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硬剛特朗普!美聯儲會議紀要明示將繼續加息 甚至加到中性水準以上

硬剛特朗普!美聯儲會議紀要明示將繼續加息 甚至加到中性水準以上

美聯儲官員對升息幅度的爭論愈演愈烈,多數委員傾向於繼續提高,暫時超過他們認為對經濟長期而言為中性的水準。

非常不同尋常的是,美聯儲官員們在9月25日至26日的政策會議上集體討論的成果,並沒有出現在周三公布的會議紀要中,取而代之的是,最清晰的總結出現在了官員們最新經濟預測的附帶說明中。該文件稱:「絕大多數參與者預計,2020年年底和2021年聯邦基金利率將高於他們對長期利率的預期。」

這些長期利率的預期水平,就是官員們認為利率既不會刺激經濟過熱,也不會抑制經濟增長的水平。在最近一次預測中,官員們對這一中性水平的中位數估計為3%。在其他方面,美聯儲委員普遍同意繼續目前漸進的加息路徑。該記錄顯示,「所有參與者」都支持了9月26日加息25個基點的決定。

在會議紀要公布三周前,各國央行行長大多曾表示有意在年底前再次加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透露,他正試圖平衡經濟過熱的風險,既不會因為動作過慢會導致經濟過熱,也不會用過快的加息扼殺史上第2長的經濟擴張。

長期以來,美聯儲的緊縮政策招到了特朗普多次批評,他將上周股市下跌歸咎於美聯儲,並說他們是「瘋了」。會議紀要顯示,政策制定者們並沒有理會特朗普的言論,也沒有跡象表明,這些言論影響了他們對利率的預期。會議紀要顯示:「與會者普遍預期,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會進一步上調,很可能與經濟持續擴張、強勁的勞動力市場狀況以及近2%的中期通脹率保持一致。」

耶魯大學英格里什(William English)說:「我的基本感覺是,他們將逐步加息,並希望能看透經濟狀況。」瑞銀駐紐約執行董事馬丁(Robert Martin)表示,會議紀要淡化了對中性利率作為一種指導政策力量的預期,轉而留下了鮑威爾的獨特印記。該記錄將中性利率預估重新表述為「委員會在作出政策決定時會考慮的眾多因素之一」。

作為前美聯儲經濟學家的馬丁表示:「中性利率是多少,人們無法預知。委員會的觀點是,你只能慢慢摸索,向目標位置前進,就像盲人走盲道。」

儘管如此,官員們似乎越來越相信通脹正不斷接近2%的目標。會議紀要稱,近期消費者價格指數數據「與他們的預期相符,即通脹正處於持續實現2%這一對稱目標的軌道上」。在過去6年的大部分時間裡未能達到目標之後,該數據如今已連續6個月達到或超過2%的預期水平。

此外,記錄顯示,美聯儲官員再次就貿易爭端對經濟的影響進行了長時間的討論,特別是在阻礙投資計劃方面。和大部分悲觀論調不同,美聯儲工作人員的分析顯示,未來幾年,對華貿易戰對美國經濟增長的凈影響將「非常小」。

關於利率會升到多高的問題,會議紀要對政策制定者的觀點進行了詳細的回顧:「一些與會者預計,政策需要在一段時間內緩慢收緊,一些人則認為,有必要在短時間內,暫時將聯邦基金利率上調至高於他們的預估長期水平。」

這番話引發了美聯儲觀察人士的各種解釋,他們想知道,這2組美聯儲官員是在對各自的觀點進行實質性區分,還是只是以不同的方式描述同一觀點。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深美國經濟學家烏比納(Jacob Oubina)表示,後者有可能意味著,他們要在短期中性利率(受周期性條件驅動)和長期中性利率(更多依賴於結構性經濟因素)之間劃清界限。

在談到金融穩定問題時,一些官員對槓桿貸款的增長和寬鬆標準表示擔憂,稱「有理由繼續關注金融穩定的脆弱性和可能的風險。」鮑威爾和他的一些同事指出,經濟過熱帶來的更大風險可能來自金融市場的過度行為,而不是通貨膨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瞻網 的精彩文章:

SpaceX繞月飛行首單旅客或有損健康 可能在嘔吐中看美景且伴有太空輻射
IDC:2022年全球移動解決方案支出將達1.8萬億美元 中國是第一大市場

TAG:前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