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她是最風流、最有作為的千古第一後,選「男愛」標準讓呂雉與武則天羞愧難當!

她是最風流、最有作為的千古第一後,選「男愛」標準讓呂雉與武則天羞愧難當!


文:風林秀




偈云:有一種智慧叫不分辨,有一種智慧叫不解釋,有一種智慧叫不抱怨,有一種智慧叫不懷恨。




又偈云:草不謝榮於春風,木不怨落於秋天。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











01




中國有一個特殊歷史時期叫南北朝,北朝有一個被歷史選擇性遺忘的朝代叫北魏。事實上,北魏對中國的貢獻並不輸於強漢盛唐。咱們還是用實事來說話吧。




北魏王朝有一個特點被大家忽略了。那就是皇帝們都特別「早熟」。



如果說北魏有一個皇帝大家最熟悉,應該就是孝文帝了吧。




孝文帝的名字叫拓跋宏,生於公元467年;他的父親是拓跋弘,生於公元454年。父親比兒子大13歲喲。




拓跋弘的父親是拓跋濬,生於公元440年,比兒子大14歲喲。咱們今天要說的垂簾界的「一姐」,其實就是拓跋濬的皇后,姓馮,歷史上沒有留下她的名字。但她可不是馮小憐喲。




拓跋一族都是鮮卑人。但馮女是漢族。她生於公元442年,比文成帝拓跋濬小兩歲。比拓跋弘大12歲。











大家不能嫌我啰嗦。因為這個家族的事情就是有些啰嗦。連父子的名字都是同音不同字。不介紹清楚很容易一頭霧水的。




馮女本來也是北燕皇族。但北燕被北魏滅了國。馮女被充入了宮中,後來就成了皇后。這就跟曹操打敗了袁紹,然後甄宓就成了曹丕的俘虜是一個道理。




古語說,開先者獨謝早。拓跋家的人,結婚早,生子早,因此死得也早。




拓跋濬只活到25歲就死了。於是,他12歲的兒子拓跋弘就繼位成了皇上。而馮皇后也成了馮太后。




在北魏,為了防止女主亂政,有一個奇特的規矩。那就是,兒子要是被立為太子了,就必須處死她的生母。因此說,拓跋弘的生母早就被賜死了,馮皇后就成了拓跋弘的養母。



因為拓跋弘歲數小,一個叫做乙渾的大臣專權,這時候,馮皇后第一次展示她的政治才華。她聯合內臣賈秀,悄悄從外地調來三個王爺來勤王,成功平定了乙渾之亂。











朝廷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需要太后當著百官的面給大家解釋一下呀。於是,馮太后第一次臨朝了。



在朝廷上,馮太后先曆數了乙渾的幾大罪狀,然後把賈秀和三大王爺狠狠地表揚了一番。大家都在興高采烈之餘,馮太后話題一轉。當今主上年齡太小,國家百廢待興,本太后就宣布垂簾聽政吧。




朝堂上的大臣們頓時目瞪口呆。這拓跋家最怕女主亂政,可是千防萬防,也沒有想到馮太后會以這樣一種方式突然就臨朝主政了。沒有辦法,就接受好了。




前面說了,拓跋族的人結婚早,生孩子也早。12歲登基的拓跋弘,13歲就生了一個兒子拓跋宏。馮太后頓時母性泛濫,她跟皇帝說,朝廷的事情你自己打理好了,我去給你看孩子了。



於是,馮太后專門去帶大孫子拓跋宏了。而拓跋弘稀里糊塗就親政了。




本來,太后帶孩子,皇帝主政,這挺好的事情吧,偏偏就要節外生枝。




問題就出在都太年輕了。










皇帝太年輕。年輕就容易衝動,做事不過腦。




可關鍵是,馮太后也很年輕呀。雖然她是太后,可她才25歲呀。這個年紀新寡,貌美如花,又擁有無限的權利。你說她會做什麼呢?當然,就跟呂后寵愛酈食其,武后寵愛薛懷義一樣,她也有自己的男愛,這個人名叫李奕。




馮太后看似也不能脫俗,但實則有著獨特的智慧。就比如說這選男愛吧。他有一個最基本的原則,那就是必須又紅又專。簡單說,一方面要有安邦治國之才,一方面還要對國家忠心耿耿。這點跟呂后、武后的「選材」標準就不一樣了。她們選的是「真材實料」,馮太后選的是「德才兼備」。




馮太后的三個男愛,個個都是國家棟樑之臣。他們是:吏部尚書王睿,南部尚書李沖,宿衛監李奕。




三個人在政治上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比如說李沖,後來北魏著名的「均田制」、「三長制」都是他首先提出來的,非常具有超前意識。




再比如說這個王叡,勇猛過人,他曾經是馮太后與小太子的救命恩人呢。一次去打獵,一隻老虎竄出來,恰好到了馮太后與小太子駕前。情況萬分危險,就在這時候,王叡挺身而出,殺死猛虎,救了馮太后祖孫。




因為都太年輕了,馮太后退居後宮看孩子,沒事時候就召見他的三個男愛入宮談談國事,再聊聊風月什麼的。時間一長,議論紛紛,皇帝拓跋弘臉上掛不住了。於是,皇帝找了個理由,就把李奕處死了。











這讓馮太后非常憤怒。於是,他要對付皇帝了。




咱們說得慢,時間過得快。一晃拓跋宏也4、5歲了。馮太后聯絡其他朝臣,逼拓跋弘禪讓退位。




沒有辦法,馮太后在大臣中還是很有人脈的。拓跋弘只好舉行禪讓之禮。




禪讓儀式上,新任的小皇帝拓跋宏哭得跟淚人似的。老皇帝也哭著說,皇帝給你了,你還哭什麼?小皇帝說,兒臣不忍看著父皇失去皇位呀。




看,多麼感人的場面。多麼深情的父子呀。




不管怎麼說,小皇帝拓跋宏登基了。老皇帝拓跋弘成了太上皇。這年,他才18歲。他創了一個吉尼斯世界記錄,成了世界上年齡最小的太上皇。




別看成太上皇了,他可也沒閑著,甚至還帶兵到處去征戰呢。











02




太上皇拓跋弘東征西討南征北戰,居然每次都是大勝而歸。就在公元475年,太上皇在平城北郊舉行了一次大閱兵。




由於這個年輕的太上皇太深得民心了,馮太后感覺不安了。於是有一天,拓跋弘去拜見馮太后的時候,就死在了永安殿。至於死因,則成為一個謎,因為並沒有史料記載,說是馮太后毒害了拓跋弘。




公元476年,馮太后再次臨朝聽政,改元「太和」。這個年號其實對於中國歷史來說意義不小,因為馮太后在這一段大力推行改革,史稱「太和新政」或「太和改制」,又稱「馮太后改革」。




那麼這一年馮太后多大了呢?她已經34歲了,過了而立之年,人也越來越成熟起來。而小皇帝拓跋宏也已經9歲了。




歷史上,所有重要的改革都是圍繞著兩個議題,一是戶口,二是土地。大同小異,都出不了這個圈子。改革戶口,有利於統治者更好地統治百姓;改革土地,讓窮人有地種,有利於化解社會矛盾和休養生息。所有改革不外乎就這麼兩個方面。











馮太后的戶口改革主要就是「三長制」,簡單講就是村長、鄉長、縣長制,只不過那時候叫鄰長,里長,黨長。土地改革就是「均田制」。這些事情咱們就不細說了。




咱們說說馮太后的另外兩項改革吧。一項就是婚姻制度。因為拓跋族是鮮卑族,過去他們實行的是「父子、兄弟同妻」和「兄妹姐弟通婚」。馮太后下令禁絕「一族之婚,同姓之娶」,而且鼓勵鮮卑族要與漢族通婚,促進民族融合。




另一項重要改革,咱們籠統稱為「漢化改革」。讓大家都穿漢服說漢語,廢除鮮卑語。朝中大臣們都帶頭,要求朝臣「斷諸北語(即鮮卑語),一從正音(漢語)」。




馮太后大刀闊斧進行改革,我們別忘了,她只是一個太皇太后,還有一個皇帝拓跋宏呢。











03




馮太后經歷過與拓跋弘的智斗之後,對這個小皇帝拓跋宏也是心存提防的。時間一長她就發現,小皇帝跟自己是不近不遠,說話不陰不陽,做事不溫不火,平時不哭不笑。




馮太后心想,這孩子年紀這麼小,城府怎麼這麼深呀?她有心要廢掉小皇帝,於是開始找茬。有一次,他找了一個借口把小皇帝關了起來,三天不管飯吃。




這事驚動了兩位大臣,其中一個還是她的寵臣。他們就是拓跋丕和李沖。李沖前面介紹了,其實這個拓跋丕也出過場,就是在平定乙渾之亂的時候,那時候,拓跋丕是一個手握軍權的外官。




拓跋丕也算是皇族了。他跟李沖一起進宮救出了小皇帝。然後對太后進行了說服。當然,最後太后把小皇帝就給放了。




後來,又有一次,太監誣陷小皇帝。結果馮太后把小皇帝打了一頓。小皇帝是被冤枉的,可是他一句都不解釋。後來有人問他:你為什麼不為自己分辨呢?小皇帝說:不爭辯,不解釋。於是又問他:那你怨恨太皇太后嗎?小皇帝回答:不抱怨,不懷恨。











看,什麼才是境界。




小皇帝終於得到了馮太后的認可。她覺得,這小子夠隱忍,夠胸懷,可以傳承自己的改革大業。於是,她親自編寫了《勸戒歌》三百餘章和《皇誥》十八篇,作為小皇帝思想和行動的指南。




小皇帝不是口是心非之人,他說不怨恨,還真是一點怨憎之心都沒有。後來,馮太后死了,她並沒有去跟拓跋濬合葬,而是自己要求葬在了方山永固陵(今山西大同北)。此時的小皇帝早已長成飽讀詩書的孝文帝。就在永固陵東北約一里處,孝文帝為自己營造了壽宮,準備死後也埋葬在這裡,永遠伴隨這個對自己有嚴有愛的祖母太皇太后,以慰藉她孤獨的靈魂。




孝文帝果然繼承了馮太后的遺志,堅決把「太和改制」的改革進行到底。他遷都洛陽,推行全面漢化。讓所有鮮卑族人都改姓氏,而且先從自己開始,拓跋改成元姓,他自己的名字也改成了元宏。自此之後,拓跋氏消失了。而元氏也出了許多著名的歷史人物,比如唐朝的元稹,元代的元好問等。




而做為改革先驅的馮太后,默默淹沒在歷史長河中,成為一個「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大隱。




作者:

風林秀,魚羊秘史簽約作者。一個詩意地棲息在歷史與文學名著時空中不能自拔的寫手。以國學為衣,以神話為馬,與雲之君兮為友,與日月相伴,賞天地大美,混一世逍遙。


版權聲明:

本文由「魚羊秘史」原創製作,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史記 的精彩文章:

史上唯一的妓女神醫,連蘇軾也為她點贊,有她在柳如是和陳圓圓都要靠邊站
以色列特種部隊奔襲4000公里解救人質,堪稱教科書級軍事案例

TAG:魚羊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