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著名漢學家浦安迪:翻譯《紅樓夢》有難度,原因竟是因為它

著名漢學家浦安迪:翻譯《紅樓夢》有難度,原因竟是因為它

撰稿:張一天

10月11日,著名猶太裔美國漢學家浦安迪(Andrew H. Plaks)教授在北京與相關院校的師生和研究人員進行了學術交流。

浦安迪,著名漢學家,1945年生於紐約,1973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現任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和比較文學系榮休教授、以色列希伯來大學東亞系教授。浦安迪教授通曉十幾種語言,尤其對漢語、俄語、法語、希伯來語最為精通;研究領域廣泛,包括中國古典小說、敘事學、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西文學文化比較等。

浦安迪近照。(圖片來自中國社會科學報)

浦安迪在中國學術界最出名的,無疑是他對中國古典四大名著的解讀。20世紀90年代以來,他對明代小說四大奇書的研究令中國學界耳目一新。近年來,他致力於中國古代思想經典及其評註的研究,並負責主持海外學者將《左傳》等名著翻譯成英語和希伯來語的出版計劃。

這次浦安迪教授進行學術交流的主題是《關於「創世」——中西文化比較研究的一個視點》。「變一為元,元者,氣也,無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故上無所系,而使春秋之也。」他援引《春秋公羊傳註疏——隱公卷一》的內容解釋中國人對「創世」的理解。

浦安迪認為,相對於各種故事性的傳說,中國傳統文化中,更加註重理論性的對於世界起源的解釋。「無形以起,在天成象;有形以分,在地成形也。然則有形與無形,皆生乎元氣而來,故言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浦安迪用《公羊傳》中的世界起源理論,與西方古典哲學家的世界起源理論,以及現代的宇宙大爆炸理論進行了對比。其他研究者紛紛就此提出問題,浦安迪對此進行了認真解答。

浦安迪(右)進行以《關於「創世」——中西文化比較研究的一個視點》為題的學術交流。(圖片來自華輿)

雖然此次浦安迪與中國學界的交流主題頗為深奧,但事實上,他一直以來也對中國文化的海外普及做著切實的貢獻。浦安迪對《紅樓夢》的獨特見地為人所熟知,他在交流結束後對捕輿者表示,自己正繼續著手《紅樓夢》翻譯成希伯來語的工作。

「我覺得《紅樓夢》翻譯成希伯來語比翻譯成英語、日語之類都要困難一些。」浦安迪笑談,雖然自己已經翻譯過諸如《左傳》等在中國人看來更加晦澀的古典著作,但翻譯《紅樓夢》的工作有另外的難點。中國文化和猶太文化之間有個很顯著的差異,那就是猶太人從來沒有一個自己的大帝國,缺乏大一統的、有著完整官僚體系進行治理的歷史階段,因此中國古典著作中提到的許多官職、機構名很難在希伯來文中找到對應的存在。「只能我自己想辦法解決了。」浦安迪笑著說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輿 的精彩文章:

中國創新品牌將成後脫歐時代中英合作新增點?
學渣 or 學霸?讓我們從選一個座位開始

TAG:華輿 |