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JACC刊登西京醫院創新!超聲引導室間隔射頻可治療梗阻性肥厚心肌病

JACC刊登西京醫院創新!超聲引導室間隔射頻可治療梗阻性肥厚心肌病

JACC刊登西京醫院創新!超聲引導室間隔射頻可治療梗阻性肥厚心肌病

室間隔切除術和酒精消融術是治療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治療手段,但這些手段或需要開胸,或會因間隔支動脈的解剖變異影響效果,出現傳導束損傷或阻滯這一併發症。

近日,JACC介紹了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劉麗文等原創的治療方式:超聲引導下經皮心肌內室間隔射頻消融術(PIMSRA)治療肥厚梗阻性心肌病。

研究表明,對於嚴重癥狀性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患者,PIMSRA是一種安全有效的微創治療手段,可以持續改善患者運動能力,持續降低左心室流出道壓差,持續改善心功能。

JACC刊登西京醫院創新!超聲引導室間隔射頻可治療梗阻性肥厚心肌病

這項研究共納入了15例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患者,患者在術後6個月隨訪中,左心室流出道峰值壓差明顯降低。

具體的步驟如下:

1患者左側卧位,全身麻醉。監測心電活動、血壓和血氧水平。穿刺右側頸內靜脈,插入臨時起搏電極。

2在超聲指導下,將射頻電極針從心尖部插入肥厚的室間隔,其尖端位於距主動脈瓣8~10 mm的室間隔基底部。

3初始消融功率60 W,平均5 min,超聲心動圖上有可見的高回聲區域。

4如果生命體征穩定,且消融範圍不足,會逐漸將消融功率提高到100 W。

5對於與左心室流出道阻塞相關的肥厚性前後室間隔,消融兩個區域以確保效率。通過評估消融區域中的造影劑灌注缺損並與手術前記錄的室間隔肥厚進行比較,來驗證成功的消融。

結果發現,靜息峰值壓差從術前的88 mmHg下降到11 mmHg;負荷峰值壓差從117 mmHg下降到25 mmHg。

室間隔厚度也明顯改善,前間隔從術前的25 mm減小到術後的14 mm;後間隔從術前的24 mm減小到術後的14 mm。

患者紐約心臟協會(NYHA)心功能分級也明顯改善,從Ⅲ級改善為Ⅰ級;運動時間也從6 min 提高到 9 min;B 型利鈉肽前體水平也明顯下降。手術患者無束支阻滯或完全心臟傳導阻滯發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循環雜誌 的精彩文章:

日本研究提示,一夜不睡,糖尿病風險就會增加
阜外醫院吳永健ESC報告我國首個心臟瓣膜病調查:69家醫院參與,已登記8929例

TAG:中國循環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