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國這門工藝,宋高宗都因太奢侈而下令禁做,如今絕世珍品卻在日本

中國這門工藝,宋高宗都因太奢侈而下令禁做,如今絕世珍品卻在日本

關注匠心之城,遇見詩意生活

今天匠匠要說件大大滴事哦,

微信又?叒叕改版啦,

不少粉絲反映時常找不到匠心之城,

為了讓大家能第一時間瀏覽到匠心美文,

請大家不要客氣地置頂吧。

這樣就能每天準時相約啦

說到皇室用品,

總能讓人想起那些眼花繚亂,

金光燦燦,工藝繁複的作品。

大部分人都知道點翠,

將翠鳥羽毛鑲嵌在底座,

製成各種首飾的工藝。

圖片來源:如懿傳微博

有一種極類似的工藝,

出現於西周,繁榮於大唐,

成熟於明代,沒落於清朝。

因而清宮劇中出現極少,

甚至很多人聞所未聞,

這項手藝便是——螺鈿工藝。

圖片來源:日本正倉院官網

中國各大博物館裡現有的螺鈿藏品,

大多有些許損毀、掉色。

因嵌螺鈿傢具極易受時間、氣候、溫度影響,

而開膠掉漆、嵌件脫落,

能夠完整保留下來的寥寥無幾。

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官網

有一件絕世珍寶將這門手藝發揮到極致:

螺鈿紫檀五弦琵琶。

稍微了解古樂器的人,

單聽名字就知道珍貴。

中國傳世琵琶皆為四弦,

五弦稱得上傳說中的神器。

白居易便寫過:

五弦彈、五弦彈,聽者傾耳心寥寥,

趙壁知君入骨愛,五弦一一為君調。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這是傳世唯一的五弦琵琶,

唐代的螺鈿鑲嵌技巧,

在上面發揮到了極致。

琵琶身用紫檀木製成,

通身施有螺鈿花紋。

這五弦琵琶你想親眼看看嗎?

不好意思看不到,

它保存在日本的正倉院。

你飛去日本看?

可能也看不到,

它被列為正倉院頭號名品封存。

圖片來源:日本正倉院官網

這是唐玄宗送給日本聖武天皇,

聖武天皇修了東大寺,

正倉院是東大寺的倉庫。

當初六次東渡的鑒真高僧,

就是在東大寺設壇授戒,

很多當唐朝傳去的寶物都被珍藏於此,

比如華麗的螺鈿玳瑁八角盒


圖片來源:日本正倉院官網

還有螺鈿紫檀阮咸,

同樣在日本正倉院。

上面的鳥,

羽毛細緻到根根可數。

然而這些我們只能看到圖片。

圖片來源:日本正倉院官網

所謂螺鈿就是指

將各種貝殼上色彩光澤最佳的部位,

分層、剝離、磨製,

按照顏色分門別類,

然後在構圖時根據需要取用,

拼接成各種紋樣,

鑲嵌於漆器上作為裝飾。

《髹飾錄》記載:

百般文圖,點、扶、鉤、條,

總以精細密緻如畫為妙。

圖片來源:青島市博物館官網

螺鈿以木為胎,

在木胎上漆灰,再膠粘麻布,

在麻布上再漆灰,

然後通體上黑漆,

再鑲嵌螺鈿。

因此螺鈿漆器大多以黑漆為主。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螺鈿前期都是用厚螺鈿,

用材偏厚,色彩單一;

後期發展出薄螺鈿,

大多用夜光螺、鮑魚貝為原材料,

薄軟而有彈性,厚度不超過1毫米

貝殼本身光澤有強有弱,

加上與生俱來的細密又多變的紋理,

伴隨著視線和光照的變化,

整體色澤也會隨之改變。

圖片來源:青島市博物館官網

瑰麗閃爍的螺片,

配上如夜的黑漆,

就像布滿繁星的夜空。

故宮一件藏品:

黑漆嵌螺鈿花蝶紋架子床,

雍容華貴、富麗堂皇。

名副其實的躺著看星辰大海。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宋代螺鈿漆器,

多在黑漆底上鑲嵌白色螺鈿,

有的還在鈿片周圍嵌加金銀絲,

使螺鈿嵌結牢固的同時,

變得更多姿多彩。

圖片來源:日本正倉院官網

螺鈿工藝融鑲嵌、雕刻、繪畫於一體,

藝術價值極高。

而螺鈿選自江河湖海中的

老蚌、車磲、鮑魚殼等各種貝類,

製作成本之高讓人乍舌。

圖片來源:日本正倉院官網

螺鈿漆器的繁瑣工藝和巨額成本,

讓身為皇帝的宋高宗都嫌過於奢侈,

一度下令禁用。

據《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中記載:

徐康國進台州螺鈿椅桌,

陛下即命焚之。

上指御座曰:

如一椅子,只黑漆便可用,何必螺鈿。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元代工藝更加成熟,

在元大都遺址中發現的,

廣寒宮圖薄螺鈿黑漆盤殘片。

上面的樓閣樹木,

運用分裁殼色,

隨彩而施綴的技法,

螺片只有0.5毫米厚。

圖片來源:CCTV-4 《國寶檔案》

明代薄螺鈿漆器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加上金箔、銀箔等,

使得薄螺鈿更加璀璨絢麗。

黑漆嵌螺鈿雲龍紋大案,

是明代萬曆年間的作品。

通體髹黑漆嵌螺鈿雲龍紋。

案面嵌5條飛龍,蜿蜒雲中,

其餘部位飾龍戲火球紋。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到了清朝,

螺鈿多用於點綴裝飾,如鐘錶,

很少再大規模做傢具。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如今我們博物館保存的,

大多都是宋元時期的螺鈿漆器。

青島的鎮館之寶是元代的螺鈿漆器,

刻畫的是王羲之在蘭亭的集會場景。

近看連房頂瓦片都片片可數。

圖片來源:青島市博物館官網

雖然我們的也很漂亮,

但是看著正倉院的琵琶,

還是覺得美如天物。

更讓人感慨的是,

從唐朝至今,

在日本的保護下,

器具仍然美麗如新,沒有損壞。

反觀我們明清的文物,

才幾百年就變得失光掉色。

一個國家對文化的敬重和自信,

從對待文物態度中,

真的可以看出很多。

- END -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作者:陳浩,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轉載須知

無授權圖片的童鞋會被舉報的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匠心之城 的精彩文章:

99%的人都沒吃過的長白山鮮人蔘,營養是幹人參3倍,元氣滿滿補起來
一日一言 l 為了你,我願意熱愛全世界

TAG:匠心之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