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甲狀腺癌是「最善良的癌症」?醫生總結了10個字!

甲狀腺癌是「最善良的癌症」?醫生總結了10個字!

如果人間有什麼不幸,患癌一定是其中一個選項。

如果這個不幸之中有那麼一點點幸運,患上溫和的甲狀腺癌算一個。

一面魔鬼,一面天使,甲狀腺癌的兩副面孔,不會讓人徹底絕望,但也沒有給人十分的希望。

甲狀腺癌,最善良的癌症

對於甲狀腺癌身上的雙重標籤,一直在醫療健康領域工作的汪青感觸頗深,因為他的哥哥兩年前被確診為甲狀腺癌。

2016年春節前,汪青的哥哥像往年一樣去參加了公司體檢,但和往年不太一樣的是,做頭頸部B超時發現了異常,體檢醫生建議到腫瘤醫院或者三甲醫院的腫瘤科複查。

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位於頸前部,呈H形分布在氣管兩旁,像一個遁甲,更像一隻張開翅膀的粉紅色蝴蝶。

複查結果顯示,汪青的哥哥是單側單結節,約9mmX7mm,邊緣模糊,邊界不清晰,內部有血流。

可通過B超和CT檢查甲狀腺疾病。|圖:originoo.com

看到哥哥的體檢報告和複查結果,汪青還是比較樂觀的,因為按照他對甲狀腺癌的了解,只要大小不超過10mm,多半是良性,即使真倒霉碰上了惡性的,「甲狀腺癌很多人活到自然死也沒擴散」。

汪青的樂觀並非盲目。

甲狀腺癌一般可以分為四種亞型:乳頭狀癌、濾泡癌、髓樣癌和未分化癌,而將近90%的甲狀腺癌都是乳頭狀癌,這種亞型的病變生長非常緩慢,通過及時的治療預後非常好,幾乎不會導致患者死亡,其10年生存率達到90%以上。

「這是所有癌症中最樂觀的數據,因此可以稱它為『最善良的癌症』,也是這個癌症很天使的一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安常明介紹,即使是濾泡狀癌、髓樣癌等亞型,發病率本來就較低,經過規範的治療也有比較良好的預後。

甲狀腺癌被稱為「懶癌」,「幸福癌」。|圖:originoo.com

雖然哥哥不了解這些略晦澀的醫學知識,但汪青簡單的介紹還是給了哥哥一顆定心丸。雖然最終決定約個三甲醫院專家號再看看,但「每天該上班上班」,好像這個帶「癌」字的疾病從不曾光顧自己的生活。

甲狀腺癌,有時比癌中之王還殘酷

披著羊皮的狼終究是狼,溫和善良如天使的甲狀腺癌終究位列魔鬼,尤其甲狀腺癌的第四種亞型——未分化癌,把甲狀腺癌「魔鬼」的一面展現得淋漓盡致。

安常明醫生表示,這種亞型的病變發病率很低,但一旦出現,醫生幾乎束手無策,患者的生存時間只能以月為單位來計算,其兇險程度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超過了傳統意義上的「癌中之王」——胰腺癌。

等到專家號之後,汪青的哥哥又做了一次檢查,雖然不是最糟糕的未分化癌,但情況比最初預想的嚴重:另外一側腺體也有多髮結節,邊緣模糊,且內部有血流。這個結果意味著惡性的可能,醫生建議做穿刺,如果確認是惡性腫瘤要儘快手術。

穿刺活檢是明確腫瘤良惡性的金標準。|圖:originoo.com

「那段時間哥哥還好,至少表面上看不出來什麼,我嫂子一直一臉的陰沉。」家裡的氣氛比之前緊張了起來,但汪青此時還是沒太當回事,建議哥哥索性別穿刺了,直接手術,把瘤子切完拉倒。

哥哥想了好幾天,才同意了汪青的建議,他有些擔心,比如在咽喉部位做手術,傷了聲帶和其他關鍵神經怎麼辦?有手術後遺症怎麼辦?

手術前的檢查發現腫瘤變大了,從原來的9mmX7mm變成了1cmX0.8cm!雖然腫瘤增大並不意味著惡性的可能性大,但無疑增加了患者和家屬的心理負擔。

面對新的檢查結果,「全家人真的急了」,一直相對淡定的汪青也有點緊張,本來對手術有所顧慮的哥哥也不再管後遺症的事兒,痛痛快快地上了手術台。

手術很順利,切除了單側甲狀腺,另外一側繼續保留,術後一直遵醫囑服藥並定期複查。讓汪青和家人至今後怕的是,術後對切下來的腫瘤進行了活檢,確認是惡性腫瘤!

「如果當時沒有早下決斷,選擇手術,一旦擴散、轉移,真的很難收拾了。」汪青不太敢設想另一種可能。

甲狀腺癌: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

近幾年,體檢查出甲狀腺結節的患者越來越多,有時還能聽說身邊誰誰確診了甲狀腺癌。是的,甲狀腺癌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感」越來越強。

安常明醫生在日常工作中就有明顯體會:他所在頭頸外科目前全年手術量超過5000台,其中較大部分是甲狀腺癌手術,「這一手術量是前些年的2~3倍!」。

一旦看到體檢報告上寫著邊界不清、內部血流豐富、細小鈣化等,就要當心是惡性甲狀腺腫瘤。|圖:originoo.com

由於要經歷經期、孕期、哺乳期等特殊時期,身體的激素水平波動較大,女性甲狀腺癌患者更為常見,發病年齡集中在30歲~45歲,其數量是男性患者的3倍。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目前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甲狀腺癌已躍居女性最常見惡性腫瘤第四位,較之前的數據排名上升。

童年有過頭頸部輻射暴露史、甲狀腺癌家族史、超重或肥胖、不良情緒等都是甲狀腺癌發生的危險因素,這意味著具有上述特徵的人群都可能是甲狀腺癌高發人群,甲狀腺癌患者的「後備軍」也令人憂心。

甲狀腺癌常見的癥狀有咳嗽、吞咽困難、甲狀腺腫大、甲狀腺結節、聲音嘶啞、說話困難、淋巴結腫大。|圖:originoo.com

面對甲狀腺癌,有人像汪青一樣樂觀,有人談癌色變,安常明醫生則用一句話作了折中的總結: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

過去癌症等於不治之症,籠罩著死亡的陰影,但目前醫學界慢慢將癌症歸為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行列,患者可以與它和平共處。在安常明醫生看來,甲狀腺癌是這類癌症慢病的典型代表。

安常明醫生接診過的甲狀腺患者最小的7歲,最大的90多歲,他印象最深的是一個70多歲的老太太,年輕時就得了甲狀腺癌,期間生了好幾個孩子,就醫時頸部淋巴結轉移得一塌糊塗,但幾十年時間,她一直帶癌生存。

但既然是癌症,就有複發和轉移的可能,就可能死人,尤其是惡性程度高的,更要積極處理。為了對付甲狀腺癌,像安常明一樣的腫瘤醫師每個人都手握多種武器:手術治療、TSH抑制治療、碘131治療、放化療、分子靶向治療。

基因檢測技術也被應用於甲狀腺癌的治療,不僅提高了甲狀腺癌診斷準確率,而且可以給患者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安常明醫生告訴39深呼吸(ID:shenhuxi39),面對甲狀腺癌不要害怕它,但也要理解它,正視它。

哥哥的經歷給汪青上了一課:甲狀腺癌可怕不可怕,危險不危險,並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才是對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最負責的態度。

(根據受訪者要求,本文除專家姓名外均為化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健康 的精彩文章:

接種宮頸癌疫苗切勿過分迷信型別
專家建議:踝關節扭傷後怎麼辦?

TAG:騰訊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