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殺剩的功臣耿炳文的結局是怎樣的?

朱元璋殺剩的功臣耿炳文的結局是怎樣的?

原標題:朱元璋殺剩的功臣耿炳文的結局是怎樣的?


文/炒米視角


建文元年(1399年)7月耿炳文以65歲高齡,統帥30萬大軍北伐朱棣,朱棣偷襲,打亂陣腳,雄縣(現在的雄安新區)、莫州慘敗,部將張保向朱棣投降,耿炳文處處被動,退入真定(現在的正定)城。朱棣圍三日而未下!耿炳文就此被黃子澄推薦的李景隆接替,從而退出歷史舞台!


想當年「耿炳文守長興,而吳人不得肆其志。締造之基,其力為多。」



朱元璋的棋盤總是危如累卵,總感覺哪個棋子只要出一丟丟情況,總會讓朱元璋萬劫不復。然而在明初的朱元璋的棋盤上,每一個子都不白給。

耿炳文以7000兵力,先破張士誠的左丞潘元明、元帥嚴再興,後御司徒李伯升水陸10萬軍馬。7000對10萬,這讓朱元璋急壞了。趕緊調陳德、華高、費聚前去增援,結果援軍在半路就被李伯升給偷襲了,援軍大敗而潰!


然而耿炳文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硬是守了一個月。



這雖然無法與張士誠的高郵保衛戰相比,也無法和朱文正的洪都保衛戰相比,但是這也是不朽的傳奇了。更讓人驚艷的是,一個月後,常遇春終於騰出手來,率兵增援,而李伯升棄營逃跑,耿炳文竟然乘勝追擊,追殺李伯升軍隊5000餘人。無論陳友諒還是張士誠應該都在懷疑朱元璋的這些將勇們是人嗎?每一個都不可思議!耿炳文也因為守長興有功,後來被封為長興候!


在這裡重複了耿炳文的輝煌戰績,其實要說明的是,耿炳文其實是一個偏才,他善於守城。而接下來的橫掃大江南北,從雲南到嶺北,耿炳文雖然也有驚艷的戰績,但是他從來不是主帥!

朱元璋留下耿炳文的目的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希望如果真的有兒子和孫子翻臉的那天,希望耿炳文能守住應天。



但是一生無敗績的耿炳文,竟然以這種方式謝幕,不能不說遺憾!責任在耿炳文嗎?顯然不在,而在朱允炆,在黃子澄。他們讓一個守將去進攻,顯然是荒唐的。然而在真定,耿炳文終於穩住陣腳的時候,卻又被撤職了!他連解釋得機會都沒有!自然就沒有翻盤的機會了。


然而在整個」靖難之役」中,匪夷所思的事情實在太多。李景隆從北伐統帥一轉臉竟然變成了「靖難首功」!如何在泉下見自己的父親李文忠?


相對而言,耿炳文的氣節竟然成迷!因為氣節成迷,死因就更是迷霧一團!


《明史》明確記載了耿炳文死於永樂元年。耿炳文遭到刑部尚書鄭賜、都御史陳瑛的彈劾其逾制,然後畏罪自殺!甚至三個兒子也都受到牽連。


但這是很難解釋得通的!因為如果耿炳文屈節,即便自己死了,也罪不及家人。累及家人,只能說他根本沒屈節。朱棣憤恨,才找理由把耿炳文的三個兒子,前軍都督僉事耿璇、後軍都督僉事耿瓛、尚寶司卿耿瑄都殺掉。


黔國公沐晟(沐英的兒子)在為表哥耿琦(耿炳文的妹妹嫁給了沐英)寫的墓志銘,明言舅父耿炳文戰死於真定,朝廷(指建文帝)痛惜不已,以很高的規格予以祭葬。


這個結論得到了《開國功臣錄》、《國朝獻征錄》的支持。這些明朝後來的著作都認為耿炳文其實是死於了真定,這樣為什麼李景隆突然來接替耿炳文?為什麼耿炳文的家人會被殺?都可以得到合理解釋!


歷史或許永遠沒有真相,耿炳文無論是戰死真定,還是後來畏罪自殺,他的結局都只能說是遺憾了!


文/炒米視角


原創首發,歡迎關注或吐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炒米視角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雍正王朝》里打獵的時候,蒙古諸王,吹捧八阿哥胤禩?

TAG:炒米視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