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國向周朝要九鼎,周朝表示把九鼎送給齊國,為何齊國不敢要

秦國向周朝要九鼎,周朝表示把九鼎送給齊國,為何齊國不敢要

這件事情,記載在戰國策開篇《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之中。

戰國時期,群雄逐鹿,周朝雖然小而且弱,但它卻有一個各個諸侯都想得到的東西,那就是九鼎。據傳,九鼎為大禹所鑄,象徵統御九州,為傳國重器。

(九鼎,現代復原圖)

此時已經實力強勁的秦朝,自然不會讓這方九鼎旁落它國。率先發動了戰事,直逼周境,向周天子「索要」九鼎。

憂心忡忡的周天子生無可戀。這時候,顏率卻告訴天子,不必驚慌,他馬上去找齊國借兵營救。

要知道,當時的周王室已經衰弱不堪,早已沒有號召力,誰願意去救他呢?可能連周天子都不相信能成功,可顏率卻成功了。

顏率隻身來到齊國,面見齊王,只說了如下幾句話:

第一句話的大意思是,秦王暴虐無道,興強暴之師,兵臨城下威脅周天子,還索要九鼎。第二句話大意是,與其把九鼎送給暴秦,實在不如送給貴國。第三句話大意是,挽救面臨危亡的國家,收穫的是將是美好的名聲;得到九鼎這樣的重器,將給齊國帶來不可估量的好處。第四句話大意是,希望齊王前來取鼎。

(秦國軍隊)

顏率推心置腹地說完,齊王不僅心動了,還火速行動了。發兵五萬,任命陳臣思為統帥,前往援救周王室。

看到強大的齊國出兵,本來就理虧心虛的秦國,也就退兵了。假如不是齊國出手幫忙,周朝也許丟的不僅僅一個九鼎,而是一個國家了。

故事到這裡,可謂精彩,而後面的情節就是傳奇了。

齊王發了兵,退了敵,救了周,現在要收穫果實了。

於是齊王向周天子索要九鼎。天子又憂心忡忡起來。

顏率是個負責任的人,辦事就要辦到底。對天子說,不必憂愁,我去齊國。

來到齊國,顏率又說了幾句話,大意是,齊王乃周朝的恩人,周朝願意雙手獻鼎。可周朝沒有實力送鼎,齊國只能自取。同時熱心地幫助齊王分析,不管齊國選擇梁國之道,還是楚國之路,九鼎不僅會丟,還會跟借道之國有大動干戈的危險。這樣勞民傷感情,只為了一個破鼎,實在不划算。

(顏率)

結果就是,齊王在權衡利弊後,不得不放棄了索鼎。

雖然顏率整個遊說的過程遠比我們描述的要緊張和激烈,但顏率嫻熟地利用的「我求你,是為了幫你;我不給你,也是為了幫你」的理念,左右縱橫,實在傳奇。

(參考資料:戰國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歷史真相 的精彩文章:

薩達姆為何要殺自己信任的兩個女婿,殺婿後,女兒有什麼反應
呂公嫁女給劉邦,說他會相面的話不靠譜,其實他是想尋找這東西

TAG:張生全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