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給書齋取名「歇腳庵」,未料一歇四十年,成了被遺忘的書法家

他給書齋取名「歇腳庵」,未料一歇四十年,成了被遺忘的書法家

他給書齋取名「歇腳庵」,未料一歇四十年,成了被遺忘的書法家

四十年代初於四川白沙

中胡小石,左二台靜農,左四佘雪曼,右二吳白匋

翻開20世紀中國文學史冊,文、字俱佳的作家不乏其人,進而以書法蔚然自成一家的卻並不多見。五四時期以新詩名的沈尹默後來成為大書法家,是為一例。台靜農初以小說成為「鄉土文學」傑出代表,後來也以書法享譽海內外,又是一例。

他給書齋取名「歇腳庵」,未料一歇四十年,成了被遺忘的書法家

台靜農在書齋

台靜農(1902—1990)是安徽霍邱人,初名傳岩,後改名靜農,字伯簡,號靜者,筆名青曲、孔嘉、聞超等,室名「歇腳盦」、「半山草堂」、「龍坡丈室」等。

他給書齋取名「歇腳庵」,未料一歇四十年,成了被遺忘的書法家

台靜農 臨顏真卿《裴將軍詩》

1922年9月,受五四新文化運動感召,青年台靜農考得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旁聽生,兩年後轉為研究生。1925年8月,在魯迅指導下,他又與韋素園、李霽野、曹靖華等組織新文學社團「未名社」。

他致力於白話小說、散文和新詩的創作,短篇小說集《地之子》、《建塔者》確立了他的文學史地位。魯迅後來編選《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他是入選作品最多的兩位作家之一。

在評價1920年代的「鄉土文學」作家時,魯迅更對他不吝讚詞:「要在他的作品裡吸取『偉大的歡欣』,誠然是不容易的,但他卻貢獻了文藝;而且在爭寫著戀愛的悲歡、都會的明暗的那時候,能將鄉間的死生、泥土的氣息,移在紙上的,也沒有更多、更勤於這作者的了。」

他給書齋取名「歇腳庵」,未料一歇四十年,成了被遺忘的書法家

台靜農為張大千題「摩耶精舍」匾額

到了1927年8月,台靜農由北大研究所國學門導師劉半農推薦,出任北京中法大學服爾德學院(即文學院)中國文學系講師,從此開始他長達半個世紀的杏壇生涯。此後,他輾轉南北,先後執教輔仁大學、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廈門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中文系,直至抗戰爆發。

他給書齋取名「歇腳庵」,未料一歇四十年,成了被遺忘的書法家

台靜農 梁啟超 信札一通

與當時其他一些新文學作家不同,台靜農不僅較早沉潛於中國古典文學的教學和研究,而且對書法、篆刻和國畫等傳統藝術也都有著極為濃厚的興趣。他十四五歲就研習書法,「初學隸書華山碑及鄧石如,楷行則顏魯公《麻姑仙壇記》及《爭座位》」,苦練不輟。

1928年夏在北京參加「圓台印社」,專心從名家學治印。又大力協助魯迅搜集碑帖,見識日長。更值得一提的是,他1933年春結識溥心畬,1937年七七事變後結識張大千,與這兩位被譽為「南張北畬」的當代大畫家探討畫學,並結為終生好友。

他給書齋取名「歇腳庵」,未料一歇四十年,成了被遺忘的書法家

未名社骨幹。三四十年代攝,左四台靜農

他給書齋取名「歇腳庵」,未料一歇四十年,成了被遺忘的書法家

台靜農書法

抗戰入川,台靜農於1938年秋任職國立編譯館,1942年10月受聘國立女子師範學院國文系教授。在此期間,台靜農除了教學和撰寫文史考證隨筆,在書藝畫藝上也有長足的進步。

他一方面從臨摹王覺斯改學倪元璐,這是受到了沈尹默的影響,因沈氏認為「王書『爛熟傷雅』」,而台靜農在得見張大千所贈倪元璐書雙鉤本及真跡之後,「也翫其格調生新,為之心折」;另一方面開始其書學研究,在《梁啟超學術簡表》中設「任公字學」節,引蔣百里言,評論梁氏書法為「我國楷法線美之極軌」、「字為心畫」、「書道不能磨滅於天地間」。

與此同時,台靜農又潛心臨繪「揚州八怪」之金農、羅聘的墨梅,進而又成為格調新奇、「筆法精絕」的畫梅名家。

他給書齋取名「歇腳庵」,未料一歇四十年,成了被遺忘的書法家

台靜農書法

他給書齋取名「歇腳庵」,未料一歇四十年,成了被遺忘的書法家

左起,莊嚴、張大千、張目寒、台靜農

在台北郊區張目寒寓所。莊嚴攝。

抗戰勝利後,台靜農於1946年10月自上海渡海抵達台北,應聘擔任台灣大學文學院教授。

1948年8月接任台大中文系主任之職,直至1968年7月堅辭卸任,成為台大中文系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系主任,奠定了該系兼容並蓄、自由活潑的開放學風。

1973年6月,台靜農榮休。台靜農生前在台灣出版了《靜農論文集》、《龍坡雜文》和所編《百種詩話類編》等,身後由其門生整理出版了《中國文學史》(上下卷)。

他給書齋取名「歇腳庵」,未料一歇四十年,成了被遺忘的書法家

台靜農書法

在台大教學之餘,特別是在退休以後,台靜農以書法、舊詩、繪事、篆刻自遣,成為台灣首屈一指的大書法家。

他隸、行、草書俱精,隸書的開闊,行書的蒼勁,草書的頓挫,都是一時之絕。他更發展了倪元璐書法,在倪書中帶入漢隸的古拙筆意,以此追求「字外之字」的境界,寄託日益鬱結的家國之思。

他給書齋取名「歇腳庵」,未料一歇四十年,成了被遺忘的書法家

張大千與台靜農

正如張大千所讚揚的:「三百年來,能得倪書神髓者,靜農一人而已。」也正如自認書藝不及台靜農的書法家啟功所高度評價的:「台先生的法書,錯節盤根,玉質金相。」無一不是「以體味古代名家的精神入手的……一點一划,實是表達情感的藝術語言」。

他給書齋取名「歇腳庵」,未料一歇四十年,成了被遺忘的書法家

台靜農(右二)與張大千(左一)、莊嚴(左二)等聚會

他給書齋取名「歇腳庵」,未料一歇四十年,成了被遺忘的書法家

台靜農書法

台靜農不僅以書法大家名世,他的書學研究和畫學研究也都自出機杼,卓有建樹。「他的書學論題包括簡書、帛書、石刻、隸體,此不僅見台先生精於書藝,於書學理論亦多所發明」。

《鄭羲碑與鄭道昭諸刻石》、《智永禪師的書學及其對於後世的影響》、《書道由唐入宋的樞紐人物楊凝式》等文均是台靜農後期的力作,尤其後兩篇洋洋洒洒,考證甚詳,足見他對智永禪師和楊凝式兩人在中國書法史上承前啟後、影響千年的重要地位的推崇。

他給書齋取名「歇腳庵」,未料一歇四十年,成了被遺忘的書法家

台靜農書法

台靜農自己對這幾篇書學長文的主旨有一個頗為恰切的概括:

書法為我國獨有之藝術,漢魏六朝碑銘皆不署寫者名氏,予以為此皆職業書家,雖非士大夫之流,自有其藝術價值,且影響於後世。《鄭羲碑與鄭道昭諸刻石》一文所討論者,即據此觀念。至於隋智永和尚與唐末之楊凝式,並為書學史上承先啟後之人物。智永承山陰一脈,以十年之功,寫真草千字文百本,流傳人間,示範之功,偉矣。楊凝式行草,變古法創新意,為北宋巨子東坡山谷導夫先路。

他給書齋取名「歇腳庵」,未料一歇四十年,成了被遺忘的書法家

啟功在香港跟台靜農通電話

不僅如此,他對同儕或後學書藝的評騭也是慧眼獨具,如在分析台灣書法家董陽孜女史的書法作品「將『書』與『畫』融合一起」時,他認為:

書法是藝術的一種,不孤立於其他藝術,尤其與繪畫有血緣。昔人說書畫同源,甚有道理,但一般人觀念,以為繪畫取資於書法,以畫的表現有賴於線條故,卻沒聽說書法也應取資於繪畫。其實書之點畫,即畫之筆墨,書之縱筆揮灑,與作畫之運奇布巧,兩者並無二致。

他給書齋取名「歇腳庵」,未料一歇四十年,成了被遺忘的書法家

台靜農書法

他給書齋取名「歇腳庵」,未料一歇四十年,成了被遺忘的書法家

伏案作書的台靜農先生

這個觀點在當時來講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至今也仍未過時。台靜農晚年與好友王靜芝一起對學生主張「書法是立體的」,強調「書法就寫在紙上來說,當然是平面的,但就書法的形貌來看,卻有立體感。

他給書齋取名「歇腳庵」,未料一歇四十年,成了被遺忘的書法家

台靜農書法

多行並列,顧盼之間,輕重濃淡、參差錯落,就成了一個整體的,多姿多態、有立體感的畫面」,正可與對董陽孜的品評互為補充,互相發明。

他給書齋取名「歇腳庵」,未料一歇四十年,成了被遺忘的書法家

台靜農書法

在畫學研究方面,台靜農對南唐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和宋人畫《南唐耿先生煉雪圖》的討論也都別開生面。

他稱《夜宴圖》為「連環畫」,批評《煉雪圖》在畫藝上「似乎並不高明」;他結合當時詩詞、宗教、宮闈和社會習俗等角度來闡釋兩圖所繪人物「其人其事及其有關的事」,在在顯示了他獨到的眼光和探索圖史互證的學術追求。

他給書齋取名「歇腳庵」,未料一歇四十年,成了被遺忘的書法家

台靜農書法

當然,還必須提到的是,台靜農討論張大千畫藝和溥心畬畫藝的一系列文字,無論長短,都是研究這兩位畫家不可或缺的重要歷史文獻。他認為張大千的畫「手辟鴻蒙,以與造物者游。

他給書齋取名「歇腳庵」,未料一歇四十年,成了被遺忘的書法家

台靜農書法「補過齋」

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諔詭瑰異,變化無方」,認為溥心畬的畫「高才健筆,瀟洒天真,以詩人之襟懷,發山川之靈秀」,均為真知灼見之言。而且,台靜農不但對溥張的畫藝多所發揮,對與兩人的書畫遊藝之交也是追憶甚詳,不但感人至深,也頗具史料價值。

(本文為作者為《台靜農藝術隨筆》所作序言,標題為編者所改)

他給書齋取名「歇腳庵」,未料一歇四十年,成了被遺忘的書法家

公眾號又雙叕改版了,為了不錯過精彩內容,建議您按照圖片提示,將「書法屋」設為星標(安卓用戶「置頂」)

他給書齋取名「歇腳庵」,未料一歇四十年,成了被遺忘的書法家

他給書齋取名「歇腳庵」,未料一歇四十年,成了被遺忘的書法家

—版權聲明—

文章來自網路,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為傳播而發,若侵權請聯繫後台刪除

文中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他給書齋取名「歇腳庵」,未料一歇四十年,成了被遺忘的書法家

主編丨汪玉琪

總監丨馮錯

編輯丨祁朦 周麗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屋 的精彩文章:

完整掌握沒骨荷花的創作技法,聽他的就對了
蔡瀾、馬識途、莫言相繼辦書法展,為什麼文化名人對書法展如此熱衷

TAG:書法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