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69年前的今天,廈門解放了!這段記憶永不能忘

69年前的今天,廈門解放了!這段記憶永不能忘

原標題:69年前的今天,廈門解放了!這段記憶永不能忘


有一段記憶


在血火的洗禮中永恆


有一種精神


在歲月的更迭中閃耀

每一個城市都有著自己的歷史和記憶


廈門也不例外


1949年10月17日


69年前的今天


經過人民解放軍的浴血奮戰


廈門宣告解放!


當時的《人民日報》不僅進行了


10多天的跟蹤報道


且在24日第一時間以


《把新中國國旗插上廈門島》為題

在頭版傳遞捷報


這在解放戰爭的其他戰役中是罕見的



下面讓我們穿越到69年前


回放解放軍一步步解放廈門的過程……


廈門解放大事記


1949年8月25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三野第十兵團揮師南下肅清閩南漳泉地區之敵。



解放廈門戰前動員

廈門島當時守敵為蔣介石嫡系親信湯恩伯,其統一指揮劉汝明兵團、李良榮兵團。


1949年9月14日-9月25日


解放軍捷報頻傳,陸續拿下大陳島、平潭島、湄洲島、海澄、浮宮,並先後克集美、嵩嶼、高埔等廈門外圍大陸沿海的陣地,對守敵形成三面包圍態勢。



毛澤東同志為集美解放紀念碑題詞


1949年10月7日


蔣介石親臨廈門督戰,敦促死守廈門島。


1949年10月15日


10月15日,廈門解放戰役從鼓浪嶼拉開序幕。我軍渡海登陸,採用佯攻鼓浪嶼的作戰策略,調動敵人縱深機動部隊南調救援,而我軍主攻方向則放在廈門島北部高崎。


解放廈門渡海作戰


我軍兩個團的各兩個營的船隊,揚帆划槳,分別由海滄和海澄沙壇魚貫而出,逆風行舟,朝鼓浪嶼西南部進發。全體將士與張綿娘等船工們協力搏風擊浪,力挽狂瀾,終於搶佔灘頭,勇猛突擊上岸。



「支前船工」駕船渡海


我軍登陸將士在槍林彈雨中浴血奮戰,直至全部壯烈捐軀,終於牽制了敵人。


同一天,就在我軍強攻鼓浪嶼之戰打響後,我軍5個突擊團於當天中午12時,分別由北、西、東北登陸起航,分乘數百條小船,出敵不意,對廈門島北半部發起進攻。



解放廈門登陸作戰


1949年10月16日


10月16日中午,我軍經過奮力苦戰,迅猛進攻,成功登陸北半島,奪取並鞏固了高崎這個最主要的灘頭陣地,全線突破廈門北半部。


解放軍攻入廈門後開始巷戰


1949年10月17日


10月17日上午11時許,廈門全部解放。



把紅旗插上廈門島



解放軍與市民在街頭慶祝廈門解放


是役,我軍斃敵2000人


虜敵25000餘人

守敵除第166師殘部從海上逃往小金門外


全部被殲


包括271團團長王興芳同志在內的指揮員、


支前船工、地下黨員、地下工作者


和我黨領導的進步學生共3000多人傷亡


這其中就包括劉惜芬烈士


為迎接廈門解放


奉命打入國民黨軍駐廈門司令部


搜集和傳遞軍事情報


不幸被捕後


歷經酷刑仍然堅貞不屈


在廈門解放前夕


被敵人絞死於鴻山腳下


犧牲時年僅25歲 



劉惜芬被捕後從監獄傳出的便條


69年來,廈門經歷滄桑巨變


撫今追昔,兩重世界


折射的是新中國成立前後廈門的滄桑巨變

在舊中國


廈門作為租界地和被迫通商口岸


長期被眾多帝國列強操控


被收回後又備受腐敗國民黨政府的盤剝壓榨


底層民眾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過去的鷺江道


新中國成立後


廈門由於兩岸對峙的緊張關係


經濟社會建設一度難以展開

然而


在改革開放尤其是被列為經濟特區之後


這座「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


美麗城市就開始迎頭趕超


迎來突飛猛進的巨變



40載春風化雨


一茬茬特區建設者勇立時代潮頭


接續奮鬥


使廈門這座城市實現了


「脫胎換骨、鳳凰涅槃」的滄桑巨變


從匱乏落後的彈丸之地


變成繁榮富裕的海上花園



從偏居東南的海島小城


變成現代化國際化的開放都市



從兩岸對峙的海防前線


變成融合發展的共同家園



人們生活在


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不斷提升



今天,是廈門解放69周年紀念日


卻顧所來徑


豪情滿胸懷


願廈門的未來更加美好!



廈門


來源:廈門日報、廈門網、海西晨報、廈門檔案


編輯:施璐瑋 值班主任:蔡萍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廈門日報 的精彩文章:

她撿了條「流浪狗」,餵了1年發現臉越長越尖…一檢查,糟了

TAG:廈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