只有權力。上級要整下級,那是易如反掌。


即使有人明白究竟,也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以免禍從口出、引火燒身。所以毛澤東很冤,但沒有人出頭為之喊冤。


況且,毛澤東當時在組織路線上已經失去了人心,因為人們不敢碰觸和反對共產國際。


失去軍權和黨權的毛澤東和他的妻子一度住進古廟。


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第四、第五反圍剿的失敗,紅軍撤離瑞金時,身患重病的毛澤東又被王明等人強行留在贛南。


周恩來和許多基層指戰員的堅決反對,才使毛澤東和賀子珍得以跟隨紅軍大部隊撤離了瑞金,而他們生的兩個孩子。一個留在了瑞金至今下落不明,另一個死在了長征途中。


毛澤東的警衛員李銀橋還清楚地記得,毛澤東在提起王明時,曾對他說過:「此人曾經想要我的命呢……」



雖然只是簡單的一句話,可見當年的黨內權利鬥爭,就在你死我活之間。


他給陳獨秀戴上了「漢奸」的帽子

在1943年以前,王明一直是黨的領導人,包括今天所謂的「七大」,也是在王明的主持和領導下召開的。


陳獨秀一直作為黨的「叛徒」、「漢奸」就是在這個時間發生的。


在1937年12月9日~1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王明說:「我們和什麼人都可以合作抗日,只有「托派」是例外……在中國,我們可以與蔣介石及其屬下的反共特務等人合作,但不能與陳獨秀合作。」


針對「陳獨秀與托洛茨基終究有所不同」的反駁,王明嚴厲地說:「斯大林正在雷厲風行地反『托派』,而我們卻要聯絡『托派』,那還了得……陳獨秀他們是領取日本津貼的漢奸、殺人犯……陳獨秀即使不是日本間諜,也應該說成是日本間諜。」


這是因為毛澤東在洛川會議上提出《抗日救國十大綱領》,主張聯合除漢奸外的一切力量抗日,這是王明把「漢奸」的帽子強加給陳獨秀。


把不是漢奸的陳獨秀硬說成漢奸的原因。就是為了反對陳獨秀回黨內工作。


在這一點上,真的說明了王明的不擇手段,很顯然作為斯大林的學生是不會容忍一個反斯大林的存在。



至此,陳獨秀在黨史一直作為「漢奸」的定性,就由此來。


而正是對陳獨秀「托派」的定義,王明明目張胆的手段甚至將張國燾逼得叛黨。

而對陳獨秀以及托派的平反,竟然一直等到八十年代。


第一個提出「一切為抗日」的統一戰線


1935年6至7月間,王明起草了中國蘇維埃中央政府、中共中央《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後來在巴黎《救國報》上公開發表,這就是著名的「八一宣言」。


這也許是王明人生最輝煌的時刻,「八一宣言」受到國內外廣泛矚目,推動了國共兩黨間的直接接觸,為國共兩黨重新合作開闢了道路。


王明有沒有想過要「斗過」毛澤東,是值得商榷的,可以確定的是,他提出的「一切為了抗日,一切經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一切服從抗日」。


三個「一切」對國民黨和蔣介石也有約束,建立一個民族利益至上的統一戰線的最高原則,中共作為弱小的一方,強調我們是合作不是投降。


跳出中共黨史範疇,王明關於統一戰線的觀點對抗日大局頗有功勞。


要將王明提到一個輝煌的點上,是因為毛澤東是反對和蔣介石合作的。


這大概也是後來毛澤東稱他是堅定不動搖的革命者的原因。


晚年一直以反毛為人生大業


1955年初,王明再次向黨中央提出赴蘇治病的要求。經黨中央同意後,他們辦理了出國手續,乘飛機去莫斯科。


王明去蘇聯以後,秘書田書元按照有關規定,定期給他寄錢、物、葯、報刊等,並經常派人去看望。


此後到去世為止,王明再沒有回過國。


一直到王明死後,國內很少有人知道,王明已經入了蘇聯籍貫。而那個時候,他在蘇聯的人生第一大事就是反毛。


「文化大革命」的失誤,客觀上為王明攻擊毛澤東創造了條件。在這些文章中,王明極盡惡毒攻擊之能事,幾乎到了喪失理智的地步,充滿了奇談怪論。


在共產國際和延安時期,王明曾積極評價毛澤東,宣傳毛澤東,表示要跟著毛主席的路線走。這時,王明無所顧忌,對毛澤東破口大罵,造謠中傷,大肆誹謗,恣意攻擊,彷彿要把心中多年的積怨噴涌而出。


他說毛澤東是「極端個人主義者」、「野心家」、「陰謀家」、「叛徒」、「敵人」、「當代的秦始皇」、「新暴君、新軍閥」……



一直到死,他都沒有放棄這一年頭。

很多年之後,他在俄羅斯的孩子回國,仍然承認毛澤東是偉大的政治家,而自己的父親是個偉大的爸爸。


倘若王明地下有知,該作何感想?


對戰爭歲月里,一代偉人毛澤東的歷史來說,王明一直伴隨著左右。


於毛澤東而言,蔣介石不足為懼,王明才是最可怕的對手。


因為他們不是私人恩怨,而是關乎著中國革命。


作為後人,旁觀者清,能看到歷史的正確與否。而當局者可能一生都在迷惑。


畢竟他只是個百無一用的書生,意氣用事!這和是否具有堅定的革命信念沒有關係。


因為人如果被自己欺騙一輩子,才是最可怕的事情,而王明,恰恰如此。


徽臉文化

以人物帶動人文,用文章傳遞文化」,徽臉文化,致力於發揚安徽文化,宣傳安徽人物。為徽文化代言,打造安徽文化第一微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徽臉 的精彩文章:

國家機密,重回抗戰!機會僅有一次,你想好帶什麼回去了嗎?

TAG:徽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