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教育發展戰略地位再認識

教育發展戰略地位再認識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國教育大會重要講話精神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教育是「黨之大計」。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教育事業戰略地位作出的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的新表述,既與長期以來黨和國家有關教育的基本認識一脈相承,又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堅守與實現黨的初心和使命,深化和豐富了黨和國家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的規律性認識和戰略部署。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決定著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

教育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教育作為一種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傳承文明和知識,以文化人,延續民族命脈。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201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北京師範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業」,強調教育是「重要基石」及其「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決定性意義」。在全國教育大會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更是具體強調了教育對「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的重要意義,凸顯了教育在民族振興、社會進步中的基礎性、動力性和決定性作用,明確提出「堅持把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教育的重要使命」,將教育地位和作用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民族興亡,國運興衰,繫於教育。放眼世界,中華文明是唯一沒有中斷而延續至今的文明,緣於中華文明在人類各大文明形態中以重視教育而獨樹一幟。孟子曰,「修庠序學校之教」,意思是古人興辦學校。錢穆認為,「中國民族綿延五千載,日以擴大繁昌,亦賴於此。」中華民族在歷史上長期引領世界文明前行,16世紀以前影響人類生活的重大科技發明約有300項,其中中國人的發明佔175項,中國古代四大發明造福全世界。近代以來,中國面臨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陷入空前危機,在飽受封建奴役的同時又遭遇外強欺凌,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困境。中華民族落伍了,政治上緣於封建統治者因循守舊、故步自封,文化上則緣於舊學教育僵化,科舉八股抑制了人的創造能力,整個民族創造力出現衰微。同生產實際和創新實踐相結合的現代教育發展緩慢,影響了國家科技發展和民族整體創造力的提升,阻滯了中華文明的現代轉型。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首先是文化復興,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唯有經濟崛起與文化復興雙輪驅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雙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獨特的貢獻,中華民族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才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標誌。

培育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匯聚起民族團結奮進的磅礴力量,點亮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火炬,教育重任在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3月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所指出的:「讓教育為文明傳承和創造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持續接力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對教育的期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對科學知識和卓越人才的渴求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人才興則民族興,教育強則國家強,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教育的重要使命。

教育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關係著黨長期執政興國的大局

尊賢重才,尊師重教,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是歷代治國經驗的科學總結。「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以孔孟之道為代表的儒家文化,更是將發展教育提升到施教化、行德政的高度。

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教育,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強調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先導性、全局性和基礎性作用,對教育功能的認識和定位歷經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視野的全面提升,從黨的十二大報告中把教育作為「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把教育作為「文化建設的基礎工程」、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到把教育納入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範疇,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教育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明確教育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更加凸顯了發展教育在黨執政興國大局中的重要性。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最高宗旨,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我們要時刻不忘初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非常廣泛,教育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並且,教育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主要途徑,是創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徑。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把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擺在民生保障和社會建設的首位,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使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分、更有保障、更可持續。辦好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生連著民心,民心牽繫國運。

治國者德政,必重器教育。傳統的儒家文化強調,治理國家重要的是道德的引導,而不在於刑罰的嚴酷。而現代國家治理是法治與德治的有機統一,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才能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正如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12月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體學習時所指出的,國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協同發力。教育引導作為基礎性工作,在提高全體人民道德素質,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培育人們的法律信仰、法治觀念、規則意識,營造全社會講法治、守法治的文化環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是國家的管理者,提高公民更好地參與和管理國家的素質與能力,必須通過法治教育和德治教育來實現。發展教育是促進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目標實現的必要途徑,事關社會和諧穩定,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須堅定不移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經濟發展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而實現高質量發展已經不可能像以往那樣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增加,必須轉到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上來。作為一個大國,自主創新才能撐起民族的脊樑,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而人才的培養,根本靠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創新,加快形成一支規模宏大、富有創新精神、敢於承擔風險的創新型人才隊伍,將在承擔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教育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務,確保黨的事業發展後繼有人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我們黨歷來重視培養人的問題,教育不僅關係到中華民族和國家的未來,也關係到黨的事業發展後繼有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把「培養什麼人」作為教育的首要問題,指出:「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根本任務。

成就大業,首在育人。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有建樹的政黨,能夠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關鍵在於能夠適應時代發展和形勢任務要求,與時俱進地教育人、培養人、塑造人,形成了一代又一代契合時代、滿足事業發展需要的人才隊伍。我們黨在改造舊社會、建設新社會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把培養一代新人作為重要任務。根據不同時代的歷史背景和社會主要矛盾提出歷史使命,根據不同性質和特點的歷史使命提出培養什麼人的總目標總要求。

如在革命戰爭年代,主要任務是培養革命的先鋒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我們黨提出培養又紅又專的社會主義的建設者。1957年毛澤東同志提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過程中,我們黨提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為現代化建設和黨的事業發展造就了一批重要生力軍,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航船順利起航。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人是決定性因素,這一生命主體只有在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等方面符合新時代要求,才能肩負起民族復興的大任。2018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為重要職責。在全國教育大會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明確了「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時代內涵和具體措施,就是要「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在增長知識見識上下功夫」「在培養奮鬥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

教育決定著人類的今天,也決定著人類的未來,重視教育就是重視未來,重視教育才能贏得未來。按照黨的十九大的戰略安排,在本世紀中葉要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今天的學生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只有培養出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才能不斷增強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讓黨的事業後繼有人、興旺發達,順利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

重視教育、發展教育是我們黨的一貫傳統。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教育是「黨之大計」,立論高遠、視野宏闊、思想深邃,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新定位,體現了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發展規律、黨的執政規律的深刻認識,是黨的理論和黨的教育思想的新發展。優先發展教育是黨和國家的堅定意志,是黨對人民和社會的鄭重承諾,是黨和國家提出並長期堅持的一項重大方針,作為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先手棋,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基本路徑。

《中國教育報》2018年10月18日第7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23個發人深省的教育故事,最精華的教育妙招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