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教育本身是為了孩子好,但是要切記,別讓「超前教育」毀了孩子

教育本身是為了孩子好,但是要切記,別讓「超前教育」毀了孩子

文 | 齊麗娟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嚴禁非法轉載

隨著大家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孩子們的教育問題也成了各位家長操心的重點問題。很多家長為了所謂的「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讓孩子提前接受教育。

於是就出現了越多越來越多的孩子在學英語、數學、畫畫、跳舞的路上奔波……

有一次我去看跨年音樂會,旁邊的座位坐著一位大概七八歲的小姑娘,在音樂會的間隙,我們就聊了起來,從學習,然後一直扯到了興趣愛好,最後又說到他的父母幫她報各種補習班,可這些補習班中竟沒有她的興趣愛好。我很納悶,問她,你有將自己的興趣愛好跟父母提起過嗎?小姑娘就回答了我一句,說過,但是父母不同意。

……

近日專家指出超前教育具有非常大危害,而且潛伏期很久,一時半會還看不出來,往往要等到孩子上小學之後才會爆發。

曾經有一份雜誌說過,讓這麼小的孩子掉到這麼枯燥的學習當中去,他們很容易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在這個階段,學習知識並不是第一要務。如果強迫孩子死記硬背一些他們目前還理解不了的東西,就嚴重違背了孩子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

客觀上說,孩子缺乏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學習技能,就算是被父母老師強制摁到桌子面前,學習效果也不會很好,反倒是容易讓他們失去一個美好的童年。

如果父母非得讓孩子學些什麼呢,我可以給各位一些意見。

1、良好的習慣

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人的一生都是非常重要,曾經有教育家說過,在幼兒園就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

在德國,一個六歲的孩子,生活能力就已經很強了,而在我們國家,即使有的孩子已經上了中學,但還是不會管理自己的時間,不知道整理自己的衣物,只有在父母的呵護下,才能正常的生活,極度缺乏獨立生存的能力。

3、激發孩子的求知慾

知識的學習應該是來自於內心的一種渴望,而不是來自於父母老師的逼迫。從小培養孩子的求知慾才是父母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孩子在上小學之間唯一的需要做的,就是幸福快樂的成長。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就讓他自己做,凡是孩子自己想做的,就讓他做,孩子探索出來的世界才是真正屬於他的世界。

我是齊麗娟,一名高級育嬰師,在嬰幼兒教育領域從業17年,幼兒園園長,同時我也是3個孩子的媽媽,如果遇到關於育兒問題可以留言告訴我,希望我的一些育兒經驗可以幫到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王育兒 的精彩文章:

對照這個兒童身高預測公式看看你家孩子長大後會多高?及時補救
受精卵著床是什麼感覺?如果備孕有這些反應,那麼恭喜你懷孕了!

TAG:老王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