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歷史中的「蝴蝶效應」

中國古代歷史中的「蝴蝶效應」

原標題:中國古代歷史中的「蝴蝶效應」



諸葛亮折壽的前因後果

建安十二年,諸葛亮剛出山輔佐劉備,曹操派夏侯惇、于禁等人率軍征討劉備。諸葛亮讓劉備和趙雲假裝敗走,把夏侯惇引到博望坡,一把火點燃了四周的蘆葦,燒死了曹軍很多人。


博望坡之戰後,曹操為了幹掉劉備,就親率大軍進攻新野。大將曹仁看到城門大開,就帶大軍長驅直入,並在此駐紮,卻不知自己陷入了諸葛亮的圈套。半夜的時候,諸葛亮用火點燃了新野城,導致曹軍爭相逃跑,軍士自相踐踏,加上大火的灼燒,曹軍死傷無數。赤壁之戰中,孫劉兩家進行了結盟,諸葛亮運用奇門遁甲之術借來了東風。隨後,一把火就令曹操大軍葬身火海,就連曹操本人也差點被燒死。經此一戰,曹軍實力大傷,不得不採取休養生息之政策,劉備則趁機加速發展。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率領大軍平定孟獲,第七次擒孟獲時,孟獲請來烏戈國的三萬藤甲兵助陣,由於藤甲兵有藤甲護身,刀箭不入,曾大敗過蜀軍,但後來三萬藤甲兵被諸葛亮設計一把火燒死在一個山谷里。藤甲兵被燒的慘狀,諸葛亮自己都不忍直視,還說出了這麼一句話:「吾雖有功於社稷,必損壽矣!」



李林甫

唐玄宗時期,有一位5名叫李林甫的書生,在求學期間,曾遇見一位道士,很嚴肅的對他說道:「你原本是天仙下凡,依靠宿世善業,可以當二十年太平宰相。但你將來大權在握之時,必須廣積陰功,多做有益大眾之事,世壽報盡之後,仍能投生天界,千萬不可自恃才權,妄作非為!」李林甫當時還是一介平民,聽到這些話後,心意堅定,滿口答應。李林甫為人極為聰明,而且書畫俱絕,算得上一個大才子,登科入仕後,很快青雲直上,登上了相位,前前後後真的做了十九年的宰輔。可惜顯貴之後,心術奸險,嫉妒賢能,每次看到有人才望功業超過自己或被皇上器重,他心中就非常憋屈,必然千方百計剷除眼中釘,表面阿諛奉承,暗中卻陰謀陷害,所以人稱口蜜腹劍。李林甫身居富貴之中時,禁不住五欲的誘惑,宿世所有靈性全被障設,早將道士告誡之語忘記,非但不顧天下萬民利益,而且憑藉手中權勢,肆意妄為,禍國殃民,大造惡業。根據史書記載,李林甫在正堂之後別建一室,結構非常曲折,叫「偃月堂」,每遇害人不遂之時,他就進入其中,靜坐片刻,精心思慮使人殺身亡家之計,每次都能想出狠毒的計策。有一天,李林甫微服出門遊玩,誰知路上又遇到早年的那位道士,對他說道:「你忘了貧道從前忠告嗎?唉!可惜!你因誤用才權,獲罪不淺,不但生天無望,恐怕還要墮落到水族中!」道士說完將袖一拂,飄然而去。後來,李林甫將要敗亡前期,曾遇到過一個怪物,周身毛髮如豬,目光如電,牙像鋸齒,手像鉤爪,撲擊林甫,李林甫驚呼怒罵時,此物忽然不見,事隔不久,李林甫就七竅流血而死,死後還被剖棺戮屍,家產籍沒入官,諸子盡被流放,真是害人害己,禍及子孫。


方孝孺滅十族傳說


方孝孺的父親在方孝孺還沒有出生之前,他父親有一次去建一個祖墳,給祖先立一個墳,去挖的時候有一天晚上就做了一個夢,就夢到一個穿紅衣服的老人來跟方孝孺的父親說,就哀求他,說我有八百的子孫就在你要去挖的墳地下面,我知道你要找一個風水寶地給祖墳,這個無可厚非,但是你要給我三天的時間,讓我們全家都搬走,你三天以後再來挖這個祖墳,給我們三天。結果這個夢醒了以後,方孝孺的父親覺得這個夢好像似真似假,他覺得夢怎麼能當真,他就不管它了,反正我已經選定了良辰吉日,就在明天,我們一樣要開工。結果明天就去挖,挖到下面一個大石底下,發現下面有很多的蛇,紅色的蛇。當方孝孺的父親看到這麼多紅蛇,他竟然說「這樣吧,我們把這些紅蛇都燒死」,結果就用火把這些蛇都燒死,很多很多的蛇都燒死,結果祖墳就建了。就在當天晚上他的父親又夢到紅衣老人,很生氣的來到他夢裡面跟他講,他說我昨天已經給你託了夢,希望你三天之後再開工,但是你為什麼沒有聽我的哀求?今天竟然還把我八百多的子孫統統給燒死,你現在滅我的族,我將來也要滅你的族。這個老人就在他夢裡面發了這個毒誓。在方克勤將祖墳修好之後不久,方孝孺呱呱墜地。據說方孝孺生下來的時候,舌頭其色如血,狀如蛇形。方父認為是祖先顯靈,風水寶地果然大為不同。而方孝孺後來也的確是聰慧異常,六歲就能做詩,鄉親們都稱呼他為「小韓愈」。方孝孺長大之後,一直順風順水的做到了翰林學士,可謂是志得意滿,然而卻不知有一場蹋天大禍正等著他。朱元璋死後,朱允文繼位,在方孝孺、齊泰、黃子澄等親信大臣的密謀下決定削藩,燕王朱棣為了自保,以「清君側」之名起兵,最後迂迴南京,從侄子朱允文手裡奪過皇位,是為大名鼎鼎的「靖難之變」。朱棣奪得皇位以後,命令兩朝元老方孝孺下詔稱帝,方孝孺逆旨,憤而書「燕賊篡位」。朱棣大怒,以「誅九族」脅之,方應之曰「何妨十族」,磔(腰斷)於市,誅十族,被殺的人全部加起來,共八百七十三人,與當年被方父燒死的蛇的數目絲毫不差。



梁武帝的因果

南朝梁有一位禪師,修禪十分精進,人們稱他為磕頭師。梁武帝對他心生敬意,就派人去將他找來,想見見他。在磕頭師來覲見的這一天,梁武帝正與人下棋。使者進來報告:「陛下,禪師來了。」正專心下棋的梁武帝卻好像沒有聽見,因想殺掉對奕方的一個棋子,便應聲說:「殺掉!」使者接到命令後,就出去把這位磕頭師斬了。等棋下完,梁武帝才想起來見磕頭師的事,便說:「請禪師進來。」使者回答說:「剛才陛下命令殺掉,臣已經奉命把他殺了。」梁武帝聽後難過得長嘆一聲,問:「禪師臨死前有沒有說什麼話?」使者說:「神師說『貧道無罪』。我在過去很多世以前,是個農夫,用鐵鍬挖地時,誤殺了一條蚯蚓。皇上正是那條蚯蚓,所以今生我也遭到了這個報應。」梁武帝聽後,不禁流下了眼淚,悔恨不已


武則天與佛教結緣的傳說


兩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佛傳法的時候,有一天,釋迦佛帶著弟子托砵外出化齋。一群小孩在路上玩堆沙子。其中一位嬌滴滴的女孩子,遠遠看見釋迦佛帶領弟子們而來,就半戲半真的用雙手從地上捧一捧沙,走到佛陀面前,往佛陀的飯砵內一放。釋迦牟尼客氣的接受了她的沙土。


大弟子舍利佛看不過眼,心想這女孩豈有此理,怎麼可以用沙土戲弄我師尊。在路上實在忍不住,就問道:「師尊,剛才那女孩子,把沙土放在您的飯砵里,怎麼能讓她這麼胡鬧?」釋迦佛微笑:「你們不知,此女千百年後,因緣成熟,要在東震旦國為王。這時我如不接受她的沙,她將會試圖去破壞佛法。我接受了她的沙子,這樣讓她結下此善因緣,她將來做王時將會弘揚佛法。」


這個女孩子就是後來中國歷史上的一代女主武則天。她一出世就有帝王的龍鳳之姿。武則天做皇后之前曾經作了四、五年的尼姑。她不但虔信佛法,而且精通佛理。她作了一首讚歎佛法的四句偈言,「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成為佛教徒誦經的開經偈,一直流傳了千百年至今

王陽明的前世今生


五十歲那年,王陽明已是名滿天下的一代大儒,又是統兵討賊的大帥。他在鎮江時,去金山寺遊玩。一路走來,只覺似曾相識,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後來,他看到一間關房(和尚閉關修鍊的地方)屋門緊鎖,破舊不堪,門上還貼有封條,就要求打開門進去看看。知事和尚解釋說:這是五十年前圓寂老僧的肉身舍利(不腐金身)所在,五十年未曾打開,不能看的。王陽明堅決要求開門,以他當時的聲望權威,知事和尚也只好開門。開門一看,圓寂老僧依然端坐在蒲團上,五十年過去依舊栩栩如生,寶相莊嚴。牆上寫有一首偈語:五十年後王陽明,開門猶是閉門人;精靈閉後還歸復,始信禪門不壞身。 原來老僧圓寂之時,已察知過去未來之事,所以特意留下偈語,提醒王陽明不要忘了自己本來面目。其實就是在提醒自己啊。


劉邦斬白蛇


在一天晚上,他們在道路中間看見了一條大白蛇。同行的幾個人,有的看見這麼大的白蛇擋路就被嚇退了回來,可是劉邦卻一點都不膽怯,舉著自己的青銅劍便把白蛇斬成了兩截。沒有想到的是,白蛇卻在這個時候開口發出了人一樣的聲音,說到:「今天你將我斬成兩截,今後你的基業我一定會還你一刀,也斬成兩段。」當時還不是皇帝的劉邦肯定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後面前行的人,在白蛇被斬斷的地方看見了一個老婆婆坐在死蛇旁邊嚎啕大哭,於是上前去詢問,就聽老太太說道:「我的兒子本是白帝的後代,化成一條蛇在路中間,沒有想到的是被赤帝的兒子一劍斬成了兩截。」後來,後面的人趕上了劉邦,將所見所聞告訴了劉邦。劉邦心裡想,這不就是說的我嗎?我是赤帝的兒子化身?劉邦越想就越自豪,越自信。於是在他內心就完全把自己當成了真龍天子。

而200年後的王莽(亡蟒),據說就是這條白蛇的輪迴轉世,想當初劉邦將白蛇斬斷成兩截,而王莽篡漢剛好是漢朝前前後後約400年基業的中間段時間。這也應了白蛇的那句話,將整個漢朝從中間斬斷。


慈禧太后滅清前因


清朝開國時,太祖努爾哈赤把葉赫那拉氏這個族群消滅了,當時這個族群的酋長說了一句話:『我族裡剩下一個女人也要報仇,也要把滿清消滅掉。』 過了兩百年,慈禧太后就是葉赫那拉氏的後人,所以慈禧太后是來報仇的。從前的帝王也很聰明,宮廷裡面有祖宗立法,決定不許葉赫那拉氏的人進宮,不管是男子、女子,這表示他們已有防範了。到了咸豐年間,因為距離的時間久了,大家也就沒有重視這個問題。慈禧進宮時,大家知道她是葉赫那拉氏族的人,但那時宮廷忽視了這件事,就讓她進宮了,所以,滿清滅在她的手上。


崇禎自殺的前世因果


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名叫崇禎。他雖有皇帝的智慧,可是沒有皇帝的福報。為什麼?因為他的苦沒有受盡。他前生是個沙彌,因為未到受具足戒的時候,就死了,所以還是個小沙彌而已。他做沙彌的時候,凡是搬柴運水的苦工,都由他來做,任勞任怨。天天做苦工,來護持道場。 有一天,他到房頂修理屋瓦,不慎失足,墜地而死。師兄弟就去報告方丈和尚。老和尚知道前因後果,想成就小沙彌,替他了苦。於是乎,對大家宣布:「這個小沙彌,做事不小心跌死,對道場有很大的損失。因為他犯了侵損常住的過錯,要懲罰他。你們用馬來把他的屍體拖散為止,免得買棺材埋葬。」大家一聽方丈的話,不以為然。師兄弟們發惻隱之心,而不聽方丈的命令,因為不忍心這樣去做。於是共議:「我們是師兄弟,同修一場,應該把他安葬,不可用馬拖屍。」乃出錢買棺材安葬於荒山中。 這個小沙彌,因為替廟做苦工,積有功德,來生為人,做了皇帝,身為崇禎。可是只做了十六年的窮皇帝。他在位的時候,天下大亂,內有李自成造反,外有清兵侵境,沒有過一天好日子,都是在憂患煎迫中度日。這事是被好心的師兄弟害了他,使他的苦未能了盡。如果他們當時聽方丈的話,用馬拖屍,苦便了了,不會害得崇禎在煤山自縊,而為國殉難。



在這些故事的背後,有真或有假,而這些的故事都無不圍繞著因果報應定律。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秧。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報,時辰未到,不信抬頭看,蒼天繞過誰。不論一個國家、社會,還是皇帝,百姓,始終都逃不過因果報應的法則。正如佛家所說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長河之暨 的精彩文章: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場天災,人口損失40%,否則如今遠超20億了
胡車兒為什麼只偷走了武器,而不直接殺了典韋?原因其實很簡單

TAG:歷史長河之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