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七段千古名篇小古文:田園、修身、教子,寥寥數筆道盡浮生

七段千古名篇小古文:田園、修身、教子,寥寥數筆道盡浮生

劉禹錫 · 陋室銘

七段千古名篇小古文:田園、修身、教子,寥寥數筆道盡浮生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個高潔之人,靈魂有香氣,居室亦有香氣!


諸葛亮 · 誡子書

七段千古名篇小古文:田園、修身、教子,寥寥數筆道盡浮生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有所求,有所為,有所忠,方不枉此生!


周敦頤 · 愛蓮說

七段千古名篇小古文:田園、修身、教子,寥寥數筆道盡浮生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晉陶淵明獨愛菊。

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蓮,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莽莽紅塵,出淤泥而不染者,幾人?


陸遊 · 陸遊書巢

七段千古名篇小古文:田園、修身、教子,寥寥數筆道盡浮生


吾室之內,或棲於櫝,或陳於前,或枕籍於床,俯仰四顧無非書者。吾飲食起居,疾病呻吟,悲憂憤嘆,未嘗不與書俱。賓客不至,妻子不覿,而風雨雷雹之變有不知也。

間有意欲起,而亂書圍之,如積槁枝,或至不得行,則輒自笑曰:此非吾所謂巢者邪!乃引客就觀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與書為伴,一生足矣!


蘇軾 · 書舟中作字

七段千古名篇小古文:田園、修身、教子,寥寥數筆道盡浮生


將至曲江,船上灘欹側,撐者百指,篙聲石聲犖然。回顧皆濤瀨,士無人色,而吾作字不少衰,何也?

吾更變亦多矣,置筆而起,終不能一事,孰與且作字乎。

每一個泰然自若的人,都有顆飽經滄桑的心。


歐陽修 · 誨學說

七段千古名篇小古文:田園、修身、教子,寥寥數筆道盡浮生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

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為玉也。

人之性,因物則遷,

不學,則舍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

玉不琢還是玉,

人不知上進,修養和學識便會有所缺失。


張岱 · 湖心亭看雪

七段千古名篇小古文:田園、修身、教子,寥寥數筆道盡浮生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

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

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

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

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

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

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人不痴不成事。

冷寂湖山尋清絕雪景,非痴人不能為!

圖文均來自網路 涉及版權 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