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照片:1900年的義和團,一群骨瘦如柴的農民

老照片:1900年的義和團,一群骨瘦如柴的農民

原標題:老照片:1900年的義和團,一群骨瘦如柴的農民



義和團,本是山東地區民間崇尚習武的一些小團體,成員多數以貧苦農民為主。圖為義和團照片


「刀槍不入」、「扶清滅洋」,都是義和團宣傳的口號,而也是因為這一點,被慈禧看中,成為了反擊八國聯軍的急先鋒。圖為英國軍官寶利夏鏡頭下的義和團民眾,骨瘦如柴更似非洲難民。



刀槍不入不過民間把戲。清朝《榆關紀事》中就有拳民當眾表演「刀槍不入」的記載。圖為一名義和團拳民被英軍抓捕。


《榆關紀事》中寫道:「數名拳民坦腹立於百步之外,任火槍射擊,子彈不進身體半厘,竟亦能如數接在手裡示眾,眾人皆稱奇,奔壇求教者如歸市。」圖為義和團民眾被英軍牽著遊街示眾。



這種表演,不過是開槍者用「香面為丸,滾以鐵沙」充作槍子,開槍時,面丸化為青煙,而被打的人手中先藏有鐵丸彈子,槍響後用快捷的手法,佯作接住射來的槍彈。圖為被抓捕的義和團民眾


晚清封建愚昧,在不斷的洗腦下,無數拳民嘴裡念叨著刀槍不入拿著長矛大刀,向手拿槍炮的洋人開了戰,結果可想而知。圖為一名義和團拳民即將被處死,周圍全是圍觀百姓。



義和團雖然人數眾多,但以血肉之軀阻擋不了洋人。慈禧見狀,便求和洋人,開始鎮壓義和團。圖為義和團拳民即將被處死,周圍全是圍觀百姓。


最終,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下,義和團運動徹底失敗。圖為英國人鏡頭下的義和團俘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典回眸 的精彩文章:

戴笠飛機失事後,他的子女結局如何?唯一的兒子被槍斃,孫子留美
康乾盛世的國庫,為何在乾隆去世後,出現虧空?

TAG:經典回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