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本好書》《奇遇人生》高分綜藝值得用心品味

《一本好書》《奇遇人生》高分綜藝值得用心品味



(原標題:喧囂之中, 這些高分節目 值得用心品味)


文/曾俊

《一本好書》《奇遇人生》高分綜藝值得用心品味

趙立新(《一本好書》劇照)

《一本好書》《奇遇人生》高分綜藝值得用心品味

《奇遇人生》劇照

綜藝節目大多都充滿著喧囂和噱頭,明星嘉賓按照劇本拼演技、演套路,後期包裝造話題、爭熱搜,只為吸引眼球。

但最近出現的幾檔新節目,閱讀倡導節目《一本好書》卻收穫高口碑,旅行綜藝《奇遇人生》製作走心、誠意滿滿,值得觀眾用心品味。

  關正文、趙立新

  都希望觀眾能去讀「這本好書」

由《見字如面》原班幕後團隊製作的新節目《一本好書》一經上線,就收穫極高口碑,目前網路評分是9.3分。這檔節目通過演員舞台演繹經典好書的方式,促進大眾閱讀,《月亮與六便士》《萬曆十五年》《三體》等書目都囊括其中。該節目題材稀缺,觀眾既折服於趙立新等演員的超強演技,又感嘆看完節目真想去讀這本書了。

  不是話劇、不是影視劇,卻有分鏡、有觀眾,為難了演員

談到節目「首創場景式讀書形式」,《一本好書》總導演關正文表示,命名特別費勁,「因為節目無法歸類。這樣一個既不是話劇又不是影視劇、又有分鏡、又有觀眾的形式,最為難的是表演藝術家。幾乎每個藝術家都會問我:我是按照話劇、還是按照影視劇來演呢?我就特別不講理地說,中間。大家就一起嘗試,特別好玩」。

對10月16日晚播出的《萬曆十五年》,觀眾覺得它的演繹形式很有趣。對此導演表示,這次改編比較特殊、非常冒險,「因為原本是歷史著作,沒有現成的戲劇對白。但是我們希望大家看到的是人的故事,所以在書中,就看到了人與人的個體衝突,看到了人物的內心活動。關鍵的台詞都是來自原著」。

對於節目舞美,有人認為其與賴聲川導演的《如夢之夢》撞臉,關正文解釋說:「環形舞台這種使用方式在各類演出活動、各國戲劇舞台上經常出現。對《一本好書》而言,最終選擇的是更具題材包容性、更高轉場效率的實用結構方案。作為戲劇導演,他是大師,我連學生都算不上,視頻節目和舞台戲劇之間隔著千山萬水,偶爾涉足,只有致敬。」

關正文表示,作為創作上的主導者,聽到最好的觀眾反饋就是:「看了節目我真的想去讀這本書了」。

面對觀眾的褒獎和鼓勵,關正文很欣慰,但也如坐針氈,因為仍然有很多不滿意,最主要的原因是預算太少,「每期只能拍兩天,我們又希望盡量追求高一些的品質,所以只有不睡覺。太匆忙的後果,就是粗。我很羨慕那些動輒上億投資的節目」。

談到這裡,關正文非常感恩藝術家們的付出,「黃維德老師不在乎自己帥不帥,王洛勇老師50多歲的人,陪著我連熬兩天,只睡了4個小時。我當時又心疼又擔心。觀眾也很給力」。

前晚,趙立新接受專訪,認為《一本好書》這個節目就像大泳池,自己能隨便游。

廣州日報全媒體:為什麼想起來參加這樣的讀書節目?

趙立新:所有跟讀書有關的節目都感興趣,因為我們需要把更多的時間放在讀書上。

廣州日報全媒體:演這個節目和平常舞台表演有不同嗎?

趙立新:有相同又有區別,這個形式是關正文導演的獨創,和我一拍即合。但是,(這個節目中)基本上沒有跟對手演員的排練時間,所以更多是即興的,是對演員的極大挑戰。在《一本好書》的舞台上,我認為就像一個大的游泳池。我一個人在裡邊兒,隨便兒游,各種泳姿都可以展示。但是影視的話是一個小水坑,或者是一個小池子,我只能在那兒,很有限地擺一擺pose。

廣州日報全媒體:這次對自己最大的挑戰在哪裡?

趙立新:我沒覺得對我有什麼挑戰,只是覺得它是那麼的新鮮,讓我好奇。大家通過《一本好書》對閱讀重新產生興趣,能去多讀書。

廣州日報全媒體:你在表演的過程中是否擔心過自己的演繹,無法讓忠於原著的讀者認同?

趙立新:因為本來大家就遠近觀山各不同,就不必擔心,你把你心底的認識和全部的真誠與情感投注出來就可以了。每個人心中有自己的一個哈姆雷特,忠於原著的讀者也有各色人等,他也是五顏六色的。

廣州日報全媒體:閱讀怎麼影響你對表演的思考?

趙立新:表演,不是演「事」,它實際上是演「人」。你說一個人去演另外一個人的命運,這事兒本來有點兒扯:你生活經歷再豐富,還是有很大的缺失。那麼,剩下的空間就是要你去用思考來填補,這種思考是需要營養源頭的。這樣的營養源頭,光憑自己的人生經歷可能不足夠,要大量地去閱讀。

  紀錄片導演拍綜藝,

  帶來公路電影般的質感

《奇遇人生》為觀眾示範了真人秀的另一種打開方式:「看世界,見他人,鑒自己。」節目總導演趙琦曾憑藉《歸途列車》等作品榮獲多個紀錄片獎項。該節目在製作上沒有台本設計,全靠旅途上的人事、風景激發嘉賓內心情感,最大程度逼近真實。每一期,阿雅會陪伴不同的明星好友去一個特殊的地方,全程素顏出鏡,體驗不同的生活,探索不一樣的自己。節目公路電影的結構設計和真人紀錄片的鏡頭質感,深深撫慰了渴望「生活在別處」的文藝青年們,他們在網路上打出了9.2分的高分。

  小S回歸真我

第一集里,小S一改往日搞怪、逗笑的形象,回歸真我。看到大象和小象世界裡的情感互動,她的同理心被激發,數度痛哭、哽咽。

春夏「追風」未果  第二集的嘉賓演員春夏坦言「渴望不凡」,在美國追蹤龍捲風幾十小時未果後落淚,她的嚮導馬丁送了一塊粉紅色花崗石給她,告訴她:「我不能為你們製造一個龍捲風,我只能帶你們感受大自然。」對此,觀眾評價,追風過程,其實是對焦慮都市人的一次撫慰。

  竇驍聊起「期待和自由」

第三集里,竇驍去到印尼攀登高達4800多米的「查亞峰」,中間經過數天等待,看到阿雅十分焦急時,他一番關於「期待和自由」的發言表達出極為美好的人生態度,在熒屏外圈了無數觀眾的粉。

  毛不易實踐「音樂治療」

而到了10月16日晚播出的第四集,風格不再是寂靜清冷,傳遞的情緒濃度更高了。歌手毛不易到了中國台灣,與當地的音樂治療師一起,探望失智症患者和重殘身障者,用旋律為他們打開一扇通往世界的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易數碼 的精彩文章:

女生到底會喜歡上怎樣的人?

TAG:網易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