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2018第三屆巴黎文創會成功舉辦 「多邊」文化盛會碩果累累

2018第三屆巴黎文創會成功舉辦 「多邊」文化盛會碩果累累

巴黎10月18日電(魯佳 蔣瑞琪)由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與歐洲時報文化傳媒集團聯合主辦、歐洲時報旗下中歐活動平台歐時代承辦、外國文化中心聯盟和中法文化藝術交流協會協辦的2018第三屆巴黎文創會10月17日在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舉行。

巴黎文創會從2016年起,已連續舉辦三屆,順應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和「文化走出去」號召,打造中法和中歐之間的文化交流平台。本屆圍繞」一帶一路」文化建設主題,以論壇和展覽的兩種形式舉行。來自中國、日本、印度、匈牙利、瓜德羅普、寮國、斯洛伐克七個國家和地區駐法國的官方文化機構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和交流各國文化在法推廣經驗,在一個「雙邊」環境下,實現一個「多邊」文化盛會。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主任嚴振全、副主任沈中文,歐洲時報文化傳媒集團總裁兼歐洲時報社社長張曉貝,歐洲時報社常務副社長鍾誠,巴黎外國文化中心聯盟執行主席馬林科維奇(Vladimir Marinkovic),中法文化藝術交流協會藝術總監拉封(Anne-Marie Laffont)、公關負責人蔡黎生,法國華裔演員周本雄(Frédéric Chau),古琴演奏家楊麗寧等文化藝術界嘉賓共襄盛事。

嚴振全主任在致辭中代表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對各界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嚴振全表示,中心致力於加強與各兄弟文化中心的交流與合作,通過外國文化中心聯盟的平台,積极參加聯盟活動。本次聯手歐洲時報文化傳媒集團舉辦「一帶一路」文化互通共榮國際論壇暨2018年第三屆巴黎文創會,收到了不少文化中心積極響應,他希望通過這場文化盛宴感受各國文化的相互交融,在尊重彼此文化獨特性和多樣性的基礎上展開探討和互學互鑒,促進各國文化間的深層交流,提升各國故事的創新表達,加強各國文化在當地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嚴振全談到,今年是我國「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周年。「一帶」是友誼的彩帶,「一路」是通向和平共榮的大路,它為中國也為人類謀划了一個美好願景。兩千年前的古絲綢之路既是通商互信之路、經濟合作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文明對話之路,它所展現的開放、包容的文化交流心態為世人樹立了光輝典範,它所蘊含的絲路精神在沿線國家有著廣泛共識,加強文化交流合作具有天然的基礎和條件。當前「一帶一路」建設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成果豐碩,前景光明。其中,文化交流推動了地區與地區的往來、國與國的交往,促進了民眾之間的相互了解、信任與尊重,增強了心靈對話,搭建起友誼之橋和合作之橋。他希望以後經常建立多種文化的交流互鑒,理解和包容多元文明和文化,傳遞和平與友誼。

張曉貝社長在致辭中表示,2018巴黎文創會希望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圍繞「文化推廣經驗和文化經營理念」的主題展開深入探討和交流,進一步促進中華文化在西方的推廣。歐洲時報文化傳媒集團歷經35年發展成為一家有多語種報紙、網站、移動終端和社交媒體的全媒體,更進一步轉型升級為綜合性文化傳媒集團,旗下有文化中心、中文學校、旅行社等,集團總部設在在巴黎,倫敦、羅馬、法蘭克福、維也納、馬德里及北京設有分支機構,在促進歐洲與中國交流方面砥礪前行。巴黎是西方世界的櫥窗,是世界多元文化薈萃的舞台,很多歷史悠久、風格獨特的文化有在這個櫥窗和舞台上展示自己風采的強烈意願。歐洲時報文化傳媒集團一直在促進中法、中歐文化交流的使命中努力,因此前年創辦「巴黎文創會」平台,目的是將世界文化中創新的精神和理念帶到歐洲,在巴黎與歐洲原本就十分豐富的文化以及世界文化相交相融,衍生新的創意火花。

張曉貝指出,2000多年前,古代絲綢之路開創了歐亞大陸文化交流,成為人類歷史上多元文化的典範。中國政府倡導建設「一帶一路」,獲得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支持和參與。在文化方面,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簽訂了300多個政府間文化合作協定、備忘錄、項目執行計劃及互設文化中心的協定。「一帶一路」為世界文明進程、多元文化發展注入了新的時代活力。當前,推動人類多元文化發展,既要遵從文化發展的客觀規律,也要適應國際化、數字化的趨勢。為此,拓展文創空間十分必要。文化創意產業是全球經濟的支柱產業,加強文創人才培養,加強科技創新、藝術創新、人文創新,拓展雙邊、多邊合作的新空間,打造更多具有普世價值、多元文化符號的產品與平台十分重要。他希望通過巴黎文創會結識更多有文化交流與文化創新共同目標的朋友,探討將交流進一步機制化、制度化的可能,促進彼此建立友好合作關係的空間。希望各位嘉賓在這次論壇中積極分享,共同進步,促進各國文化在歐洲的推廣。

馬林科維奇執行主席對於主辦方舉辦此次活動表示讚賞和感謝。他談到,巴黎擁有許多重量級的世界文化遺產,在世界當代藝術文化領域佔據重要地位。外國文化中心聯盟作為專業的外國文化交流平台,創辦目的就是促進各國文化交流。聯盟融匯了各國不同的文化分支,每年會舉行外國文化周、外國電影周、國際爵士樂等活動,希望讓各國家、各民族的傳統文化在交流中不斷融合。在當今社會,藝術和文化已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當中,了解和吸收外國文化也是生活與工作所需。聯盟成立至今,見證了不同文化的交融成果,相信今後伴隨著經濟與科技的不斷進步,藝術與文化會碰撞出更燦爛的火花。

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副主任沈中文

瓜德羅普文化中心創辦人戴爾菲娜

匈牙利文化中心主任哈瓦斯

印度文化交流協會主席格萊索

日本文化中心主任杉浦勉

在隨後的「一帶一路」文化互通共榮國際論壇上,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副主任沈中文、瓜德羅普文化中心創辦人戴爾菲娜(Marie-Line Theophile)、匈牙利文化中心主任哈瓦斯(János Havasi)、印度文化交流協會主席格萊索(Douglas Gressieux)、日本文化中心主任杉浦勉(Tsutomu Sugiura)等圍繞 「文化推廣經驗和文化經營理念」等主題展開深入探討和交流。

沈中文介紹說,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中法兩國政府2002年11月簽署了關於在對方首都互設文化中心的協定,巴黎中國文化中心成為中國在西方國家設立的第一個文化中心。16年來,中心不斷舉辦演出、展覽、講座、研討會、電影放映等各項文化活動,同時積極拓展與法國文化機構的合作,聯合舉辦了法國中國電影節、巴黎中國傳統戲曲節、巴黎中國曲藝節等大型品牌文化活動。每年春節和中秋節,中心會策劃「歡樂春節」、「天涯共此時」系列活動,把中國節慶文化和節日寄託的和平友好氛圍傳遞給當地民眾。中心同時開設漢語、音樂、書法、繪畫、茶藝及中醫養生等各類教學班80個,註冊學員達800餘人。中心還通過學員開放日、漢語之夜、攝影展、電影放映、戲曲節培訓等,多方位滿足學員的文化需求。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促進絲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民眾了解提供了新契機。「一帶一路」建設不僅關係經濟發展,更關係人類發展新理念。在這一友好框架下,中心組織優秀法國學員重走絲綢之路,從他們的視角記錄絲路沿線的地理風貌,把這些作品收集整理後,於法國多地舉辦了「絲綢之路攝影展」。中心舉辦新疆文化周、甘肅文化周、陝西文化日、浙江文化年等系列活動,讓觀眾更好地了解絲路沿線地區人文風情和地方特色。中心還注重思想交流,多次舉辦圍繞絲路主題的講座和論壇,通過中法專家的解讀,介紹「一帶一路」倡議主要內容,使聽眾對這一舉措的意義加深了解。隨著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的組建,中心還多次舉辦特色小鎮推廣活動,旨在用文化內涵促進旅遊業發展。今後,中心希望聯合各兄弟機構推進文化精品活動的建設與創新,利用各自的宣傳網路及新媒體手段,將「一帶一路」歷史淵源、文化精神傳遞給更多人,讓絲綢之路精神薪火相傳。

中法文化藝術交流協會藝術總監拉封

中法文化藝術交流協會公關負責人蔡黎生

古琴演奏家楊麗寧

華裔演員周本雄

中法文化藝術交流協會藝術總監拉封及公關負責人蔡黎生介紹了該協會自2013年成立以來組織各種學術交流和藝術巡演的經驗,具體推介了「歐洲國際藝術大獎賽」和「巴黎新春藝術節」等品牌活動; 古琴演奏家楊麗寧介紹了古琴文化與歐洲文化的融合和推廣;華裔演員周本雄與主持人互動,就法國電影的多元文化提供了自己的視角。

鍾誠副社長在圓桌論壇的總結髮言中向給予文創會大力支持的各國文化交流中心、協會組織致以衷心的感謝,希望在法的各國文化結構加強交流,讓各國文化不斷碰撞與交融。鍾誠特別介紹了歐洲時報文化中心的基本狀況和主要活動,該中心主要面向在法國、尤其在巴黎的華僑華人群體,希望通過提供中文課程及各類舞蹈休閑活動等,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豐富旅法僑胞文化生活。

與圓桌論壇同時進行的還有多國文化展覽和精彩文化表演,吸引了眾多法國觀眾關注。印度文化中心帶來了精彩的印度舞,匈牙利文化中心展示了民族服飾,日本文化中心向觀眾介紹了他們近期推出的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項目。文創會也精心組織了多項文化表演,法國博衍漢章傳統研習會現場為觀眾展示了茶藝,同時介紹了漢服的淵源和穿法,並組織觀眾現場試穿;書法家李壽平現場進行了書法創作;古琴演奏家楊麗寧向觀眾們展示了古琴的魅力和優美的琴音。

論壇結束後,各國文化中心代表還參觀了「絲綢之路」法國學員攝影展,以及來自中國浙江的「龍塢茶鎮」展。本屆文創會在法國女高音歌唱家蒙維爾(Anne-Charlotte Montville)的優美歌聲中圓滿落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法華人戰報 的精彩文章:

中餐館老闆被控38項重罪!只因做了這件事

TAG:旅法華人戰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