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十八路諸侯67:獨善其身的徐州牧陶謙

十八路諸侯67:獨善其身的徐州牧陶謙

說完了一代名將孫堅的陣亡,我們回頭看一下191年末,東漢的整體形勢。先看東漢的中央政權,被董卓挾持遷都到長安,一切都正常,除了對地方政權的控制。偶爾還能發幾道任命,可真正將東漢中央政權放在眼中的,只剩下了董卓軍隊控制的長安周邊地區。

東北關東諸侯們,現在分成了兩代派系,分別以袁家兄弟袁紹、袁術為首。袁紹和劉表一邊,而另一邊是袁術和公孫瓚。基本的形勢是公孫瓚佔據著幽州、青州北部,幽州除了有公孫瓚還有幽州牧劉虞,名義上劉虞才是幽州的主人,這時候兩個人還沒完全鬧掰,不過早已心存芥蒂。袁紹佔據了冀州、青州南部,以及司隸北部等。袁術盤踞在人口眾多、富饒的屬於荊州的南陽,並佔據著豫州的大部分地區,同時盤算這拿下揚州。劉表佔據了除了南陽郡的荊州。

圖1、191年東漢割據形勢圖

此時,建立魏蜀吳三國的三家勢力都依附在這四個人之下。曹操依附在袁紹之下,現在是東郡太守。劉備依附在公孫瓚之下,現在是平原相。而剛剛戰死的孫堅,他豫州刺史的職位被侄子孫賁代領,兒子孫策還在江都。

不過除了這三派力量之外,東漢版圖內還有好幾個相對獨立的割據勢力。我們接下來稍微花一些篇幅做個介紹,介紹一下。首先我們介紹在關東,暫時還沒攪和到袁家兄弟紛爭的徐州,以及此時的徐州牧陶謙。

圖2、袁紹、袁術兄弟

先不介紹陶謙,我們先看一下東漢十三州里徐州的位置。當時徐州刺史部可不只是現在的徐州,而是包括了山東南部、江蘇北部等地一直當現在的揚州、當初的廣陵的廣大地區。有趣的一點是,今天的揚州並不在當初的揚州刺史部,而是在徐州。徐州刺史部當時的治所應該在下邳,一直到曹操時代才遷移到彭城(即今天的徐州)。

從地圖上看,徐州離袁家兄弟袁紹、袁術的地盤都很近,沒牽扯進來,可見當時徐州的主政管徐州刺史陶謙還是相當淡定的。不過用不了多久,他也不得不捲入到戰團之中。

圖3、陶謙賬下(《三讓徐州》)

陶謙作為是東漢末年割據諸侯里非常重要的一位,《後漢書》、《三國志》中都有獨立的傳記。陶謙是丹陽郡(今安徽宣城)人。陶謙的父親曾經當過餘姚縣的縣長。可以看到陶謙出身在一般的官員家庭,父親能做到縣令,也算是地方的望族了,比不上袁紹、曹操這樣的顯族,也算是出身中上等家族。

陶謙年輕的時候非常好學,是當地有名的儒生。但同時也以放蕩不羈聞名於縣裡。十四歲的時候,依然不務正業,好熱鬧,仍然「綴帛為幡,乘竹馬而戲」,鄉間的小屁孩都跟在他後面嬉鬧玩耍。

圖4、今天的揚州在東漢的徐州而不是揚州

當時是蒼梧郡太守的甘公,和他一個縣的,出門的時候看到陶謙,就認定他容貌不凡,以至於大聲驚嘆。然後甘公就停下車找陶謙聊天,發現這個小伙還真行,大悅,然後就把自己的女兒許配陶謙為妻。甘公的老婆聽說了,大怒,和甘公發脾氣書:「我聽說陶家的那個孩子遊戲無度,怎麼能將女兒嫁給他呢?」可是甘公卻說:「我看他有奇表,之後必能成就大業。」在甘公的堅持下,還是把女兒嫁給了陶謙為妻。關於相面術,現在肯定很多人不信了,可是在古代這是一門學問。而且屢屢被記載在史書上,不知道是個概率問題,還真是相面術管用。

這個甘公果然沒看錯。陶謙先是在自己所在的州郡任職,表現不錯,不久後被舉為茂才。東漢的茂才,就是秀才,因避諱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名字而改為茂才,指的是「才能秀異之士」,比明清時候的秀才要金貴太多了。可見陶謙確實是有一番本領的,舉茂才比東漢常規的舉孝廉,難度要大不少,通過舉茂才出身的人數量上也比舉孝廉的少很多,來源主要是在任官員。

圖5、陶謙

被舉為茂才之後不久,陶謙就被任命為了盧縣(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西部和德州市齊河縣西南部一帶)的縣令,之後又升遷為幽州刺史。簡單插一句,從陶謙的升遷經歷看,就是在漢靈帝前期,縣令就可直接升遷刺史,可見刺史雖然管的地方大,可並不是多高的職位,最重要的是俸祿比縣令還低。之後陶謙又被任命為議郎。正好趕上西北羌亂,皇甫嵩被任命為車騎將軍前去平定。皇甫嵩上表徵集武將,陶謙應徵,被拜為揚武都尉。

圖6、陶謙的伯樂皇甫嵩

不過不巧,皇甫嵩到西北沒多久,就因為得罪宦官被免職。陶謙的上司換成了張溫。張溫這個政治官僚,一個精通政治運作的高手,我們之前在介紹董卓、孫堅的時候都介紹過。對陶謙這個皇甫嵩的舊將,很是不錯,拜為參軍事,接遇甚厚。可是陶謙卻看不上張溫,「輕其行事,心懷不服」。可見不服張溫的,不只是董卓。

在一次回軍時同僚們聚會的宴會上,張溫給陶謙敬酒,可陶謙卻當眾侮辱張溫。張溫很是憤怒,將陶謙安置到邊地去。陶謙已經上路,可有人在張溫面前為陶謙說好話:「主公你看重陶謙是因為他的才略,他只不過酒醉冒犯與你。可你現在把他弄到不毛之地,之前對他的厚待不白費了嗎?歸附您的各方士人怎麼心安?主公你不如『釋憾除恨,克複初分』,這樣也可以贏得容人的美名呀。」張溫這個老官僚,就是不願意得罪人,而且這樣做還能賺取名聲,那就趕快召陶謙回來把。

圖7、陶謙與劉表(《三讓徐州》)

這個勸和的人還挺上心,又對歸來的陶謙說:「你輕慢辱罵身為三公的張溫,罪過肯定在你自己。如今張溫這樣寬宏大量,你應該降志卑辭來答謝張溫。」陶謙答應說好。然後這個人又對張溫說:「陶謙如今對自己的行為深感自責,並準備痛改前非。主公你應該和答謝天子禮一樣,去公門迎接一下他,以安慰他的心。」張溫確實是好勸,真的就到公門去迎接陶謙了。可這陶謙在回來的門口看到迎接的、已貴為三公的張溫,卻說:「我陶謙謝罪是為了朝廷,豈止是為了你?」張溫一看這樣,回頭對勸和的人說:「陶謙這痴病還沒有根除呀?」張溫不愧是老官僚,即使陶謙這樣也不放在心上,擺酒為陶謙接風,對待陶謙和以前一模一樣。

陶謙就是這樣,有才被各路人賞識,不僅僅是自己老丈人,還包括名將皇甫嵩和太尉張溫。不過卻有一股清高氣,倔脾氣。這是陶謙之前的經歷。可他是怎麼當上徐州刺史的?在徐州刺史任上乾的怎麼樣?

歷史深處和您一起重新打開三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心的愛意 的精彩文章:

結婚三年妻子就去世,他一生不娶,老丈人對他說:我把三女兒嫁你
國民黨兩女兵同時被俘獲,李克農卻放了穿皮鞋的,戰士們都不明白

TAG:樂心的愛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