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裝劇也可以玩大家來找茬,秦始皇吃不到葡萄,武則天沒見過西瓜

古裝劇也可以玩大家來找茬,秦始皇吃不到葡萄,武則天沒見過西瓜


文:票非人




影視劇中經常有吃東西的場景,但往往有時候道具不太注意,弄出來穿越的食物。




比如說水果,如果你看到西漢以前的人吃葡萄,肯定就是穿越了。葡萄原產於高加索、裏海地區,公元前27世紀葡萄向西傳入埃及,過了近2000年才傳到希臘,而後陸續進入西歐。到了公元前2世紀,大概在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才把葡萄引入漢朝。唐代李頎《古從軍行》詩云: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正是說的此事。如果在電視劇中看到秦始皇吃葡萄,那肯定穿越了無疑。




葡萄進入中國雖然比西方晚,但愛吃的中國人很快將葡萄種植大大拓展,大約在東漢時候已經有人開始用葡萄釀酒。三國曹丕就特別喜愛葡萄酒。約在兩晉時代,人們開始製作葡萄乾。南北朝時的《齊民要術》記載葡萄乾的製法:「蜜兩分,脂一分,和內蒲萄中,煮四五沸,漉出,陰乾便成矣」。










西瓜的引入也不早。西瓜原產於非洲,後來經西亞、中亞,一路傳入西域,北宋時候,契丹人先在西域搞到了西瓜種子,先是在北方種植,後來才逐漸傳入中原和南方。如果電視劇里讓武則天吃西瓜,那絕對是大錯特錯的。




被武則天害死的章懷太子李賢,曾經寫過一首「黃台瓜辭」:




種瓜黃台下,瓜熟子離離。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




這個瓜,極有可能是甜瓜,這種瓜與黃瓜同屬,在中國種植時間較早。










其他的經濟糧食作物,比如花生,進入中國則要到明朝時期。花生原產於南美洲巴西、秘魯一帶,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明朝到南洋的商人見其果品頗異,便買了一些帶回中國試種。剛開始只吃生種子,後來推廣到北方,發現花生油脂成分頗高,便開始了榨油而食之。酒席上的經典小菜油炸花生米,可見也不是誰想吃就能吃的,朱元璋以前的人絕對吃不到。




另外兩道超級大眾化的菜品:西紅柿炒雞蛋、清炒土豆絲,出現的時間也不比油炸花生米早。西紅杮又稱番茄,光看名字就能發現,這不是中國本土所產。番茄也是在明朝引入中國,原產地是南美洲。土豆又稱馬鈴薯、地蛋、洋芋,和西紅杮、花生米一樣,都是南美洲原產之物。同樣是明朝傳入中國。背景是在明朝以前的古裝劇,餐桌上可絕不能端出來這幾味菜。 



主食方面,麥、稻、豆、黍、稷等現在仍然常見的農作物,中國自古而有之。只不過有些烹制方法卻有時間的早晚問題。秦漢之前的先民,大多不會做粉食。吃主食都是煮熟了吃粒。











不管是大米、小麥、豆子、高粱還是黃米,幾乎都是粒食。麥子磨成白面,要等到漢以後。相應地,秦朝以前絕不會有麵條之類的東西,也沒有白面饅頭。相應地,米粉、土豆粉等條狀物也不會太早出現。令人酸爽的是,古人吃豆子比較多。食豆多以脹氣,古人吃完豆子飯,一家人閑坐,撲撲撲,不雅之聲響個不停,也是一大諧趣。



糧食作物畝產里之王:玉米,也是美洲原產。明朝商人引種入中國。與之同期引入中國的,還有紅薯。




紅薯原產美洲中部.16世紀後期從東、南亞傳入我國廣東、福建。最初傳入時稱番薯,後有甘薯、白薯、紅苕、地瓜之稱。明朝科學家徐光啟在其名著《農政全書》中還記載了「近年有人在海外得此種。海外人亦禁不令出境,此人取薯藤絞入汲水繩中,遂得渡海,因此分種移植,略通閩、廣之境也」。紅薯傳入不久,福建遭颱風襲擊,災情嚴重,巡撫金學曾徵求救災糧食作物,有人獻上剛從呂宋偷渡入境的甘薯,金下令廣為種植,幫助人民渡過了一次嚴重災荒。人們為感謝金學曾,將甘薯稱為「金薯」。17世紀初,徐光啟作《甘落疏)),倡導將甘薯從福建引進淞滬一帶,後又逐漸推廣到黃河流域。










玉米、紅薯、土豆三類食物都有耐旱、澱粉成分高、易種植等特點,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小麥和玉米,明朝時幫助不少山區和貧瘠之地解決了糧食不足的問題。故而有的說法認為,明朝人口之所以出現暴漲,就是因為這些經濟作物出現。




了解了這些掌故,我們再去觀看影視劇中的食物,就是半個專家了,打眼看去,哪些東西是穿越來的,基本都能識其真假了。




作者:

票非人,魚羊秘史簽約作者。


版權聲明:

本文由「魚羊秘史」原創製作,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史記 的精彩文章:

一代霸主楚成王,楚國在他手裡強大,為何在群雄爭霸的舞台上黯然失色?
以色列特種部隊奔襲4000公里解救人質,堪稱教科書級軍事案例

TAG:魚羊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