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7億融資也無法燃燒起老羅的夢想

17億融資也無法燃燒起老羅的夢想

鎚子科技,定位於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上獨闢蹊徑的「情懷」品牌,在羅永浩的影響下,也擁有不少擁躉者,但始終囿於依靠羅永浩個人影響力營銷,沒能突破小眾品牌的定位。

成立6年以來,用戶群體仍然局限,銷售渠道難以鋪開,與上游供應鏈之間話語權弱。這都是鎚子科技所要面對的現實,在現階段頭部市場效應逐漸顯現的情況下,其生存空間越來越窄。

多年來,超過17億元的融資,並沒燒起羅永浩期望的夢想,那麼未來鎚子科技又將何去何從呢?

8輪融資超17億元

縱觀鎚子科技手機產品發展歷程,共經歷8次融資。2012年5月15日成立,初期天使投資時公司估值5000萬,2013年5月第一輪正式融資結束時,資本市場估值4.7億元。

2013年12月30日,羅永浩在微博上進一步撰寫了2000字長微博告訴人們「鎚子科技才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索尼或蘋果」的觀點。

在手機正式發出之前,鎚子科技還在2014年4月,獲得來自金石投資、海通創意資本、紫輝創投和和君資本的2億元B輪融資。

2014年5月20日鎚子科技發布第一款手機,而直到2017年5月SmartisanT1、T2和堅果系列的銷量約200萬台。

羅永浩試圖為中國手機市場帶來點不一樣的波瀾,但在2015年到2016年,鎚子科技始終遊走在被收購的邊際。鎚子科技從早期主打高價產品轉向主要推出性價比優勢堅果系列,似乎驗證了羅永浩對市場判斷的錯誤。

資料顯示,鎚子科技2015年虧損4.62億元,2016年虧損4.27 億元,鎚子科技多次傳聞倒閉、被收購。

2015年,鎚子科技還在為生計奔波,當年6月,鎚子科技獲得來自金石投資、久亦投資、抱團科技、迅游網路和合鯨資本的億元級別C輪融資。7月份,羅永浩與蘇寧董事長張近東坐在了一起,蘇寧雲商出資5000萬元認購鎚子科技1.89%股權。後來,鎚子科技還傳聞被阿里巴巴投資,但最後告吹。

後來,羅永浩在募資成功後的演講上提到,2016年鎚子又經歷過兩次發不出工資的窘境,公司管理層甚至做過破產清算的培訓,估算清庫存甩貨可以給員工補上工資。

2017年,這是鎚子起死回生的一年,重獲生機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來自京東的渠道扶持,2017年京東加大了對中小手機品牌的扶持對抗阿里巴巴平台,缺少渠道支撐鎚子獲得重要流量支撐,還可以通過京東獲得融資服務。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無疑是成都國資企業的投資紓困。2017年8月13日,鎚子獲得了一筆10億元融資,其中6億來自成都市屬國企東方廣益。如果僅從公開信息來看,鎚子科技通過8輪融資累計獲得資金超過17億元。

小而美難獲話語權

在獲得成都國資注入後,鎚子科技得到喘息機會,新品規劃及發布繼續提上日程。

羅永浩在2017年8月初的演講上提到:「沒意外的話,從秋天開始,我們手裡會有大約19個億的運作現金。這意味著我們從明年開始會像一個正規的手機廠商一樣,以高、中、低3個段位,每年推出5~6款產品。」

需要指出的是,不僅手機行業需要重金投入,其他智能硬體同樣需要大手筆投入資金。

2018年5月,羅永浩在北京鳥巢舉辦了一場規模盛大的發布會,推出了一款搭載AI功能的筆記本電腦「堅果TNT工作站」,羅永浩稱之為「定義下一個十年」的產品,去年11月還推出空氣凈化器,兩款產品並沒有成為想像中的「爆款」。

諾為諮詢分析師李睿分析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今年手機市場整體環境下行,頭部品牌華為、小米、OPPO、vivo依靠優勢,加大了對市場的蠶食。然而,包括金立、鎚子、一加等小而美的企業,生存環境變差。

李睿表示,在中國市場,前五大主流手機品牌佔據市場近八成市場份額,無論是品牌知名度還是用戶忠誠度,鎚子手機都略顯薄弱。而鎚子的主打創新點,對拉動主流市場消費並沒有起到作用,銷售量較少難以在上游供應鏈獲得話語權。

根據旭日大數據披露,2018年第一季度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的前25名排行榜,鎚子科技排在了第20名,出貨量則為57萬。而華為、傳音和小米,相對應的出貨量分別是3638萬,2538萬,2336萬。

投入轉向軟體創新

儘管手機始終未有太大起色,羅永浩卻還是知名的「帶貨王」, 今年8月20日,在堅果Pro 2S發布會上,鎚子科技投資的全新社交軟體子彈簡訊上線。

這款新晉App上線後不久一路領跑各大App下載榜單。8月24日凌晨,子彈簡訊攀居App Store的免費總榜第一名。隨後,在8月28日,鎚子科技CEO羅永浩在微博上透露,已經確認子彈簡訊上線短短七天,快如科技已完成第一輪1.5億融資,預計估值6億。

但好景不長,本來被羅永浩寄予厚望的子彈簡訊在經歷短暫榮光後就陷入了增長瓶頸,甚至一度被下架。

酷傳數據顯示,子彈簡訊從9月份開始下載量就明顯回落,10月以來更加慘淡。10月14日,子彈簡訊下載量為5404,較8月份的高點166萬縮水明顯。

羅永浩多次表示,子彈簡訊並不是鎚子科技內部項目,僅有投資關係。但據媒體援引一位接觸過子彈簡訊項目的投資人稱,子彈簡訊是鎚子內部團隊做的,目前就是為了儘快拿到融資,來彌補鎚子的缺口。

子彈簡訊也是鎚子科技在軟體創新方面努力的代表。「事實上,從子彈簡訊等應用的推出和鎚子手機產品策略可以看出一些變化,羅永浩逐漸退出在供應鏈資源弱勢的硬體方面和其他手機品牌競爭,而轉向消耗成本更低的軟體創新,這是務實的做法,也可能滑向更缺少市場競爭力。」李睿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分析。

在2014年,羅永浩提出要為鎚子科技去除個人化色彩,但事實證明這個轉型並沒有邁出去,來自華為的CTO吳德周、CEO彭錦洲兩位高管都沒有分擔羅永浩在鎚子的角色。與之相伴,鎚子始終沒有走出小眾化的定位。

現在,羅永浩在演講中不再經常脫口說出像「未來收購走向滑落的蘋果」這樣的論調,在理想和現實之間,鎚子科技還需要找到了一個合理的容身空間,但是在一次次試錯之後,這樣的機會可能不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黑馬 的精彩文章:

26家上市銀行零售轉型報告
「to B」的金礦還是BAT的?

TAG:i黑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