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聯合辦公風口正盛,「桉樹IBC」要從高端辦公服務破局

聯合辦公風口正盛,「桉樹IBC」要從高端辦公服務破局

近兩年來,伴隨著共享的概念逐漸被大眾接受,聯合辦公也迎來了風口。相關報告顯示,我國聯合辦公行業市場規模不斷增長,2018 年將突破 600 億元,增長率達 159.3%,頭部玩家高舉高打,融資、拿地新聞頻出,行業逐漸走向整合。

大多聯合辦公瞄準的都是初創企業,重社交、重體驗,迎合年輕人的創業熱潮,36氪最近接觸到的「桉樹IBC」卻有不一樣的思路。

桉樹IBC是桉樹空間旗下的新品牌,以高端用戶為目標群體,將傳統的高端辦公服務與聯合辦公的部分解決方案相結合。其首款產品落地於北京僑福芳草地,單個工位的價格是 5000/月(其他聯合辦公的工位價格一般在 2000-3000 元左右)。經過 5 個月的運營,目前入駐率為 93%,客戶簽約率已超過 100%,高於行業平均的 70% 入駐率,入駐客戶既包括 Prada 這樣的奢侈品牌,也有齊魯製藥這樣的老牌國企。

本質來說,聯合辦公是想為企業提供更加靈活、門檻更低的辦公方案,講求社交空間和服務體驗。但也正是因為聯合辦公是基於共享辦公空間的,私密性不足、品牌調性也不夠,往往很難滿足高端客戶的辦公需求。

桉樹空間總經理吳崢告訴36氪,聯合辦公的市場規模到 2022 年有望突破 4100 億元,到了 2030 年,30% 的辦公空間都會是這一模式,市場規模或達萬億。因而,這一賽道當下還遠遠未到終局。而隨著市場規模日漸成熟,行業其實會越來越垂直和細分,最終呈現一個多元並存的狀態。不同的細分客群對聯合辦公空間的需求不同,所以不同定位下都有機會形成具備規模效應的頭部品牌。當下的競爭主要在中端市場,而真正高端的客群尚未被滿足。

但傳統的高端商務中心也有許多,無論是在運營經驗還是客戶認知度上都有相當成熟的積累,桉樹IBC的差異化優勢又在哪裡呢?

吳崢告訴36氪,其實高端客戶對共享的部分元素,比如相對靈活的租賃方案、智能的會議系統、更豐富的附加體驗,都很感興趣,但並不看重輕鬆、社交的整體氛圍。傳統的高端商務中心並不具備聯合辦公的運營經驗,再做轉型也很困難,而桉樹空間此前在北京日壇推出過聯合辦公空間,能夠在新元素和傳統服務中找到平衡點。

舉例來說,桉樹IBC的核心理念是「科技驅動辦公」,吳崢認為,智慧化辦公並不是新命題,但很多聯合辦公空間受限於成本壓力,並不能提供十分優質的體驗。桉樹IBC在很多方面做了優化,以下簡單列舉幾個:

基礎設施:會議室採用了霧化玻璃牆,安裝了魔光幻影設備,支持視頻電話會議;智能辦公設施包括了記憶式升降桌、互動桌面等等;

服務體系:配置了室內機器人提供引導、送貨服務;採取一對一管家式的行政服務;

其他:相關設施均關聯了人臉識別系統,無需工卡即可操作;提供定製化解決方案,給客戶私密、隔離的辦公空間;配備醫療級別的智能健身器材等。

以上這些只是幾個我們能客觀感知到的「升級」,吳崢告訴36氪,桉樹IBC盡量在各個細節上都優化配置,整體成本要比現在的聯合辦公空間高出 1/3-1/2 左右,但坪效卻上升了不少。

此外,相較於現在聯合辦公的幾個頭部品牌,桉樹IBC在規划上的另一個差異是在於,希望成為一個智慧辦公平台,整合各類資源而非全部自己從零開始打造。在系統、設備、服務等各個板塊,都會由桉樹IBC將框架搭好,相應的獨立供應商來提供服務。

吳崢解釋道,這樣的模式相對更靈活,桉樹IBC未來希望成為科技屬性的運營管理公司,不會將過多精力放在研發上,而是做整合和平台。桉樹現在有一套自己的智慧辦公產業鏈,合作企業包括小狗機器人、哈奇智能、零一科技、三拾七度等等,這樣做的好處是合作企業的新產品能很快落地到桉樹IBC,但桉樹本身能保證較輕的企業架構。

接下來,桉樹IBC的發展定位是「小步快跑」,吳崢認為,桉樹IBC這樣的高端品牌本身不可能做成超大規模,而是走價值路線,未來半年將會在北京、上海的核心商圈開設 4-5 個空間,工位數量達到 2-3 萬個。在高端模式基本跑通以後,也會採取「高打低」的策略,下沉到更低的價格區間運營新品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扎克伯格將重走比爾蓋茨之路:在職時飽受非議、卸任後成為聖人
每個周一我都焦慮:這輩子有多少時間是自己的?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